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园长,现在是星期三下午,请您谈谈本周这3天您是怎样过来的,您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活动?是您工作的日常吗?
金环: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常常会记录一周的工作,回顾和反思,希望不要在太多琐碎的细节中迷失了自己。
这周,我想杭州的园长一定在忙招生的事儿,我和大家一样,经历了忙碌的双休报名。周一,需要统计各类的招生数据,我们蓓蕾集团有三个园区,招12个小班、360个孩子,招生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需要不断地与家长沟通我们的招生原则。幸亏我有一个非常敬业和专业的团队,大家配合默契、工作顺利。周二,有来自北京通州和贵州黄平的园长、骨干教师跟岗,和她们交流了我们蓓蕾在园本课程建设上的一些经验。周三,课题小组讨论省规划课题的开题细节。这3天,还抽空参与了两个会议,和有关老师聊了聊毕业典礼的筹划、听听大班家长的诉求;中午,我们党员在一起,利用休息时间排练合唱:《映山红》……这3天的工作就是我工作的日常,既有行政管理、也有业务研修,当然也少不了同行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记者:
平时,大家是怎样称呼您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交往交流,会有不同的称呼。您肯定有许多不同场合的称呼,您最受用、享受的是哪些个?
金环:
称呼应该是挺多的:园长妈妈、金园长、金老师、师父,等等。最享受的当然就是园长妈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能体会到,与孩子在一起时那种发自内心的丰盈的快乐。“园长妈妈”这一称呼,让我时刻感受着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与成就。
记者:
您是上个世纪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一晃有近30年幼教生涯积累。这多年,您是怎样过来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与大家分享?
金环: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近30年了!在过程中有很多的磕磕绊绊,也和很多老师一样,有过对职业的迷茫和倦怠,但30年时间不离不弃,也足以说明与这份职业的缘分。如今,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近30年的幼教生涯,我见证了孩子精彩的童年,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要说分阶段,于我而言:13年的教师、16年的园长,两个不同阶段的感悟与成长也完全不同。
我是幼儿园老师:爱是解决一切困难的良药!
1990年,教龄未满一年的我上了一堂省级公开课。在这堂语言活动课上,我制作了趣味的教具,让孩子们边操作边学习儿歌,有趣形象的教具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那时我发现:要打开孩子的心门,就要去了解他们究竟喜欢什么。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读懂他们并不容易。你的角色需要不断地变化,有时是“知心姐姐”,去细心了解孩子的需要、爱好和困难;面对调皮好动的孩子,你要化身为“超级战士”,和他们一起畅快玩耍,给予发挥宣泄的空间;对于胆小怯懦或者发展滞后的孩子,你是“妈妈”,经常对孩子说“慢慢来、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将微笑和鼓励挂在嘴边。幼儿园老师都知道要扮演各种角色,但真正用心、用爱去进入到每一种不同的角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笑称:幼儿园老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首要的武艺是“会爱”!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整个社会对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可度并不高,他们认为,带孩子,那还不容易,就像保姆、阿姨一样,他们的称呼也常常带有轻视的味道。那时候年轻,常常被这些阿姨、保姆之类的称呼,气得嚎啕大哭,也跟爸爸妈妈埋怨: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岗位。可是也奇怪,后面其实有很多的机会可以离开幼儿园,但总是阴差阳错,一如既往。现在想来:爱是解决一切困难的良药!因为爱这个职业、因为爱孩子,因为能不断享受着孩子带来的愉悦、不断收获着幸福,所以才不离不弃吧!
我是园长妈妈: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
一、静而生慧
当老师这13年,是我最幸福的时光;但一旦做了园长,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我记得刚当园长时,有件事情印象深刻。当时邀请了蓓蕾的毛慧园长来聊聊蓓蕾的过去,当毛园长拿出一本本泛黄的、厚厚的、密密麻麻记录着心得体会的笔记本时,我非常震惊!震惊的不单是笔记本中“亲亲大自然”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更是毛园长兢兢业业的态度和谈起往事时的那种激情和深情。那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园长”这两个字所蕴含的沉甸甸的责任。
刚当园长时,是一段非常安静的日子,适逢拱墅区教育局推行一校一品,我尝试接续“自然教育”的精髓,在五大领域中以科学领域为切入口,进行初步的研究。“亲亲大自然”是以实践为中心,以真实的场所为依托来开展活动,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式。后来,如何进一步在生活中、教学中渗透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能不能多给孩子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脑中不断盘旋,《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应运而生。
从2005年开始第一个科学领域的课题研究,到今天,浙江省2019年规划课题重点项目《蓓蕾图式:思维可视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新样式》立项,研究已整整15年。我和老师们一直持续地走在这条研究路上,前后有10个省、市规划课题的持续推进。也许知情人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在生活中致力于也可以说还比较善于不断发现新事物、不断追求自我风格突破的人,会这样专注于儿童科学教育的探究。许多人问我:支持你10多年一直持续研究儿童科学教育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我想也许是研究内容与过程本身所带来的魅力;也许是同伴支持、导师助推成长的动力;也许是发现儿童的力量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内驱力……借用周菁教授所说:在这个旅程中,我们不仅发现儿童的力量,也在发现我们内心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力量,并不断相互激发学习共同体中所有人心中那个持续燃烧着的小宇宙。
二、慧而生道
回忆走过的历程,我们经历了从动手做—做中学—玩中学三个阶段。“动手做”阶段,我们坚信: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指尖。我们精心准备材料,却发现幼儿不喜欢;我们预设了自认有趣的玩法,却发现孩子反其道而行……读懂孩子成为我们的课题。于是体验式教研的开启,为孩子和教师架起了桥梁,让老师像孩子一样游戏: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体验孩子的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读懂孩子、进而支持孩子。“做中学”阶段,我们强调“做出假设、动手实验、记录信息、表达交流”四个过程,根据孩子的学习方式进行灵活调整,但仍觉有局限。直至“学中玩”阶段,我们明白了,孩子玩耍的方式与科学家的研究思维非常相似,有观察、假设、推理、实验、求证,由此形成对周遭世界的因果脉络图。儿童的成长需要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学与玩就是一件事,在玩耍中观察孩子、顺应孩子的天性,蕴含在材料、环境和趣味玩法中的学习自然而然渗透,孩子在探索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的激发和探究的坚持。
三个阶段的研究,从材料—过程—儿童,让我真正感受到:儿童是如此独立而有趣的个体,他们对于周围的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儿童不仅能够学习科学,更拥有、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当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每天都在积极尝试、体验。他们好奇地看、尝试地触、疑惑地说;他们不断重复、不知疲倦。教师要做的就是:唤醒与呵护、导引和支持,让孩子从自发到自觉,从无意到有意,好奇探究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壤中得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记者:
从2005年开始,您开始走上构建、不断完善“玩科学”课程之旅。如今,“玩科学”课程已成了蓓蕾园的优势、特色。我们现在有个高频词叫“初心”,您的这一课程之旅,应该也有初心。这初心是什么,怎么形成的?课程建构过程中,最值得与大家分享的是什么?
金环:
我想,“玩科学”课程研究中,值得“蓓蕾人”骄傲的事情或者说是最值得与大家分享的应该是我们幼儿园前后出了6本书,将我们15年来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进行总结与梳理。我想,这在一些幼儿园里并不常见。
从第一本《把科学变成好玩的游戏》,我们关注儿童科学领域的游戏教学;到第二本《像孩子一样探索科学》,让老师像孩子一样体验科学,唤醒探究心;再到《孩子的科学》,让孩子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直至《玩科学:基于科学启蒙教育的蓓蕾范式》,详尽记录了我们在科学启蒙教育方面所走过的心路历程。15年间,虽然研究遭遇过瓶颈、受到过质疑,但我们从未怀疑过自己。自2005年决定做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至今,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件充满意义、值得花一辈子心血的事情。这大概就是我们“玩科学”课程之旅的初心吧。因为我始终坚信,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些非常可贵的品质,如好奇心、探究欲等,这些意识的萌芽需要在呵护中被发现和理解、被关注和支持。
如今,“把科学变成好玩的游戏”这一理念已经在集团内深入人心,成为蓓蕾课程的文化,渗透在每一时、每一处!孩子们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中游戏,在趣味、生动的课程中学习,在科学游园会、问号节、风筝节、玩沙玩水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浸润。
记者:
“玩科学”课程在您的幼儿园应该是一骑突出,但也要做到各领域平衡、孩子全面发展啊。这方面,您是如何考虑、怎样实践的?
金环:
我如果解读一下“玩科学”的蓓蕾范式这个概念,您就不会问我这个问题了!什么是“玩科学”的蓓蕾范式?对于幼儿园来说,它是一种科学教育理念;对于幼儿来说,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成长课程;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它是一种教育载体,呵护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幼儿的探究和表达,满足幼儿游戏中学习,操作中体验的需要,开启智慧,幸福成长。
其实,我们的玩科学早已经从领域的层面上升到一种理念、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载体。2015年开启的杭州市重大课题中,我们对“玩科学”蓓蕾范式重新进行了解读,“玩科学”课程版本也不断升级,我们现在做的是“玩科学”统整课程,越来越注重儿童经验的整合性,以科学体验为活动核心,却不以科学探究为经验感知的唯一途径,科学、语言、艺术、社会、健康五大等领域是有机结合的。
做个广告哦,如果老师们喜欢,可以去看一下我们的这本书《玩科学:基于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蓓蕾范式》,这本书从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活动方式、环境支持、评价展示以及教师培养等各方面综合思考和厘清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相关因素,不仅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奠基提供了系统化的支撑,也为幼儿园特色教育的探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可研究的样本。
记者:
问个生活问题,请简单介绍下家庭情况。您下得厨房,下厨房吗?
金环:
我并不是一个擅长家务的人,先生、父母和公婆都为我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我也常常在双休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下厨房。最近还在学做一些新菜,每一次做菜前,我都会搜索一下做菜的基本流程,了解这道菜式的关键点,比如搭配、火候、先后程序,等等。所以,女儿经常夸奖我:用科学的方法做菜,进步神速!
记者:
最后,您对我们的读者、您的同行,有什么颖悟心得、鼓舞人心的话要说?
金环:
我送您一本手册,就用这手册里我喜欢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每一粒细沙
每一棵小草
当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它们,
都会发现无数的秘密。
自然万物如此
孩子亦是
看似简单
却藏着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孩子是自然之子
心中都有一颗真善美的种子
要使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需要的是唤醒、呵护和引导
(记者附言:金环是我省学前教育特级教师。本访谈突出“玩科学”。以后有机会,再来访谈讲述金环幼教特级教师的故事。)
欢迎大家投稿(邮箱):1305969433@qq.com
往期精品文章
幼儿园一站式服务提供商
优师教研1861020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