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你同乐
雨天如约而至
带着鲜活灵动的美好~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权利。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指南》中提出:“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根据观察与发现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壹
课程缘起
即使下着雨,小朋友们还是很想出去玩。
一天早晨,下起了小雨,不能在户外晨间锻炼。兮兮小朋友跑到老师身边说:“我们去外面玩好不好?”老师说:“不行,外面在下雨,淋湿会生病的。”兮兮说:“淋一点点,没关系的。”这时,身边的其他小朋友也一起说:“淋一点点没关系的。”幼儿天生喜欢探索,对户外和自然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于是,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小三班的雨天之旅就这样开始啦。
贰
等雨天
雨天,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来呢?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下雨吗?
不知道哎。
天变黑了,就是要下雨了。
地上都是水,都湿了,就是下雨了。
天气预报啊。
那我们到底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气预报
“ 它能让我们知道某一天降雨的可能性。
自然现象
蚂蚁搬家,蜻蜓低飞,蜘蛛收网,蚯蚓路上爬,长虫过道,乌鸦唱晚等等。雨前,空气中水气加多,蚁穴变潮,导致让蚂蚁不能安居而离开巢穴。这种现象通常在下雨前很普遍存在。所以大家看到蚂蚁聚集搬家,就要知道快要下雨了,回家赶紧收衣服。
要下雨前,空气气压低,昆虫多在低空浮游,蜻蜓为了觅食,往往在离地二、三米处的空中飞行。雨后气压上升,湿度减少,蜘蛛张网以捕食昆虫,有风雨的天气蜘蛛是不结网的。可以根据蜘蛛结网收网来预测天气的晴阴。
叁
雨后初体验
满心欢喜,等来了下雨。
踩水坑,真好玩 打水仗
下雨天在外面玩,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好开心,好好玩,好喜欢下雨呀。
肆
奇妙的雨衣
雨衣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神奇到可以挡雨。
下雨天,我们怎样才能出门呢?
可以打伞呀。
可以穿雨衣、雨鞋啊。
对,穿雨衣、雨鞋。
不穿雨衣,我的头发就要湿了。
穿了雨衣我的衣服就不会湿啦。
因为穿了雨衣,我就可以出去玩啦。
雨衣能给我挡雨。
教师总结:原来是因为雨衣有挡雨的功能,穿着它出门就不会淋湿衣服、身体了。这样,即使是下雨天,小朋友们也能出去玩耍啦。
讨论
摸一摸
“我感觉它有点滑滑的。”
实验
比一比
“它摸起来好舒服,有点不平。”
试一试
“看看看,雨衣上的水滑下来了。”
“水把衣服打湿了,衣服变颜色了。”
总结
雨衣具有防水性,雨水落到雨衣上不会渗透进去,会沿着雨衣的表面滑落。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各种雨衣,找到了它们和平常衣服的不同点,通过实际操作科学小实验,亲身体验到了不同材质的渗水性,最终找到了雨衣防水的奥秘。
思考:在雨中穿过的雨衣是湿哒哒的,回来后,放在教室里的哪个地方才不会弄湿其他地方,不影响我们的活动呢?
放在柜子里。
不行,会把柜子弄湿的,里面的东西也会湿了的。
在家奶奶都是挂起来的。
教室里没有阳台可以挂啊。
。。。。。。
那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哪里可以摆放雨衣,还不会影响我们游戏?
最佳位置:屏风
借助屏风上的绳子可以挂一些雨伞、挂钩,雨衣就可以用挂钩挂起来了。
“如何突然下雨了,没有带雨衣,怎么办呢?”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到了户外,寻找可以挡雨的地方。
以后,要是下雨天我们没有带雨衣,也不用担心不能出去啦,在这里我们也还能够看雨、玩雨、听雨等。
《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活动中,多带幼儿进行观察,多方式探索,鼓励幼儿积极表达、交流,进而进行思考。
伍
雨的秘密
小小雨滴,大大魅力。
当“雨”落下时,孩子们既好奇又兴奋,感受着雨给他们带来的别样体验。孩子们对“雨”提出来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天上吧,是不是云里有水呀。
云出汗了,就下雨啦。
天上有好多好多云,就会下雨。
云变黑了,走来走去就会下雨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小云朵》,看看雨到底从哪里来吧。
“下雨之后,小雨滴都落到哪里去了呢?”孩子们和小雨滴玩起了躲猫猫,在幼儿园各处把小雨滴都找到了。
寻雨小分队,
出动!
瞧,它们藏在了…
孩子们通过在幼儿园各处寻找,发现几乎每个地方都藏有小雨滴,因此,我们发现小雨滴无处不在。
通过与“雨”有关的绘本,幼儿发挥想象力,感知书中雨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指南》中指出: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了雨天的特点,通过寻找,发现下雨时雨滴无处不在。
雨之游戏
雨中游戏,成了小朋友们最期待的时刻。
雨水收集
雨水再利用
水上乒乓
绘画:七彩雨
沉与浮
解救冰冻小动物
踩水坑、打水仗
虞永平教授说过:“亲近自然是儿童天性的自然表露,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下雨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发现雨滴的秘密,我们一起观察比较、探究发现雨衣的奇妙之处,我们一起玩游戏。下雨的日子,原来这么快乐!生活中充满了无限的资源,我们的活动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班本反思
本次班本活动的开展以幼儿的兴趣为主,根据幼儿的兴趣点与需求,利用幼儿园资源、家长资源,围绕“雨”开展和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
通过听、看、摸、让幼儿近距离感知到雨的不同特点;通过绘本、视频、图片等,幼儿解决了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何时出现等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到雨中游戏的快乐。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家长给我们提供的各种材料、经验等方面的支持。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充分尊重和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幼儿获得关于“雨”的经验需求。
雨天的故事还在继续……
敬请期待
图、文
蒋蒋老师
审核
南京市晓村和苑幼公众号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