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并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为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家园共育,协同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往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形式很多,一般都通过家访、家长会、接送孩子时的短暂交谈、家园联系、家长学校等,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要求,宣传科学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知识、经验,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生活及幼儿在园的表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却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而教师面对的又是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让每一个家长了解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和让幼儿园发现家长的需求,从而进行指导,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只有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开展家长工作,才能使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幼儿成长。
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重要的一环,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长工作,要从细处入手。
新生入园的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教师初步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及对幼儿园的需求等,以便孩子入园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对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让孩子在入园前认识老师,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联系,可以减缓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也能使家长看到教师的细致工作态度,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与信任。?
老师每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互通信息,使家长了解孩子当天在园的情况,对待家长决不能仅用一句“挺好的”来应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小班新入园的孩子,吃喝拉撒睡是新生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哪怕教师就说一两句话,也会使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孩子,也会觉得满意。如:“馄馄今天吃了两碗饭,还在幼儿园大便了。”“玲玲午睡时,听着老师讲的故事,很快就睡着了。”等等。听了老师这样的话,家长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重视,也能从中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心,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幼儿的成长档案,是建立在教师细致观察基础上的。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教师随时记录孩子在园的表现、行为、趣事,以及教师通过某件事对孩子的进一步的了解,或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幼儿改进、克服自身的缺点使之进步及提出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等,使家长通过幼儿成长档案,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发展,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在教育孩子上产生共鸣。家长看了孩子的成长档案,从中看到了教师耐心细致的照顾孩子的情节,看到孩子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及情绪的变化,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耐心,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
比如,有一个小朋友不爱吃饭,妈妈领他看了中医,说是脾胃不好,还开了排号药。妈妈想让她在家休息,按时吃药,调养一段时间,可孩子不愿意。教师在了解情况后,提议把药带到幼儿园来,由老师喂他吃药。教师每天都按要求用温水按时、按顺序给孩子喂药,并注意一日三餐不让她吃禁食的食物。每天离园时都告诉家长:“今天的药我给孩子按时服了,您放心吧。”每次听完这样的话,家长都会很感激,并对教师表示感谢。用耐心换来家长的放心,用细心换来家长的信任,用爱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只要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老师喜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自然就会产生信任感,只要家长信任老师,家园之间自然就架起了情感桥梁,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要让家长明白,自己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基础,毕竟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会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得到更好的保证。
教师应该把家长视为应教育的合作者、参与者、实施者。教师更多地应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把自己开展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转达给家长。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根据各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目标,在学期开始,召开“新生幼儿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历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课程、师资以及需要家园配合事宜;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园配合。
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
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等,密切家园关系。
幼儿园可以开辟宣传区,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强化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
组织家长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选出优秀经验材料,刊登在宣传栏和幼儿园网站上,供大家学习。
家园,顾名思义就是家长与幼儿园。要做好家园共育,家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家庭和幼儿园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如果双方能够协同在一起,在教育中好好说话,在交流中好好教育,便能建构出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