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2.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不和陌生人走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在幼儿园,如果有你不认识的叔叔来接你,你会跟他走吗?
2.集体讨论:如果有陌生人和你说话你会怎么做呢?
3.观看视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师:小朋友在动画片里都看到了什么呢?狼跟着谁走了。坏人把狼带到那里去了呢?坏人是怎么样骗狼的呢?结果狼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小结:动画片里的狼太相信坏人了,一心想找小红帽,结果就被坏人骗买给了动物园,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学大灰狼,我们要懂得自我保护,不能轻信坏人的话,不然就会想大会狼这样被坏人给拐走了。
4、幼儿说一说如果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些事,你们会怎么做呢?
(1)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2)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3)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4)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活动反思:
一个社会要切实减少犯罪,不仅需要个体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更需要人际之间的信任和友善。“不和陌生人说话”是一种把他人看成地狱的教育,也是一种不康的教育。
的确,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育。但我们应该明白,自我保护作为一种生存本领,是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孩子们要养成自我保护的良好习惯,并不是“不和陌生人说话”,而是大胆和他人包括陌生人交往,并学会辨别好人与坏人,懂得友善、勇敢和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