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大班后,幼儿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于是我们调整了签到方式,以“不迟到”为要求,通过孩子们自己签到来体现入园时间。随着天气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发现孩子们来的越来越晚,对于“不迟到”这个要求已经快要失去意义了,为了帮助大班幼儿实现准时上学的习惯,我们开始了一场关于“迟到”的探索……
开心:迟到就是来晚了。
贝壳:迟到就是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到幼儿园。
我继续追问孩子们:那什么时间到幼儿园算迟到呢?
冉冉:我觉得是7:40。
坤坤:我感觉是8:00。
教师的话:
当班级大部分幼儿早上面临入园“迟到”的问题时,教师以此为契机,以幼儿为主体,把问题抛给幼儿,鼓励和支持幼儿表达自己对“迟到”和“准时”的理解,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在想一想、说一说中,孩子们对“迟到”、“准时”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其时,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远比教师一味地向幼儿灌输概念更有成效。
一一:迟到了区域游戏时间会变少
越越:迟到就赶不上做早操了
睦睦:迟到还会影响户外活动
霖霖:迟到的小朋友会影响我们学习
教师的话:
通过这次谈话孩子们开始关注迟到这件事。从孩子们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迟到带来的不良影响,孩子们意识到“迟到”会让子错过很多活动和幼儿园的美好记忆。
通过了解迟到的影响,幼儿已经对“不迟到”建立起了内心认同。要帮助幼儿解决迟到问题,首先要了解迟到的原因,我们把“说”的机会充分让给幼儿,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迟到的原因。
睦睦:天气太冷了,我不想起床。
霖霖:我早上挑选衣服用了好长时间。
恩恩:妈妈说我穿衣服太慢,吃早饭也很慢,所以迟到了。
桃子:我刷牙的时候玩了一会儿水,所以来晚了一点点。
越越:我跟爸爸说了要准时上学,但是爸爸还是在睡懒觉,他说晚一点也没关系。
书婕:上学的路上堵车了。
开心:晚上我在家看电视,看的有点晚。
教师的话:
经过孩子们一系列的交流,以及教师的总结与梳理,孩子们发现原来迟到会带来这么多不良影响,同时也了解到了迟到背后的真正原因。孩子主动发现的问题更容易被接受,他们开始正视自己迟到的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思考解决迟到问题的办法。
那要怎么改变迟到的现象,需要做哪些计划和准备呢?什么时间出门更合适?孩子们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且记录下来。
晚上想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衣服准备好放在床旁边,早上就不用挑选衣服浪费时间了。
动作慢的小朋友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或者沙漏,让妈妈早上吃饭的时候给我们倒计时。
妈妈喜欢睡懒觉,我可以晚上就提醒她定好闹钟,还要告诉她迟到有多不好。
晚上要计划好睡觉的时间,不能睡的太晚,还要定好起床的闹钟,这样就不会睡过头了。
教师的话:
我们将孩子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现我们可以从晚上、早晨起床后两个时间段进行调整:1.能够提前准备的事情就在晚上完成,早晨起床后起吃早餐、穿衣服不拖拉,从而做到入园不迟到。
一周有多少孩子能做到每天都不迟到呢?孩子们都争着说自己从来不迟到。可是我们的签到游戏只能呈现来园与请假的情况,无法看出迟到的情况,如何解决呢?
铭铭:我们可以重新规定时间
禾禾:要不我们迟到的打个×,没迟到的打√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更改一下签到表的记录,小朋友对应时钟填写入园时间,每天会进行统计按时入园的幼儿人数。
教师的话:
自主签到是幼儿自主入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趣的晨间签到方式不仅能让幼儿养成记录自己上学的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调整了签到规则后,幼儿对准时上学有了更多期盼,他们愿意为准时上学而付出努力。个别幼儿还没有完全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将持续关注幼儿的签到情况,同时也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孩子们按照计划内容开始实施啦!有的家里准备了计时器,有的提醒家长定好了入睡和起床的闹钟,有的睡前准备衣裤和书包……家园合力,共同完成我们的准时计划,拒绝“迟到大王”。
教师的话:
从孩子的行动中我发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体验”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支持幼儿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幼儿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生活掌控感,获取高质量、长时间的学习内驱力。
老师看到的变化:
张老师:孩子们学会了规划时间和制定计划表,迟到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
李老师:我们班的守时小达人越来越多了,做事情专注、投入,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的话:
整个活动,教师通过抓住一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结合“迟到的原因、不迟到的办法、以及签到表的改造”等活动。同时,通过幼儿讨论、幼儿表征等方式,分析迟到的根本原因。从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知道时间与生活的关系。通过活动,将生活与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真正践行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供稿|郑州路园 张靖
编审|尚苗苗
审阅|张峰 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