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小学入学典礼,到共同秋游,再到十一月的课程《小孩VS小学》,孩子们对小学生活和学习更加期待,也衍生了很多游戏。例如建构区的建设”我们小学”,美工区“我喜欢的校服”。角色区的游戏也与小学有关,瞧!“小学课堂”又开始了。
1. 开展关于小学的角色游戏要做哪些准备?
2. 小学里有哪些人?
3. 上课要遵守什么约定?
孩子们在调查中发现,上小学要准备书包、文具、跳绳、水壶、学校会发各种各样的书,每天还要写一些作业……
调查后,孩子们带来了一些所需物品。
淳淳:我们要准备红领巾,因为小学生每天要戴红领巾。
博涵:上了小学要穿校服。
淳淳:要准备一个书包,装书。
博涵:小学有很多课本,我们也要准备好。
博涵:还有作业本和字典,有写数学的、语文还有美术本呢。
淳淳:我们还要准备笔袋,用来装铅笔、卷笔刀、橡皮擦、尺子。
淳淳:还要准备水壶,跳绳,我哥哥说下课练跳绳。
博涵:我姐姐也说体育课跳绳考试呢。
这么多物品,孩子们自发地把它们分成了生活类、学习类、运动类。
根据前期的经验,孩子们知道了小学教室有桌子、黑板、讲台,等等。
看,孩子们布置的像不像小学的场景?有整齐的桌椅、白白的黑板。
调整后,角色区热闹极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了小学生活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会扮演语文老师、音乐老师、学生、班长、食堂厨师等角色,还了解了各个角色的职责,比如有厨师给学生做饭、有体育老师上体育课、有班长上、下课叫小朋友起立和老师问好或说再见。
孩子们的疑惑:小学生活的时间、内容怎么规划?
乐乐:小学生是有课表的,每一天的课都有安排。
桐桐:我知道,小学课和课的中间是有时间休息的,这个时间是给小学生做下面的准备或者喝水上厕所用的。
关于课表,我们的问题:
1. 课程表是什么? 2.都有什么课?
花花:课表是会告诉我们一周里每一天的学习活动安排。
小明:小学课程表里都有些什么?
杨洋:我好像看到姐姐的课表上午是三节课,下午是两节课,每天都是不一样。
心怡:小学有哪些课呢?
涵涵:我知道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好多好多呢。
了解了小学课程表之后,老师在角色区的白板上创设了课程表内容供幼儿选择科目进行角色扮演。同时在角色区提供了空白的表格供幼儿们设计课程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课程进行设计。
分享环节中,默默提出:我不知道小学上课应该怎么样?和我们一样可以随时去上厕所吗?
安安:小学上课的时候,不可以随便讲话。
涛涛:课间十分钟是用来上厕所的,上课的时候最好不要去。
孩子们讨论、绘制出了一份小学的课堂公约。
关于课间十分钟,孩子们是这样理解的:
欣欣:姐姐,就是两节课中间的下课时间。
老师:那小朋友们知道十分钟有多长吗?
微微:老师,我们觉得课间十分钟有这么长。
孩子们纷纷伸出手指或是张开手臂,比出他们认为的十分钟的长度。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时间长度没有概念。
老师:时间是用什么测量的呢?
阳阳:时针走一圈!
涵涵:用手机和手表计时。
于是老师取下教室的时钟:时钟怎么样才表示过了十分钟呢?
1.体验一分钟
一分钟有多长?
杨洋:就是长针(秒针)走1圈。
幼儿:那是一分钟!
浩浩:一个小格是1分钟,10个小格就是10分钟。
洋洋:可是我们还是不知道10分钟有多长?
彤彤: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但由于“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较为抽象,于是,在孩子们理解了秒针走一圈就是1分钟的基础上,先进行了1分钟体验。
动、静对比体验后,孩子们分别交流了自己的感受。静坐时,孩子们表示1分钟太长,不好玩;自由活动的1分钟又好短,上个厕所,拉裤子一分钟就到了。孩子们还讨论分析出,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这样导致浪费了一点时间,所以以后应该要快一点,不能浪费时间。
在用不同方式体验完1分钟后,孩子们便对课间十分钟充满了想象。
2.体验十分钟
筠珺:可以绕幼儿园跑5圈
婷婷:可以拍球10下。
镁镁:可以画一幅画。
孩子们对自己以后上小学的课间十分钟进行了一个合理的安排和畅想。
因为有了课间的体验,在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利用过渡环节的时间,喝水、上厕所,生怕浪费一分一秒。
瑞吉欧的理念中“教育是一个富含建构意味的词汇。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是建构师,是自己生活和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知道如何捕捉那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事件,当那些事件出现时,教师应如何介入。”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规则意识都有所提高,幼儿围绕小学的一日生活内容,拓展幼儿对于小学生活的认知,丰富幼儿关于上小学的经验,幼儿在一步一步的活动中丰富游戏角色、游戏情境、游戏情节,走向更高水平的小学角色扮演游戏。当然在整个活动都源自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他们自主了解,自主体验,自主建构,游戏也随着生长链从一个点,不断向上、向外扩展、扩宽,不断丰实和深入。围绕着小学生活,孩子们好奇、发问、对话、调查、分享、反思、体验,在游戏中生发有意义的幼小衔接课程,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自主性、独立性、规则意识、时间观念不断建立,这也正符合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思想中指出幼小衔接重在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供稿:丹阳市运河中心幼儿园 奚炜华 史昕茹
扫描图中的二维码或戳“阅读原文”,即可了解详情
转发 点赞 关注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