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程实说幼教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OTg0MDE5Nw==&mid=2247541584&idx=1&sn=5d9dcd9d65ce138cb07d7d3c056d2388
在我走访的幼儿园中,许多活动都打着“游戏”的幌子。
为了实现某种教育的目的,老师们往往习惯要求幼儿遵照命令(规则)开展活动,并不时给予“指导”。因此在游戏结束后,往往能听到孩子们高兴地说:“老师的游戏结束了,我们可以自己玩吗?”
不得不说,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对自主游戏的价值并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轻视幼儿游戏需要和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老师实在不明白孩子们把小桶里装满沙,再把沙倒出来,再装满,这到底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幼儿教师是影响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关键角色,其教育观念与行为对幼儿自主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在幼儿园,幼儿教师处于权利架构的上端,集活动过程的设计者,活动内容的供给者,与活动结果的评估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对幼儿拥有绝对的权威性和控制力,幼儿在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接受由教师设计并传授的教学内容,他们的诉求往往受到压制和轻视。虽然老师们都知道“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过程中,却显现出观念与行为上的矛盾,教师的主导和幼儿的自主形成了对立。教师几乎主导了日常教育中的一切活动,幼儿真正能够自主的活动寥寥无几。在有些幼儿园,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度过,幼儿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甚至怎么做都由老师来决定。
那么,老师安排的游戏与自主游戏有什么区别呢?
一,游戏的目的不同
自主游戏由内部动机激发,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游戏不是由外在的目标和奖赏所驱动的。玩就是目的,或者说自主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的体验。但老师往往期望幼儿通过游戏来促进学习、锻炼身体、提高技能等,幼儿园通常进行的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强目标性,高度组织化的活动,如此一来,游戏首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幼儿快乐与否是次要的考虑。因此,幼儿的游戏常常被过度干预和指导。
二,游戏的发起者不同
自主游戏是一种自发行为,即:首要特征是孩子自发的、主导的,而不是受外部的要求或诱惑驱使。老师的主要职责应当是布置好游戏场景,鼓励幼儿玩耍。然而,现实状况是,很多幼儿园虽然把游戏列入了教学计划,能够保证每周、每天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但实际上幼儿的游戏是被规划好的,甚至是被严密监控的。这些“游戏”事实上是由老师发起,并不是真正的游戏,受制于课程计划和教师的意志,孩子们是戴着“镣铐”在游戏。
虽然老师们明白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应该是自主性游戏,幼儿也更喜欢自己的游戏,而非老师的游戏。但老师的游戏依然处于强势地位,似乎有一种无形的的魔力让老师们紧紧攥着孩子。
为什么实施自主游戏如此困难?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我想,这大概与我们生存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
在我国传统文化形态中,幼儿首先被认为是应该被管教的人。历代不少幼教专家造就了严格管教幼儿的思想和路线,鞭策体罚,一直要求幼儿达到成人规定的标准为止。老师要不苟言笑,这样孩子才会敬畏。从《学记》以及一些训诲型的文字史料中可以发现,在传统的幼儿观中,孩子是不会主动学习的,所以生来是必须好好教育的。司马光的《居家杂仪》主张家长要荐读幼辈的表现,“凡诸幼辈,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同时,孩子也被认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需要成人处处保护的。不少家长把幼儿当成“小祖宗”,如果出了安全事故,家长不会轻易宽恕“责任人”,因此保证幼儿的安全事实上成为老师的头等大事,幼儿的发展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
除了传统的幼儿观根深蒂固以外,固有的游戏观难以转变也是关键因素。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界都在大声疾呼要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不少成人(包括老师)潜意识里依然认为游戏是无益生存之事。在古代,许多家庭为养家糊口奔忙,游戏被认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没出息的人才会游戏,因此有玩物丧志一说。韩愈的《讲学解》中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认为学业会荒废于嬉笑玩耍中。朱熹的《童蒙须知》认为,打球、踢球、放风筝是“无益之事”。在当前内卷的背景下,尽管游戏理念被广泛宣传,但出于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事实上许多家长依然不敢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
说到底,落实自主游戏需要在转变幼儿观和游戏观上下功夫。本质上是老师们对自主游戏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得不深入、不全面。所以才会表现出认知与行动相冲突的现象。
本文源自程实说幼教公众号,作者:程实,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线下学习】
推荐阅读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如何投放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王海英:园本“沉浸式”教研立足于教育实践
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真问题”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冯晓霞:《指南》社会领域要点解读
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朱家雄:幼师培训应当把握教师的 “最近发展区”
李季湄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虞永平:让幼儿园课程评价情境化、真实化
编辑:冯卿雯 美术:陈 悦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优师教研(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