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情
绪
多彩情绪 妙趣横生
每个孩子都应该在童年
拥有一次与情绪精灵的美丽邂逅。
当孩子逐渐开始彰显自己个性的一刻,
老师发现带着孩子们去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理解和接纳
那个偶尔判若两人的自己,
积累和养成
那些总是喜欢和自己捉迷藏的
情绪情感,
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些事
……
幼小衔接不只是知识的链接,更是学习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各方面能力的衔接过程,它不仅仅存在于大班阶段,更是贯穿在儿童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之中。为此,泰州市环溪幼儿园小班年级组开展了以“多彩情绪 妙趣横生”为主题的幼小衔接活动,希望此活动成为幼儿搭建幼小过渡的合理阶梯。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的“身心状況”中提出了:幼儿情绪安定愉快,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促使其产生社会适应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
文件精神
思维导图
幼儿对情绪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带着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和孩子一起设计了“我的情绪小怪兽”调查表。在小小的调查表中,幼儿回忆了自己的表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情绪的理解。
我有一次做了一个不好的梦,梦见有怪兽把我吃掉了,我就拼命地哭呀哭。
妈妈给我买糖果,我心里好开心。但是我的气球飞走了,我就很难过。
通过本次的问题讨论和亲子大调查,爸爸妈妈们看见了宝贝的内心小世界。成人在幼儿情绪管理发展中的帮助与支持,将影响孩子早期人格的发展,宝贝们的情绪管理,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哦!
他们小小的脑袋中对于情绪也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但想要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情绪,显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我们抓住了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寻找到了将抽象的、看不见的“情绪”转化为可以看见的和感受到的视觉体验的这样一本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和孩子一起共读。
绘本共读
《我的情绪小怪兽》绘本为幼儿打开了一扇感知自我情绪的大门,通过各种不同情绪的小怪兽形象,幼儿发现自己的不同情绪,发现藏在自己内心世界的情绪小怪兽。
在本次活动中,小班年级组可爱的老师们,在班级图书角增添了情绪绘本图书区,为每一位幼儿打开了一扇通向探知自我情绪的门,绘本《我害怕,我不敢说》《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妈妈我错了》《我为什么不高兴》……一本本有趣的绘本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形象带着幼儿边看边发现藏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情绪小精灵。
幼儿能初步识别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希望幼儿在拥有快乐、平静的心情时细细体会,慢慢品味。当遇到其他的情绪小怪兽时,鼓励自己勇敢面对,用适当的方法整理和调节。
随着共读的深入,幼儿每天早晨的问候从“早上好”变成了“你是什么颜色?”“我今天是黄色的!”。他们这样一种别致的问候方式也让老师展开了思路,为何不让他们自己记录下来呢?
情绪打卡
记录开心
在每日情绪打卡的过程中,幼儿特别爱和他人交谈自己的心情,经过老师的发现,往往是打卡开心的幼儿会跟他人交谈令自己开心的事情。于是老师利用晨谈时间,每天请两位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好心情,把令自己开心的事情画下来并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存储开心
老师给幼儿的快乐瞬间拍下照片,闲暇时我们就在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他们也乐意把自己在幼儿园的快乐心情互相传递!
情绪是我们表达自己,发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就像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时常伴随着我们左右。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勇敢面对自己的情绪,接纳所有的感受。
那么,不开心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来“情绪发泄站”发泄自己的坏心情哦!
怎样才能让自己拥有好心情呢,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幼儿想了好多不一样的方法,我们把这些方法都展示在主题墙上,提醒他们要时常保持开心~
不开心的时候来照照“微笑镜子”吧,相信你会变成一个更爱笑的小朋友哦!
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使人们能够分散对不良情绪的注意力,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
好开心呀!
面对幼儿的过激情绪,我们会讲究一些策略,如冷处理、设法转移幼儿注意力等。同时还会帮助幼儿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做科学的积极的引导,教给幼儿以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给幼儿宣泄的时间和空间,用心倾听,给予幼儿关爱、理解和疏导。
每一个幼儿都有着丰富的情绪体验,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可能会出现偏差。假如长时间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幼儿的负面情绪就会越积越多,再加上幼儿还不知如何排解负面情绪,情况很可能会越来越糟糕。6岁前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抓住这个关键期,教育者有必要尽可能帮助幼儿排解负面情绪,培养正面情绪。
当然我们发现幼儿在情绪打卡时,不只是有好情绪,也有蓝色的、红色的、黑色的……当遇到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了解到幼儿的需要,教师在娃娃家里创设了一个“温暖屋”,里面都是他们从家里带来的最喜欢的玩具。当自己产生坏情绪的时候,就可以进入“情绪小屋”,缓解、宣泄自己的坏情绪。当情绪发生转变时,幼儿可以重新更新情绪打卡,记录自己此时的心情。
别忘了,除了伤心,生气,我们还有一种坏情绪就是害怕。害怕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追随幼儿的想法,我们与“害怕”展开了一场大战,幼儿把自己害怕的事物画在纸上,把纸放在盒子里盖起来,一场有趣的“藏宝”游戏开始了……
幼儿的情绪影响幼儿的认知、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同伴关系等多方面的发展。家庭、社会、儿童本身等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情绪。研究发现,儿童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人物是父母,父母对幼儿情绪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利用线上家长会、微信沟通等方式为家长传授相关知识。
家庭周谈会
建立心理台账
在《指南》健康领域的“身心状况”中提出了幼儿情绪安定愉快,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园建立了心理健康台账并通过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同时还制定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追踪记录表根据幼儿的情绪状态,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的情绪问题,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情绪小妙招
家长朋友们在面临孩子的各种情绪时,可以通过认知三部曲:“命名—认同—安抚和鼓励”来引导孩子认识、疏解、管理不良情绪。同时,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四不要”让孩子避免一些负面的情绪。
很多家长总喜欢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让孩子操作任何事。其实这么做会导致孩子过于依赖家长,缺乏自信,使他不能独立生活,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很多家长的观念是世界充满了危险,因此会对孩子过度担忧和过度保护。而这会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缺乏勇气。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也会觉得外面很危险,使他们做任何事情之前,就会把所有的事情想象成很危险,不敢去探索和尝试。
想象一下别人骗了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同理心去感受一下,当你经常哄骗孩子,他会作何感想?他极有可能会变得猜疑、不信任所有人。
在孩子面前家长应尽力控制好负面情绪。如果家长在面对某个问题时总是会显得焦虑、担忧、愤怒,那么孩子就会默默观察和记下家长的反应和表现。当他下一次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会模仿家长,表现出和家长一样的焦虑、担忧、愤怒。
情绪是我们表达自己,发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就像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时常伴随着我们左右。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对“情绪”这个难解的谜题豁然开朗,接受各种情绪的存在,尝试调节消极情绪,用积极、乐观、善意去面对各种状况。人人都有情绪,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自己的“情绪小怪兽”。让我们一起,陪伴幼儿接纳所有感受,为幼儿生活注入强大力量,启动成长和学习的契机!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END
编辑|徐亚云
审核|孙爱琴
德润童心 乐泽童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泰州市环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