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周园区教师 张丽
故事缘起
午睡时间,孩子们陆续进入寝室准备午睡,这时我的耳边此起彼伏的传来孩子们的呼唤声:“张老师,请你帮我一下!”“张老师,我的裤子脱不下来!”“张老师,我的衣服脱不下来!”“张老师,我不会!”等等。我一边给予幼儿帮助一边想,之前孩子们都已经学会了怎样脱外套,为什么今天这么多的孩子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再看看孩子们的穿着我瞬间明白,原来是天气突然降温带来了新问题!
透过孩子们的共性问题可以发现:
1、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和大肌肉动作发展还不完善,过厚的外套让他们脱起来力不从心。
2、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还比较低,习惯于寻求成人的帮助。
于是,我们一起展开了探索
第一次探索:借助共同讨论,激
发幼儿同伴学习欲望
昨天午睡的时候,张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脱不下来裤子,有的小朋友脱不下来衣服?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穿的太多了!
因为衣服太紧了!
衣服太厚了!
裤子太紧了,动不了了!
孩子们从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出发,
很快总结出外套脱不下来的原因:
太紧、太厚、太小、太多!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可以找老师帮忙!
可以这样子甩一甩,跳一跳就可以了。
可以请好朋友帮忙!
脚可以这样动过去动过来,就可以把裤子脱下来了。
教师的话
通过这次讨论,我看到: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能基于以往生活经验准确描述出问题的所在;个别幼儿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思考出一些脱厚外套的办法,必要时配以动作使自己的意思更能为别人理解,为顺利的脱掉外套提供了很好的同伴学习的范本;同时幼儿开始有意识进行同伴互助,友情交往的种子已经顺利萌芽,但是仍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引导。
第一次尝试
田田在沛沛、果果的帮助下,很顺利的脱下了裤子和外套并盖好了被子,这时旁边的果果说:“田田你可以帮帮我吗?我的衣服脱不下来。”田田欣然应允并用手扯住果果外套的后颈处开始使劲拽,果果也向反方向死命的挣,两个小朋友铆足了劲,可是最后不仅外套没被脱下来,还因为田田手没力气了放开了衣服而导致果果差点磕到床沿上,非常危险。
帆妹坐在床上,左右脚来回蹬,三下五除二就将自己的裤子脱了下来,在帆妹旁边的宝妹妹也尝试用左右蹬的方法来脱裤子,不过蹬了很多下,裤子依然挂在脚踝的地方脱不下来,宝妹妹向帆妹寻求帮助,帆妹帮忙扯了扯裤子,依然没有将宝妹妹的裤子扯下来。我过去看了看,原来是宝妹妹的裤子太厚且裤脚束口太紧,再加上帆妹扯裤子的位置不对,所以没有脱裤子成功。
教师的话
这一次的尝试,让孩子们寻求同伴帮助和主动帮助同伴的热情空前高涨,午睡室里络绎不绝的传来“请你帮帮我吧!我来帮助你吧”等话语,同伴之间的社会性交往有了很大的飞跃;同时同伴学习的意识在小朋友之间慢慢建立起来,部分小朋友通过甩一甩、蹬一蹬等向同伴学习的方式成功将外套脱下来了。但在这一次的尝试中也发现蹬一蹬、左右甩一甩这个办法适用于袖口、裤脚都比较宽松的孩子,但是裤脚、袖口较紧的小朋友都遇到了裤子卡在脚踝,衣服捆在手臂,用了大力气也拽不下来的情况,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索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次探索:引导幼儿观察,到突破点,
助力同伴互助
昨天芊芊也帮轩轩脱衣服了,她成功了!你们看看芊芊在帮轩轩脱衣服时和田田帮果果脱衣服时,用的方法一样吗?扯的地方一样吗?
田田扯的衣服后面,芊芊扯的衣服袖子这里。
扯衣服后背和扯衣服袖子口有什么不一样吗?不如我们来试试?
教师的话
我试图利用对比照片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己识别到问题的所在,进而自己思考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探索。
脱衣技巧探索
我穿了一件比较紧的羽绒外套,请小朋友来帮我脱,小朋友们扯着我的袖子口,用力往外扯,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就将我的一只衣袖给脱下来了;而试着从后背将衣服扯下来的小朋友大多数都会卡在两只袖子处,或者需要用到特别大的力气才能将衣服全部扯下来。在活动结束后,我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哪种方式脱外套更容易成功?哪种方式更轻松?”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扯袖子更容易将外套脱下来且更轻松。
教师的话
这次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对比,发现脱衣服有不同的方式,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明白了脱衣服需要的不是大力气而是找对地方用巧劲,顺着衣服袖口扯。
成功经验的迁移
那我们脱裤子的时候,扯哪里会很容易就脱下裤子呢?
扯裤子下面!
教师的话
通过之前的实际操作,孩子顺利的完成了经验迁移,将脱衣服的成功经验迁移到了脱裤子上面,快速的说出了脱裤子的技巧–抓住裤脚口往下扯。
第二次尝试
教师的话
孩子们的生活还在继续,我的思考也从未停歇,透过这个故事我发现“脱不掉的外套”虽然只是我们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发现外套脱不下来,到孩子们通过讨论、操作、同伴学习、同伴互助慢慢让脱不掉的外套变为脱下来的外套,成功的喜悦带给了孩子极强的积极情绪体验,期间孩子们积极勇敢的去交往、去尝试,让社会性交往、自理生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们观念的转变,从遇到困难寻求老师的帮助到遇到困难先自己进行同伴学习、再到请求同伴帮助,孩子们的社会性慢慢发展起来了。
作为老师,我不仅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看到孩子们在进行生活自理活动背后,他们自主劳动对其价值观形成的积极影响,但是怎样及时关注到幼儿的需要,让生活中一些一闪而过的点成为孩子们的课程,再让这些来自于生活的课程转服务于幼儿是我需要不断思考的。虽然“脱不掉”的外套已经变成脱掉了的外套,但是脱下来的外套该怎么办呢?在它的身上又隐藏着哪些课程需要我去看见呢?
文字撰稿 张丽
图文编辑 张丽
审核人 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