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的综合视域
王飞
摘要:
幼儿园美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经验、思维方式、个性、人格、德性与精神的发展,所以幼儿园美育从本质上说应是全面育人的教育,而不应仅限于艺术教育。从此综合视域出发,幼儿园美育应坚持主体性、全面性和自然性原则,以培养“六美”儿童为目标,着力建设美育资源库与美育体验场,通过环境创设、经验调动、具身体验、应景表达、全景展示的美育过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美育;大美育;全面育人
作者简介:
王飞,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E-mail:941313670@qq.com
原文引用请下载:
[1]王飞.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的综合视域[J].学前教育研究,2022(06):86-89.DOI:10.13861/j.cnki.sece.2022.06.003.
个人感想:
1.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好奇题目中的综合视域是什么。
2.看到文章题目,没看文章的时候我猜想文章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美育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会觉得通过环创还有美育的内容源自并运用于生活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这篇文章解决了综合视域下幼儿园美育的内涵和价值、目标和原则、体系建构以及实施过程。答案是幼儿美育可以依据环境创设、经验调动、具身体验、应景表达和全景展示五个环节实施。
4.学到了一个视角,学会全面的去看一件事情或者东西,不是单独的视角。就像这篇文章不局限于美术艺术,其实还有其他的、全面的发展.
对美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美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是关于艺术的教育。[1]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之外,没有其他途径。[2]美育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如音乐、美术以及宗教、道德等。现代美育研究对美育的本质与价值有多种看法,它们集中体现了美育的复杂性。[3][4]幼儿园美育的价值来源于美育对于幼儿发展的多重促进作用,它不仅仅着眼于对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同时还指向幼儿在道德、精神、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需要站在育人的高度,以综合的视域来考察美育的价值和实践范畴。
01
综合视域下幼儿园美育的内涵与价值
美育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现代美育概念的提出始于席勒对启蒙理性的批判,他从揭示现代社会人性的分裂和异化出发提出恢复感性的合法性,并提出将“美”作为人的生存范畴来理解。[5]自此,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美育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广泛研究。[6]一开始,美育具有更多的形而上的成分,它更为关注人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存在而在感性、理性、道德、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在作为一项专门研究领域兴起后,美育又不断转向艺术教育和美育本体性知识的发展,它在艺术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对美的全面感知和表达。而当其发展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形式时,美育又被理解为培养人的专门方法,此时它进一步强调了对学生人格、创造力等培养的作用,是全面育人的教育,[7]体现了美育内涵的现代性。[8]尽管关于美育的概念种类繁多,有时甚至出现以美育的表象来替代美育的本质等问题,但不管这种认识有多大的分歧,都必须承认美育是美学各要素在教育中的综合,它绝不仅指美育的某一方面。
低幼儿童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幼儿美育概念的界定同时也是以幼儿的学习发展特点为基础的。楼昔勇认为,儿童美育是以现实生活和艺术领域中无比生动、丰富的美作为手段来滋润幼儿的心灵,美化幼儿的性格,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9]曹利华则认为,幼儿美育就是通过事物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幼儿,从而引起幼儿的美感,培养他们的爱美之心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10]上述概念都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幼儿美育以现实生活和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手段,其对象是具象化的。第二,幼儿美育以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重在引导幼儿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作为人类感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我们认为对美育功能的认知应该进一步从形式美育走向实质美育,即要在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基础上使人达到感性与理性、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并由此进入生存的自由境界。[11]这一认识有助于拓展美育在幼儿艺术、情感、人格、认知、道德等领域中的发展向度,使幼儿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对幼儿的美育应该从艺术教育走向综合。
美育作用如此之大的首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完整性、和谐性的特点,即美育可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培养人的整体认知和反应能力,使人的心灵在形式感受、意义领悟和价值体验中达到一种和谐而自由的状态,它促进了人类心智的解放过程。[12][13]针对幼儿开展的美育在形式和实质的反复之间赋予了其更丰富的价值,是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14]第一,美育可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个体在生命之初对世界的感知是混沌的,他们会基于本能对外界印象产生应激性反射,并由此形成初步的经验。对物体某一性质的偏好构成了他们感知美的起源,但这种感知还没有经过认知的加工,此时他们还不能理解美的含义。对他们开展美育则可以逐步引导他们认识什么是美,理解美的要素和表现形式,以及基于自我认识和内在需要逐步去表现美和创造美。第二,美育可以促进幼儿认知经验的发展。任何一种美的表现形式都具有相应的载体,而这种载体既可以是视觉性的,也可以是听觉性,还可以是意识性的。采用不同的载体来开展美育实践,就是在美育本体功能之上拓展幼儿的认知经验,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第三,美育可以促进幼儿道德、个性、人格以及精神的发展。人类对美的追求绝不仅仅停留在声色层面,它还进一步深入个体的道德和精神层面,其最终的追求是人类个体感性与理性、行为与精神的内在统一。幼儿美育引导幼儿从行为层面去判断善恶美丑,去追问人存在的意义,去寻找身心和谐发展与心灵解放的路径。当美育以积极的人生理想、完美的人格形象、崇高的理想信念去影响幼儿时,就可以促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去发展个性人格和精神境界。第四,美育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认知方式的发展。美育最大的特点是它可以让幼儿以整体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幼儿对美的认知需要其内在认知图式对外在形象进行整体把握。为了实现意义的产生,幼儿就必须在整体与局部、事件与事件、行为与意义之间进行精细的加工,这有利于深化他们对理解过程的自我觉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拓展幼儿思维的阈限和精细化程度,提升幼儿的思维品质和优化幼儿的认知方式。
02
综合视域下幼儿园美育的目标与原则
综合视域下的幼儿园美育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组织模式,其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还在于培养幼儿的行为、思想、道德、人格与精神。综合视域下的幼儿园美育将其实践范畴拓展到了艺术教育之外的其他领域,其目标应该指向培养“美眼”“美仪”“美言”“美做”“美思”“美心”的“六美”儿童,而这“六美”又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美育目标的第一个层次是培养幼儿对形状、色彩、声音等的感知和表达,它包含“美眼”“美仪”两个方面。“美眼”要培养的是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比较和分析能力,“美仪”则是要实现幼儿在着装、餐饮、游览等外在行为方面的得体。美育目标的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幼儿在自我表达、与人交往等方面所应具备的积极品质,它包含“美言”和“美做”两个方面。“美言”要培养的是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善于倾听、善于阅读和善于交流的能力;“美做”要培养的是幼儿良好的行动和探究能力,以及良好的合作能力。美育目标的第三个层次是指幼儿在意识思想、情感信仰等方面表现出的正向的价值倾向,它包含“美思”和“美心”两个方面。“美思”要培养的是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美心”要培养的是幼儿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六美”儿童的培养不仅需要依托艺术活动,同时也要渗透到领域教学和一日生活中去,要为幼儿创设全方位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环境。
尽管综合视域下的美育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也更为指向幼儿的深层次和立体性发展,但其实践必须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秉持主体性、全面性和自然性的原则,推动美育与幼儿个体发展的全面融合。第一,主体性原则。教师对美育活动目标的设定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不能以艺术技能的培养或者美育知识的传递为目标,而是要强调幼儿对美育活动的亲身体验,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实现对美的具身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强调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发展的不同向度,不以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儿童对美的感知方向和发展水平。第二,全面性原则。教师要在培养幼儿良好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将美育视为培养幼儿综合品质的重要手段,将美育的目标从艺术层面拓展至认知、行为、情感和精神层面。第三,自然性原则。教师要通过真实的环境来丰富幼儿对美的多方位、多层次感知,并通过教育内容的直观性来提升幼儿对美育活动的兴趣。
03
综合视域下幼儿园美育内容体系的建构
为了更好地呵护幼儿的天性,涵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幼儿园应该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以社会人文、自然生态为对象,以教师、家长以及现代媒体为载体的立体化课程资源体系,通过资源的优化整合来建构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生态圈。
第一,建设美育资源库。美育课程资源库的内容来源于自然生态、社会人文和人本身。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幼儿园可以将各种动植物纳入美育课程资源范畴,让幼儿能够在动植物身上寻找到美的元素,能够感知生命的美妙以及大自然内在的秩序。在社会文化资源方面,幼儿园可以将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纳入美育课程资源建设范畴,让幼儿在诸如民俗文化、思想文化中进一步理解美的价值以及人类对美的需求。在人本资源方面,幼儿园应该充分重视教师、家长及幼儿本身在美育过程中的价值,赋予这一类资源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美育课程资源既可以是现实的,同时也可以是虚拟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多样态地呈现美育课程资源。
第二,建设美育体验场。在组建美育资源库的基础上,幼儿园要进一步将松散的美育资源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的方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美育活动体验场,让幼儿在生活实践、同伴互动、自我探究中获得美的启蒙。此时,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创设自然探索场,让幼儿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去感知自然的多样性,以及自然的发展规律;为幼儿创设生活实习场,让幼儿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感知人类存在的具体形态,生发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品质和理想信念;为幼儿创设社会互动场,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感知社会运行的规律和逻辑,生发出正确认识自我、友善对待他人的良好品行;为幼儿创设艺术实践场,让幼儿充分感知艺术给人带来的精神滋养,发展出良好的审美能力。
04
综合视域下幼儿园美育的实施过程
美育的过程是幼儿审美图式的生成过程,它源于幼儿对美的感知,终于对美的表达。幼儿园美育必须追随幼儿审美的发生逻辑,为他们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美育活动。幼儿通过五官来实现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感知到外部信息后,幼儿会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并通过内部加工来产生新的审美图式,而新的审美图式又为幼儿感知美、理解美、加工美和表达美提供认知和经验基础。[15]基于对幼儿审美发生过程的认知,幼儿美育就可以依据环境创设、经验调动、具身体验、应景表达和全景展示这五个环节来实施。
在环境创设环节,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美的环境。美的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上的美,如合理的空间构造、优美的物体造型等;也指心理环境的美,如适宜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等;还指行为环境的美,如举止得体的言行、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基于物理、心理和行为的美的环境可以为幼儿参与美育活动、获取关于美的感知提供良好的氛围,让幼儿对美育活动产生良好的向心力。
在经验调动和具身体验环节,教师一方面要让环境蕴含丰富的美育要素,使其能够自然引发幼儿对美育活动的积极性向;另一方面要为幼儿设立最近发展区,让幼儿能够对新的美育目标产生积极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调动不同的感知觉去积极参与美育活动,让他们在不断的探究、互动和思考中产生新的审美图式。
在应景表达和全景展示环节,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幼儿的自我表达来强化他们对美的印象和信念,在感知美和理解美的基础上实践美。在这一环节,幼儿对美的表达具有不同的向度和层次,他们可能是肤浅的,可能与美背道而驰,甚至是破坏性的。此时教师不能以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做出结论性的评价,而是要鼓励积极的一面,同时合理转化消极的一面,要通过幼儿自我意识的觉醒来深化他们对美感、美言、美行、美思、美心的认识和接纳。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试论美育的本质[J].文史哲,1985(01):51-58.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
[3]汤杰英.美育概念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70-76.
[4]蒋冰海.美育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5.
[5]杜卫.美育:审视现代性话语的创建——重读席勒《美育书简》[J].文艺研究,2001(06):12-19.
[6]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探源[J].安徽师大学报,1995(02):158-165.
[7]李戎.美育概论[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2:243.
[8]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9-21.
[9]楼昔勇.幼儿美育[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92:3.[10]张青苗.儿童美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8.
[11]王元骧.美育并非只是“美”的教育[J].学术学刊,2006(03):119-125.
[12]赵洪恩.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研究,2000(02):27-29+41.
[13]檀传宝.美育三议题[J].江西教育科研,1997(05):14-17.
[14]林云芝.篆刻艺术与幼儿园美育的融合[J].学前教育研究,2020(05):93-96.
[15]马春玉.与幼儿发展连接:幼儿园课程理念落实的关键[J].学前教育研究,2020(04):93-96.
免责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运营主体及其所在单位观点。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
排版|方佳欢
校对|叶艺宁
审核|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