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召开全市幼教教研员工作会议,开展课程领导力、个别化学习、幼儿园游戏专题培训,并在总结2015年学前教研工作基础上解读了2016年全市学前教研工作的重点,为新学期教研转型、教研信息化与课改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拉开了序幕。
图片说明:会议假借普陀区教育学院,现场100余人出席。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特教部主任徐则民担任主持。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贺蓉老师指出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是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载体,教研员的职能范围中也包含对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审查与指导。目前,在调研与验收工作中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编制中存在一些困境,如千园一面、缺失“园本化的立场”等。针对上述诸多困境,贺蓉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她建议认真学习并理解《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认识其与园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关系,理解课程要素的定义,寻找到园本课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增强内在逻辑一致性,认识园本课程的过去、现在和上升空间,建立与加深教师的主体实践与方案的意义联接。
图片说明:贺蓉老师以“了解课程实施方案,学习并尝试指导”为题进行报告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菁老师以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为切入点,分享了本市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推进与落实经验与思考。她首先回顾了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研究中各区县的做法与亮点,如区域和园所提高活动有效性的管理方式、依据材料提供原则的园本化创新、基于观察的材料动态提供等,并在基础上提出了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规范有效实施的做法,如:倡导应加强主题核心经验的统整思考、加强对《活动设计参考》的解读、重视实证研究,保持共同思考。
图片说明:王菁老师以“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再思考”为题进行分享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徐则民老师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指出当前课程实施中有越来越多的园所“还儿童游戏”,这是可喜的现象。徐老师还从“游戏材料是否需要教师大量制作”、“游戏主题如何确立”、“教与不教的把握”、“当前游戏现场的解读”、“游戏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几个角度回顾了过去一年来围绕“让游戏更自主”的思辨与行动,并希望借着“放手后的幼儿园游戏与弄堂游戏有什么区别”等三个新问题的思考,在新的一年里陪着教师成长,共同去发现孩子游戏中的精彩纷呈,领悟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反思所实施的教育是否适切,努力让课程适合孩子的发展。
图片说明:徐则民老师谈“让游戏更自主”
专题培训之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徐则民老师介绍了2016年全市学前教研的重点工作,如颁布实施《上海市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实施指南》、继续研制《0-3岁婴幼儿教养与发展指南》、协同信息部推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等。徐则民老师指出,教研要实现转型,需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教研员角色、研究路径、研究起点五方面寻求突破,从基于经验的、个人权威式的、自上而下的、理论验证式的教学研究,转变为证据与经验相结合、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问题导向式、“合作共同体”式的教学研究。
图片说明:普陀区教育局幼教科徐丽丽科长致欢迎词
本文为上海学前教育网独家内容,转载请微信联系我们,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学前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