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科学理念,是教师在家园共育“幼小衔接”中基础且重要的工作,老师们可通过调查问卷、专题家长会、线上线下座谈会、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理清思路,避开误区、树立正确观念。
1
提醒家长避开观念误区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2
助力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模式是游戏模式,而小学是课堂模式。但其实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幼儿阶段的游戏与生活经验是在为小学的学习做铺垫。因此,教师应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小衔接,不必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让家长认识到教育过程需要遵循自然性和连续性,对孩子的培养也应坚持从游戏与生活中积累经验和培养兴趣。
▲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行为特征,帮助家长客观分析幼儿的特点,包括但不限于孩子在个性、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和短处,让家长对孩子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基本的概念,并拓展思考如何帮助TA扬长避短,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救。
为助力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教师可推荐一些权威专家关于幼小衔接的专业解读给家长阅读了解。
专家解读
为家长提供科学衔接的行动建议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为孩子入学做准备时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包括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教师可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助力家长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1
帮孩子做好身心准备
向右滑动看更多
①
家长可利用绘本,和孩子讨论入学后的生活,告诉TA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让孩子明白“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对未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你不听话上小学有你苦吃”等负面语言和孩子交流,而要用“你真的长大了,越来越像小学生了”等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孩子对小学的产生向往。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带孩子认识小区或者朋友家的小学生哥哥姐姐们,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材料了解小学课堂的形式,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
②
首先,家长自身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幼儿,及时有效地回应孩子的合理需求。不要在他人面前比较孩子之间的长处和不足,不大声呵斥幼儿等,避免因成人的不当做法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
在此基础上,家长还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在亲子陪伴中,选择能给幼儿带来情绪情感体验的绘本阅读、角色扮演活动等,引导幼儿恰当表达情绪,学习积极应对和化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③
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生活的节奏较快,学习任务较为繁重。这些方面的变化,需要幼儿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来应对。为此,家长要充分重视孩子进入小学前体能方面的准备。比如,定时带孩子参与一些体育项目,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运动时间,鼓励、支持其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如球类运动、游泳、跳绳、短跑等。
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方便、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材料,把体育活动游戏化,让孩子感觉到运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在跳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双人跳绳,玩篮球时和孩子一块玩躲避和传递游戏等,锻炼与提升孩子弹跳、平衡等方面的能力。在锻炼孩子大肌肉动作的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比如鼓励TA学会正确地扣扣子、系鞋带,引导孩子掌握画笔、儿童剪刀的正确使用方式等。
2
帮孩子做好生活准备
向右滑动看更多
①
首先,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相对稳定的作息规律。爸爸妈妈可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其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TA“严格”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其次,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比如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手工等)前,要让TA做好充分准备,明确做事所需要的时间,并提醒孩子要集中注意力,不能做一些其他事情(如来回走动)拖延时间。
最后,建议家长们要做到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可能会面对一些临时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家长需要增强孩子的适应性,让孩子偶尔感受到与平时不同的生活节奏,比如有意识地安排晚上去散散步、周末参加一场读书会等。
②
建议家长要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穿脱衣物等,指导幼儿学会分类管理和自己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在家里,还应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扔垃圾等。在这点上,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③
为了培育孩子正确的安全观念,家长应教会幼儿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如帮助了解校园、社区、交通等环境的基本信息,知晓设备设施、人群聚集等情况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尤其要特别告知幼儿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正确地提供正确信息、有效求助,如:教会孩子向成人求助或拨打求救电话的方法。
3
帮孩子做好社会准备
向右滑动看更多
①
在生活中,建议家长多鼓励幼儿结识新伙伴、积累交往经验,如:安排家庭户外野餐、组织邻里小伙伴一起游玩等,为幼儿创设自由交朋友的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多和他人一起合作开展游戏,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幼儿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和建议,学习协商解决问题。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指导孩子如何提供帮助;遇到冲突时,指导孩子尝试用协商、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②
建议家长对于幼儿诚实和守信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如发现幼儿说谎、说话不算数时不要直接批评和惩罚,而是要耐心了解原因、积极引导,帮助TA知错就改。
此外,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还要帮幼儿培育基本的规则意识。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游戏、家庭规则,并引导幼儿自觉遵守。家长还可以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幼儿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帮家里拟定一份超市采购清单、为爸爸妈妈的休息日做一次活动安排等,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
③
在家庭里,父母应营造温暖的氛围,让孩子对家庭和集体产生良好印象;在园所时,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园所的集体活动,让孩子学会在集体中出主意、想办法、做事情,收获满满成就感和荣誉感。节假日,家长们可以多带孩子观赏风景名胜、品尝家乡特色美食,从而让孩子对于家庭、班级、故乡建立初步的归属感。
4
帮孩子做好学习准备
向右滑动看更多
①
尊重孩子好问的天性,让其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比方说,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户外观察昆虫,周末去逛逛科技馆、博物馆,并且在玩耍时多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支持TA进一步实践自己的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②
在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如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具有耐心和韧性挑战的游戏和活动。在开始前,家长可以先向幼儿介绍活动安排,鼓励TA说一说自己的计划,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做调整,保证他们有充裕的活动时间能够专注地完成任务,并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过程中,家长应接纳幼儿的不同想法,而且千万不要干扰孩子专心做事。
③
建议家长可以经常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助其开拓视野、积累经验。比方说,如果孩子对海底生物非常感兴趣,可以结合绘本或者海洋馆游览的经历,引导TA去做一些海洋生物的调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以及探究的过程、方法;如果孩子主动提问,家长应及时给予回应,多多沟通交流,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由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幼儿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科学的幼儿衔接将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为此,教师需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工作,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进入小学可能面临的问题,为幼儿入学搭建缓坡;同时,还应在家庭教育中提供有效指导,促使家长在教育理念、引导方式上更默契地和园所达成一致“战线”,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和衔接。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方法见下??
内容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上海科学育儿指导、新华网
指导:向青、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流火
分享
点赞
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学前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