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
一、 单项选择题
1.(2019年.福建)毛老师经常对幼儿提出不许说话,不准抢玩具等要求,该教师的行为不符合良好的师幼关系的( )
A.教育性
B.公平性
C.情感性
D 差异性
2.(2018年.江西)教师借助具体的情境,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及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幼儿不断思考,主动探索。这属于师幼互动的( )策略。
A.及时反思
B.问题质疑
C.启发思考
D.推动深化
3.(2017年.江西)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改变原先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这属于追随式互动策略的( )
A.环境创设
B.变换调整
C.耐心等待
D.及时反思
4.(2017 年安徽)幼儿园班级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核心是( )。
A.教师与幼儿互动
B.幼儿与幼儿互动
C.教师与家长互动
D.幼儿园与家长互动
5.(2018年.山西高平)回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与反应的处理,是师幼互动的方式之一 。其中,( )是指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梳理、归纳,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做出小结。
A.解决式回应
B.引导式回应
C提升式回应
D.评价式回应
6.(2018年.山西高平)直接指导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方式中的一种,关于直接指导方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比较快捷,幼儿获得信息的准确率较高
B.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比较尚
C. 幼儿得到学习效果比较差
D.教师是经过认真备课、思考和计划而有步骤实施教学的
二、多项选择题
1. (2018年安徽安庆)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建
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有( )
A.真诚
B.接纳与信任
C.深切的了解
D.更多的关注
三、判断题
1. (2019年.河南郑州)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质量主要是由幼儿决定的。( )
2. (2018 年.重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
3. (2018 年.海南万宁)师幼互动是指教师对幼儿,或者幼儿对教师的单向、线性影响 。( )
4. (2018年.山西长治)儿童获得的知识、经验容易陷入表面,缺乏系统,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结论,这是间接教学的不足之处。( )
四、简答题
1. (2018年-山西长治/2016年山东临沂)幼儿教师应如何建立理想的师幼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1. (2018年.福建)要春游了,大三班的孩子们兴奋地邀请李老师和自己坐同一辆车,为此孩子们争了起来。李老师用商量的语气说:“去的时候老师坐一号车,回来时老师坐二号车,你们说好不好呀?”孩子们高兴地同意了。到春游地点,李老师不仅给孩子们和家长拍照,还和孩子们一起种树,一起做面条。当孩子们问种的是什么树时,李老师马上请导游介绍树的名称和主要特点。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零食分给李老师,李老师也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寿司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耐心地介绍了寿司的做法,回到幼儿园时,李老师和孩子们一一道别。
结合材料,找出材料中所体现的优质师幼关系并加以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有:教育性、民主性、分享性和激励性。其中教育性指促进幼儿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等的发展。题干中毛老师的话违反了幼儿教育的正面教育原则,即不利于促进幼儿学习、认知的发展,不符合教育性原则。
2.C【解析】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和交流是极其重要的策略之一。教师可以借助于具体情境,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以及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幼儿不断思考、主动探索,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3.B【解析】题干所述是追随式互动策略中变换调整的概念。
4.A【解析】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中,师幼关系是最主要的,处于人际互动的核心地位。
5.C【解析】引导式回应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活动目标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采用追问、反问、建议、重复等方法,实现对幼儿思维的助推与顺应,以达到理解、掌握知识,发展各种能力的目的。提升式回应是指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梳理、归纳,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做出小结。评价式回应,是指基于某种教育观念,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语言、行为作出及时的反馈。
6.C【解析】直接指导是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有:①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缺点。②接纳与信任,即教师要把每一个幼儿当作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并给幼儿充分地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③深切地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幼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沟通。
三、判断题
1.×【解析】在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中,教师是主导,起关键作用,所以他们之间互相作用的质量主要是由教师决定。
2.√【解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3.×【解析】师幼互动不是教师对幼儿,或者幼儿对教师的单向、线性影响,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双向、交互的影响。
4.√【解析】间接“教”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作的作用等,正确地达到教育目的。其缺点包括:获得的知识、经验容易变得凌乱、琐碎、表面、缺乏系统;间接指导比直接指导困难得多,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关爱幼儿,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
(2)与幼儿经常性地平等交谈。
(3)参与幼儿的活动。
(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
(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五、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材料中所体现的优质师幼关系如下:
(1)民主性与平等性。民主性与平等性是建立在教师尊重幼儿基础上的。教师要善于转变“权威者”的角色,做幼儿的朋友和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和幼儿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材料中,孩子们因不能和李老师坐同一辆车而争执起来,这时李老师并没有斥责幼儿的行为,也没有武断地决定要坐哪个车,而是同幼儿平等协商:“老师去的时候坐一号车,回来时坐二号车。”以这样民主且平等的方法来征得幼儿的同意。
(2)参与性。在幼儿自由活动中,教师不只是一个指导者,同时更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参与者。教师只有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才能最真实地感受幼儿的活动体验。同时,幼儿也只有在与教师的共同活动中才能增进对老师的了解,消除害怕老师的心理。材料中,李老师不仅给家长和孩子们拍照,还参与到和幼儿一起种树、一起做面条的活动中。
(3)互动性。师幼关系是以教师与幼儿之间一定的互动或交往活动为基础的。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应,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关爱,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材料中,当孩子们问种的是什么树时,李老师马上请导游介绍树的名称和主要特点。这虽 然不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直接的互动,但从侧面也反映出教师对幼儿的重视与关爱。
(4)分享性。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分享,无论是分享事件,还是分享食物等,都可以使幼 儿消除对教师的顾虑,敢于亲近教师、信赖教师,建立一定的安全感,有利于形成优质的师幼关系。材料中,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把自己心爱的零食与李老师分享,李老师也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寿司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并耐心介绍寿司的做法。
热门文章
官宣:教育部禁止微信布置作业,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给家长减负!
教师待遇提高啦!工资已高于公务员,年终奖9万多…这17地率先执行!
明确了!延迟退休实施原则公布!教师退休年龄划清楚了(转给教师)
主要发布教师招聘考试、编制考试、
特岗教师备考干货,名师在线免费辅导,可在线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