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慢的熟悉
缓缓的适应
”
新小班入园适应的理论与实践
人的一生,有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站立、第一次独立行走……第一次上幼儿园。每一个 “第一次”的背后,都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成长。孩子就在这一个个的 “第一次”中慢慢长大、 开始独立,也学会面对和承担。
9 月份,重幼迎来了新一届小班幼儿的第一次入园,对于每一个即将入园的孩子,面对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他们人生中第一个重要挑战。
如何让幼儿在短时间内与老师、伙伴以及幼儿园建立起连接,并由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幼关系为起点,支持幼儿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连接、产生故事、建构经验,以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的话题。
开学前:
建立情感连接
师幼互动中产生美好 “初印象”
3岁的孩子,社会技能还不稳定,他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如何调控和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还不能用熟练、复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老师们面对的挑战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宜、恰当的支持促进其发展与学习,而这些都需要基于相互尊重的、亲密的师幼关系为前提。
老师们会通过不同形式与幼儿及其家人进行基础的情感连接,这样做的目的不只在于缓解幼儿入园初期可能产生的对老师的陌生感、距离感,更期望能够借此建立产生好感与信任的师幼关系。
( 一 ) 家访:师幼互动、建立了解
入园前,老师们对幼儿信息进行综合了解和分析后,匹配适切的家访方案,走入没一名幼儿的家庭……
不同内容的互动方式,支持幼儿对老师建立好感的同时,支持老师在师幼互动中对幼儿进行最初的观察与分析,以便在幼儿入园后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 二 ) 阶梯入园:小组关注、一对一回应
孩子们阶梯入园,这样的形式可以使老师更全面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在关键的 “入园第一天”、“入园第一周”,得到老师全力、用心的陪伴、回应与照护。
支持师幼在小组照顾、一对一回应中熟悉彼此、产生情感连接的同时,支持幼儿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入园第一阶段为预入园,虽然老师们在前期与幼儿进行了充分的情感连接与关系建立,在真正面对入园这一刻,孩子们依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因为不熟悉、不适应而带来的焦虑情绪。
初入园的孩子们,身心两个维度均有较高的关注需求。此时,老师的每一次积极互动和回应,都会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和爱,带去勇气和力量。
入园初:
熟悉一日生活流程
自我掌控中建立安全感、归属感
入园第二阶段,新小班90%以上的孩子开始适应,能够情绪平稳的入园并参与各环节的活动。
从每一个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支持他们完整的感知、体验和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成为了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孩子的 “必修课”。
伴随每一日的感知与熟悉,清晰每一个流程该做的事情以及每一件事情之后该做什么, 由老师的引导、示范开始,经历孩子的独立尝试、重复,再到孩子们能够逐渐熟悉每一个流程。
在这背后,孩子获得的是关于时间、空间环境及具体事物对应的认知、了解,以及对自我的掌控感,这些确信支持着他们一点点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稳定期:
常规示范与练习
学会独立、获得自信
入园第三阶段,各班级开始组织幼儿进行常规的示范与练习。
怎么穿脱衣服、整理衣服;怎么搬放椅子、取放餐巾;怎么擦嘴、洗手……
生活常规的学习,是支持孩子们获得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必要途径。独立的第一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信的前提,是确信自己会做、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
两地书:
及时的反馈
第一时间的踏实与安心
孩子一天的进餐情况如何、饮水量多少、午睡时间多少、情绪如何……这些都是家长朋友在孩子入园初期最为担心的问题。
老师们会对孩子进行一日生活情况的记录,是老师对家长的体会和理解,更是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细心的关注与关心。
家长能在每日放学后收到老师的反馈,内心的担心开始减少,看着孩子日复一日的适应状态,家长逐渐感到踏实与安心,对老师的信任则在每一次的反馈与沟通中一点点建立。
每天一进幼儿园开心的说一声:老师早上好!
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做游戏,
能大胆的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开心的事情,
短短一个月,他们仿佛变了一个人,
小班的孩子们顺利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成长就是这样,从勇敢面对第一次开始,从努力应对挑战开始。
老师懂得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焦虑、恐惧、担心还有勇气,也能体会每一位家长内心的不舍和坚韧,恰是这份懂得和体会,让重幼的每一位老师愿意尽全力陪伴、守护和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幼儿园三年的生活和学习,在此拉开帷幕,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到、被听懂、被回应;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缓缓迈出漫漫人生旅途的第一步,从这里开始做自己、成为自 己。
“
写给爸爸妈妈
”
下面的话写给新小班的爸爸妈妈们:
一个月的时间,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向我们证明了他们的坚强、勇敢。这一份成长值得记录,更值得被小心呵护。
即将迎来国庆小长假,希望家长朋友能够配合做到以下几点:
1.带着孩子好好吃饭、按时作息。
2.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在家里一起练习幼儿园里学习的小本领。
4.全心全意陪伴你的孩子。
小长假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或许孩子的情绪还会反复,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持续坚持这一个月以来我们携手共识的行动策略,相信孩子,相信自己,成长陪伴成长!
“
一起看看我们的进步
”
重幼用心倾听,与您真诚沟通
李沧区教体局投诉邮箱:licangjiaoyu@163.com
、邮箱:
@163.com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李沧区重庆中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