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成长拥有独特的、个性的轨迹,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去观察幼儿,是教师每天的必修课。可“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何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可难倒了一大批老师,有些新手教师甚至用“记录烦,分析难,判断没把握”概括自己的无助…
在此,针对老师们在日常观察和记录中所遇到的问题,小编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提到观察,很多老师第一反应是在游戏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其实,作为老师,不仅仅是观察游戏中的幼儿,更是在一日生活中时刻都有观察幼儿的意识。
那么,到底应该观察什么呢?别抓狂,这里有一份“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观察内容参考表”请查收。
谈到观察记录,小编建议大家一开始别慌着提笔就记,可以先从看和听开始练习,识别出孩子在一日活动中有意义的行为,如果能从日常的行为中识别和捕捉到表格中的这些内容,恭喜你已经初步具备了敏锐的观察意识。
? 幼儿的每个活动都可能是观察的时机。
? 不要左顾右盼、犹豫不决。
? 随身携带记录工具,养成拍照、录视频的习惯。
将所有观察到的细节完美地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见缝插针地记录很有必要。建议老师把以下三种关键时刻记录下来:
? 记录里程碑行为
例如,昨天男孩A不会拍球,今天把球弹起来了,这种行为就是里程碑事件。
? 记录“量”的积累过程
比如前一段时间女孩B只能单脚连续向前跳两下,今天能单脚连续跳了3-5米,这个行为明显有“量”的提升,这个时候需要记录孩子的动作发展过程,因为“量”的积累会引发“质”的飞跃。
? 记录幼儿的心理变化过程
比如,幼儿在刚入园时有严重的分离焦虑,出现打滚、哭闹等行为,第二周入园可以较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应该进行记录。
划重点:不是所有的观察都要形成记录,但记录下来的一定要让孩子的成长看得见。
如果说,理解幼儿就像解释奥秘,那么做记录就像收集线索。教师需要像老练的侦探一样,辨识重要的线索并进行客观记录。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可以多用白描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行为,记录时需要客观且真实,用“事实”呈现幼儿的发展。
● 客观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时,直接描述幼儿的行为,不做影响信息准确性的价值判断。
? 可以表述为:“他很快地选择了合适的积木数量”“他用手轻轻地拍了乐乐的后背两下”
● 真实
观察时如实地记录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对发生的事情进行猜测和想象。
? 可以表述为:“她用手碰了碰欣欣的手背,然后把地上的积木捡了起来”
● 准确
记录时使用描述性的词语准确记录幼儿的每个动作和每一句话,使用直接引语记录幼儿的原话。
? 不要表述为:“他看着那个玩具”“她说她也想要玩那个玩具”
? 可以表述为:“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玩具”“她大声宣告地说:‘我也想要玩’”
观察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也可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此,整理了几种常见的观察记录方法和实际案例供大家参考。
观察既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基本能力,也是幼儿教师把握幼儿已有经验,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基本途径.幼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有助于真正理解幼儿的需求,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班级观察是评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体评估指标中,观察,也是评估师幼互动的考察要点之一。
但是长期以来,师幼互动质量一直是幼儿园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板,也是制约保教质量提升的重点和难点。
为助力园所具备高质量师幼互动的能力,让教师与幼儿在各种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发展。我们成立师幼互动项目组,全力协助幼儿园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发展。
工作室平台经过8年的运行,目前用户达到了23840人,每天浏览次数保持在7000余次,用户遍及全国各地幼儿教育工作者,推荐的部分稿件被学术期刊刊发。
为了进一步办好公众号,给大家成长提供平台,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或推荐他人作品,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学专业成长等方面,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方方面面均可。投稿邮箱:。
该书收录了作者从2016年到2020年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和自媒体的文章,共计60余篇,全书共计25万字,分为学海无涯、他山之石、教育杂谈、工作侧记和闲谈碎语五个篇章。主要是作者对学前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总结,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是一本来自于幼儿园园务管理和保育保教实践一线的幼儿教育全方位书籍,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在幼儿教育一线的实践,从科研、教师成长、儿童学习与发展、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反思与总结,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也体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可供广大幼教工作者学习借鉴。
该书由全国知名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首批教学名师连续三届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委员曹有凡,原彬州市科协主席、档案局局长彬州市知名学者杨存时分别作序。
作者马利民,陕西彬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陕西教育督导学会理事,陕西陈鹤琴研究会会员,兼任咸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教学指导教师,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彬州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人才,彬州市政协委员,“马利民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次被彬县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校园长,2016年被评为咸阳学科带头人,2021年、2022年分别被陕西家庭研究会评为全省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先后被评为彬州、咸阳、陕西和全国敬业奉献好人。2015年出版了24万字的教育专著《守望——我的教育手记》一书 ,2017年出版了20.5万字长篇小说《一轮残月》,2021年出版了24万字的教育专著《守望乐土-我的幼教行知录》。
往期回顾:
【专业成长】“教师减负”措施无法落实,谁之过?| 智见
【专业发展】幼儿园课程|高质量视域下幼儿园课程实施路向再析
【幼儿教案】大班语言教案《会变颜色的房子》绘本故事PPT反思【幼教课件】
【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方脸盘和圆脸蛋》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绘本故事PPT反思【幼教课件】
【课程故事】向春天问好,走进植树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