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的生命教育关系着幼儿对于生命的感知和理解,对幼儿未来生活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从温度、厚度和广度三个维度阐述课程实施策略。教师应从观念引领、以情促行、优化评价角度出发让幼儿感知生命的温度,从把握契机、自主探索、搭建支架和图示梳理角度出发让幼儿探究生命的厚度,从多渠道认知、多途径延伸、重视习惯养成和家园携手角度出发让幼儿拓展生命的广度。让课程蕴含生命的“诗意”。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生命教育;项目教学
黄伶俐
温州市瓯海区三垟和园幼儿园
黄伶俐,瓯海区三垟和园幼儿园骨干教师,中共党员,201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学学士学位,瓯海区教坛新苗。曾获2020年温州市教师素养大赛团队赛一等奖。所撰写课题、论文、STEAM教育案例、游戏故事等多次在市、区级获奖。
幼儿时期是人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生命教育是引导幼儿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其生命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如何做好卫生保健防护”“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话题成为热议。从幼儿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大环境出发,倡导幼儿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且意义重大。
课程不是外在于儿童的,是儿童生长过程本身,即是儿童经验生长的过程,生活的过程和主动学习的过程[]。据调查,目前部分幼儿园在课程建构和实施中,忽略了儿童的生命特性,丢失幼儿园课程本应具有的生命发展意义,缺少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儿童沦为被动学习的机器和装载知识的容器,缺乏感受生命意义的充盈与提升[]。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的性质,使得我们不可能针对幼儿展开理论性的生命教育,我们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幼儿园课程建构之中,从三个维度开展幼儿生命教育。
01/
感受生命的温度
1.传递温暖、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幼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幼儿生命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生命关怀素养和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及儿童生命教育观,借助周围环境的创设和自身榜样的力量让幼儿感受生命的温度。
例如,在项目活动《“缘”来是红蝽之拯救大树》中,孩子们在户外游戏时意外发现大树身上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虫子,一些细心的孩子注意到大树的树皮干裂,周围的落叶上也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洞洞。尽管带班老师十分害怕虫子,但她没有选择漠视,而是鼓励和支持孩子们继续观察研究。同时,还就孩子们的猜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索,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来拯救大树。
图 1 幼儿发现的红蝽虫
图 2 幼儿拯救大树的N种尝试
2.重视情感的体验与共鸣
生命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生命认知中孩子们充分的感受和体验会对生命情感产生影响,通过情感共鸣,进而推动生命认知和生命行为的发展,以情促行。
如项目活动《消防总动员》中,通过前期的实地参观、采访提问、模仿游戏和解决问题中,幼儿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到了消防员这一职业的艰辛与伟大,理解了消防安全与人之间的关系。“我想给他们送一些药膏”“我想给他们做一个勋章”“我们可以帮消防员叔叔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这样就不会发生火灾了”……对于孩子们童真且温暖的想法,我们决定分成不同的小组制作祝福礼物,传递感恩心意。同时,为了“少一点火灾”的小小心愿,我们还进行了一场校园和家庭消防安全自查活动,孩子们拿着自制的消防宣传手册,到校门口、社区里进行消防知识宣传。这些宣传视频也被放在校园公众号上和学习的电视宣传平台上,让消防安全宣传辐射周边,深入人心。幼儿在珍爱生命的同时也产生了感恩他人劳动付出的美好情感。
图 3 幼儿制作礼物、进行消防安全自查和知识宣传
3.作有温度的评价
塔弗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因此,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多元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更应该基于儿童的过去,重视儿童的现在,更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以唤醒儿童的心灵,促进儿童精神生命(人与自我)和个性化的发展,做“有温度”的评价。在优化评价上,我们从理念学习入手,通过与生命教育相关专家讲座和阅读分享来丰盈心灵,深刻领会评价的目的和方法;我们从学习故事入手,借助“哇”时刻的发现,让教师留心一日生活,感受孩子独一无二的生命闪光点;我们从个案跟踪入手,借助个人档案袋、成长记录本等方式去搜集幼儿的成长留痕,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转变评价目的,优化评价方法,关注儿童自我的生命成长,让孩子们感受生命的温度,感受自我的生长。
02/
探索生命的厚度
1.捕捉幼儿探索的契机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和课程的建构者,他们对于周围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特别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更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所以每一个生命教育项目活动的开展都是基于教师敏锐的时机捕捉。如在项目活动《小麻雀的家》中,因下雨而意外跌落至木工活动室的小麻雀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我们很好地保护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对小麻雀的关心呵护,并支持孩子为小麻雀制作避雨新家的想法。我们与孩子们一起了解小麻雀的生活习性,观察小麻雀的吃食喜好并利用木工活动室制作避雨小屋悬挂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同时,关于“小麻雀喜欢吃什么”“小麻雀喜欢住什么样的家”“小麻雀的家应该放在哪里更合适”等相关问题的挖掘探索,也使得幼儿对小麻雀的生命探究充满了厚度。
图 4 项目活动《小麻雀的家》
2.鼓励幼儿主动探究
张雪门说,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对于生命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当出现问题和疑惑时,我们应当引导幼儿进行实验尝试和自我反思、调整,鼓励孩子的探究活动,而不是简单的告知与传递。
如在项目活动《保卫萝卜》中,孩子们悉心照料着的小萝卜们,遭到了不明凶手的侵害,叶片上出现了许多洞洞,有的叶片直接被咬完了。“是谁咬了叶子”这一话题形成热议,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大家有理有据的“争执”,教师鼓励幼儿主动查阅资料、询问有经验的长辈,并实地蹲点观察,最终发现了萝卜叶上的毛毛虫。“如何保卫我们的萝卜呢?”教师并未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抓住探究的机会,让幼儿思考除虫的方法和对应除虫的效果,他们从徒手除虫,改进为借助工具除虫,再到思考更加便捷高效的除虫方式如自制杀虫水和“叶子的诱惑法”。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了解了各种害虫的特点特征,学会养护萝卜、驱杀毛毛虫的各式方法,充实了生命养护知识,提升了观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 5 幼儿观察萝卜叶、自制杀虫水和仿真“诱惑叶”
3.支架幼儿的深度学习
幼儿对生命充满了好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有着无尽的求知欲,但单纯靠幼儿自身的主动探索有时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就相关的生命教育知识做好提前的解析,用丰富的生命知识底蕴来提供有高度且适宜的框架层次,引领幼儿的学习发展。此外,教师在幼儿生命教育活动的观察中,要发现幼儿困难点,提供相应支架,帮助幼儿在新旧知识联系和迁移应用中感受体验、解决问题,促进了幼儿在生命探索中的深度学习。
如在项目活动《我们的番茄日记》中,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生命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提出要“像植物学家一样去做观察”,引导孩子们更加全面而具体、科学而严谨的用观察、比较、感受等方式了解自己种植的植物并记录下自己的研究发现。同时,基于孩子的发现和兴趣,多维度的提供材料与支架,引导他们去关注植物的不同品种、植物的种子、根茎、叶片、花朵、果实和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并且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做记录,更深入的了解番茄的成长历程。
图 6 幼儿观察番茄和制作的《番茄成长记》视频二维码
4.重视图示梳理、回顾与经验提升等作用
幼儿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零散的,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 需要教师以一定的方式将其归纳整理,提升相关经验。因此图示,特别是思维导图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图示表达了解幼儿的学情和探究兴趣点,另一方面,在调查分享中,通过幼儿绘制的图示,能够很好的起到分享交流的作用,扩充同伴间的认知经验。再者,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幼儿生成的问题、幼儿的调查发现以及相关的生命科学知识进行梳理,使幼儿在看得懂的同时, 将零散琐碎的知识系统化、逻辑化,更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生命认知经验的理解,逐步养成了以图像表征的好习惯。此外,我们还将这些图示记录编绘成册,供幼儿翻阅回顾。
03/
拓展生命的广度
1.多渠道收集资料,丰富幼儿的生命认知
生命是恢弘博大的,生命也是绚丽多姿的。仅凭主题教学活动所呈现的内容实在是冰山一角。为了能够更好的挖掘出相关的课程资源,丰富幼儿的生命认知经验,我们从网络资源、绘本及影视资源、微课程资源、家长资源以及周边环境资源5个方面入手来拓展幼儿生命的视野。
图 7 幼儿生命教育资源渠道
2.多途径延伸课程,在感知体验中提升理解
单纯的生命认知活动往往具有抽象性、枯燥性,教师可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将抽象的认知转变为具体形象的事物,如区域活动、功能室活动、户外体锻活动,能够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感知并理解相关的生命知识,而生命认知的丰富也能促使幼儿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为下一步可持续的探究和生命行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带领幼儿参观消防局,不仅科普了许多消防安全的知识经验,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外,还在初步了解消防员生活,在体验拿取消防器械的过程中体会消防员的辛苦与不易,进而形成了感恩的美好品格。并且,通过自发组织的消防安全宣讲志愿者活动,在巩固自身消防安全知识的同时,也向他人传递了消防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图 8 幼儿参观消防站,做消防安全宣传志愿者
3.重视一日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生命教育不应局限于幼儿园这一时期,我们所做的生命教育课程活动,都是基于幼儿的现在,面向幼儿的未来。因此,要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持续地传递和影响至幼儿的未来,就必须重视一日生活中养成教育,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在精神生命的层面让幼儿能够充分的认识自我,能够自我保护且自尊自主自信;在社会生命的层面能使幼儿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养成感恩的美好品格;在自然生命层面上能够亲近自然,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4.引导家长树立生命教育意识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观、价值观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表现。如果家长能有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教育的意识,那么孩子将会从小自发地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故我们定期开展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家长课堂讲座;在公众号上推送相关的教育小贴士;不定期开展家访工作,传达生命教育理念;举行育儿茶话会等相关的沙龙活动促进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并且邀请家长以助教身份参与我们的生命教育课程活动,阶段性的发放相关的调研问卷……这些举措能潜移默化使家长感知、领会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并应用于自身实际中实现家园联动,正向反馈给幼儿。
同时家长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活动的重要资源,当课程活动受到家长认可,得到家长支持,将成为有效的推力,协助教师和幼儿获得更丰富的拓展资源,进行更深层的家园共育。因此,在一些生命教育课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会积极与家长互动,将活动开展进程、问题以及需要配合事项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看到课程中孩子的阶段性成长变化,让家长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感受生命教育的全过程。
当然,任何初步的实践探索总是存在着许多的不完美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在抓住教育契机之后通过有效的教研来就生成点进行审议和预设;如何进一步的提升教师的生命素养;如何让课程建构变得更加科学有序度;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的人文环境资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
投稿邮箱:1305969433@qq.com
提升幼儿园发展期教师家园沟通能力的实践研究|教师观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序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