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收获理念下
幼儿园种植活动
的实践研究
——以中班项目学习活动
“黄豆成长记”为例
作者:邹雨帆
无锡市
马山中心幼儿园
简介
邹雨帆,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无锡市马山中心幼儿园园务中心主任,滨湖区教学能手,曾获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嘉奖。近五年,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活动。在种植活动中,幼儿与植物、种植工具等进行互动,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认为:“种植活动不只是科学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是涉及数量、测量、空间、协作、规划、表现、责任感、任务意识及审美等多方面经验的活动。”中班种植活动“黄豆成长记”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全收获理念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
一、种什么,怎么种——项目活动开启的多元思考
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在全收获理念引领下,在种植活动开始前,教师一改以往由成人根据时节来选择种植的种类,引导和鼓励幼儿说出想要种植的种类和原因,并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通过分类统计,幼儿最想种植黄豆。
(一)梳理关于黄豆的经验、兴趣点和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根据前期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获得了他们关于黄豆的已有经验、兴趣点和问题(见表1)。
表1 幼儿关于黄豆的知识
(二)将黄豆种植活动与幼儿经验联结
幼儿的已有经验是“黄豆成长记”项目学习活动的起点。在“全收获”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对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分析和梳理“黄豆成长记”项目学习活动中的核心经验,预设计划开展的活动,以此促进幼儿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的发展。
(三)发挥家长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家长是幼儿活动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在“黄豆成长记”项目学习活动中,我们通过班级微信群、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活动、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商议、一方面,帮助家长了解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让家长参与种植项目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的独特作用。一些有种植经验的家长成为家长助教,为幼儿讲解黄豆种植方法。
二、怎么管——项目活动实施的多种样态
(一)关注幼儿学习需要,生成项目活动内容
我们充分关注幼儿对于黄豆的经验、兴趣点以及幼儿提出的问题,与幼儿共同讨论,引导幼儿将想要探究的问题用多种方式进行表征。通过“确定问题—开展探究活动—用多种方式表现获得的经验—确认新问题”这一循环的过程,教师顺应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成为“黄豆成长记”项目活动的核心建构者,并不断生发属于幼儿自己的项目活动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呵护,幼儿惊喜地发现,黄豆长高了不少。在一次观察时,亮亮说:“你看,我种植的黄豆长得很高。”元元说:“我种植的黄豆也长得高,比你的还要高。”为此,亮亮和元元发生了争执。教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生成了“我为黄豆测身高”系列活动,组织幼儿对“怎么才能知道黄豆长得多高?”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的幼儿说:“用手比一比。”有的幼儿说:“可以用工具量一量。”教师接着问:“用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呢?”幼儿一致认为,用工具测量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教师继续追问:“我们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呢?”“用筷子去测量。”“用绳子做记号。”“用皮尺量一量。”……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得到的结论都不一样。于是,教师让幼儿各自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引导其他幼儿观察。通过观察和比较,幼儿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测量材料不统一和测量方法不同。为此,教师组织幼儿阅读相关绘本,传授正确的测量方法,以提升幼儿的测量能力。
(二)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重要的教育形式。”《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游戏的独特价值。
区域游戏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在科学区,幼儿收集了不同种类的豆子,认真观察豆子的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猜测它们长大后的样子;在种植角,幼儿利用放大镜对黄豆的茎、叶进行细致观察,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对植物进行测量,开展“水培黄豆”等实验,观察比较黄豆的生长情况;在生活区,幼儿认识各种种植工具,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在美工区,幼儿利用黄豆的不同部位进行创意装饰;在阅读区,幼儿通过阅读《一寸虫》《豆芽君,加油》等绘本,进一步了解测量方法。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观察、操作、尝试、探索,获得了更多与种植相关的经验,他们的表现力、创造力、探索力、观察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追随幼儿学习过程,创设项目活动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保障。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我们创设能与幼儿不断相互作用的环境,让环境成为幼儿充分表达的空间,呈现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轨迹,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随着幼儿项目学习活动的推进,主题墙面内容不断丰富。黄豆生长情况的照片、幼儿的写生作品、教师的观察记录、家长的亲子调查报告等一系列学习轨迹,都被一一呈现在主题墙面上。教师还和幼儿一起丰富区域环境内涵。例如,在种植区,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议制定黄豆养护公约;在语言区,教师投放与豆芽相关的绘本,支持幼儿通过阅读、绘画等方式,更直观地了解黄豆的生长过程;在科学区,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支持幼儿观察不同种养方式对黄豆生长的影响。
(四)重视幼儿关键经验,完善项目活动框架
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我们对照《指南》,梳理幼儿在种植黄豆活动中可能获得的核心经验,结合幼儿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或是提出的问题,设计出了初步的“黄豆成长记”项目活动框架。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重视幼儿在活动中关键经验的获得,不断检视、调整和完善项目课程框架,以最佳的方式支持幼儿,持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收获——项目活动实施的多角度思考
(一)幼儿的收获
在“黄豆成长记”项目学习活动中,幼儿在一次次实地观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不断地学习、探究,获得了新的经验和新的发展。在种植黄豆的过程中,幼儿悉心呵护,仔细观察黄豆的长势,了解黄豆生长的基本条件和变化过程,并用图画或符号进行记录;他们思考、分析黄豆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作展板,邀请家长、社区人员来园参观……在整个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认真投入,主动探索,获得了多方面发展。
(二)教师的收获
在“黄豆成长记”项目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幼儿是学习共同体。为了更好地组织活动,教师不断地向书本、向种植专家、向家长学习,从而获得了种植黄豆的知识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幼儿平等对话,为幼儿的后续活动提供支持,持续提升专业能力。项目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认真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对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新经验、新技能、新的认知进行梳理,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和不足之处,并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准备。
(三)家长的收获
在“黄豆成长记”项目学习活动中,家长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幼儿活动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通过与家长的亲子交流和互动,丰富自己的种植经验。家长通过参加幼儿的种植活动,倾听幼儿的种植故事,了解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学习与发展。
THE END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订阅点击图片链接
投稿咨询:
(吕)
19895369501(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芽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