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天性,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艺”起来
2018年初,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启动“高瞻创造性艺术本土化实践”项目。2019年12月11日,虹口区体育幼儿园举办展示交流会,呈现“音乐集市”等艺术活动。项目组介绍了本土化实践意义、推进策略及初步成果,包括形成上海特色的艺术活动认识、实践样式及幼儿发展观察指标。专家强调艺术应面向全体幼儿,重视情绪表达与过程体验。会议肯定了项目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培训及园所协作方面的成效,体现了新时代“幼有善育”的理念追求。
2018年初,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启动“高瞻创造性艺术本土化实践”项目。2019年12月11日,虹口区体育幼儿园举办展示交流会,呈现“音乐集市”等艺术活动。项目组介绍了本土化实践意义、推进策略及初步成果,包括形成上海特色的艺术活动认识、实践样式及幼儿发展观察指标。专家强调艺术应面向全体幼儿,重视情绪表达与过程体验。会议肯定了项目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培训及园所协作方面的成效,体现了新时代“幼有善育”的理念追求。
2019年12月16日,锦绣幼儿园承办浦东新区“第一届课程展示周”游戏专场活动,以“还孩子在游戏中的‘本色’”为主题,通过全园幼儿活动、现场教研和园长专题汇报,全面呈现课程领导力推动下的教育实践变革。活动展现了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积极状态,以及教师观察识别、支持幼儿的专业能力。现场教研围绕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展开深入探讨,园长分享环境创设与教研转型经验。专家徐则民等高度评价活动成效,强调“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呼吁坚守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儿童观更新。
2019年12月17日,“助力阅读 点亮童年——3-6岁幼儿100本读物的研究”项目展示活动在上海嘉定区实验幼儿园举行。周兢、谭轶斌等专家及三百余名教育工作者参与。活动包括课题介绍、现场观摩、微论坛及互动研讨,展示了百本图画书的教育建议与思维导图,强调支持幼儿独立阅读、关注个体体验、融入中国原创与本土元素,旨在提升幼儿阅读兴趣与能力,促进语言思维发展,实现“既有一颗中国心,又有一双世界眼”的阅读滋养目标。
本文针对疫情期间幼儿居家生活,提出“卫生保育”“居家运动”“做做玩玩”“开学准备”四大主题的亲子活动建议。通过培养卫生习惯、开展室内运动、探索自然游戏、调整作息与情感衔接等,帮助幼儿在特殊时期获得情绪安抚、能力发展与良好习惯养成。活动设计注重亲子互动,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意义,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为重返校园做好充分准备。
疫情期间,为帮助幼儿家庭度过充实愉快的居家生活,上海市幼教专家团队结合幼儿园课程特点,精选亲子游戏活动,从情绪疏导、习惯养成、认知拓展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指导。通过故事、手工、音乐、体育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疫情、学习防护知识,培养感恩之心与爱国情感,同时促进亲子互动与幼儿全面发展。活动设计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助力家长科学育儿,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围绕春季幼儿成长,提供四大板块丰富活动指南。卫生保育篇强调培养刷牙、交换物品等良好习惯,促进健康与社交能力;居家运动篇设计纸杯游戏、身体操节等,锻炼身体协调与思维灵活性;做做玩玩篇通过种植、手工、故事等形式激发探索与创造力;开学准备篇注重整理、分享、观察等习惯与能力衔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活动兼具趣味与教育意义,助力亲子互动,共度成长时光。
本文反思疫情下学前教育需加强的领域,强调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如培养幼儿勤洗手等卫生习惯,并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同时,重视幼儿社会性教育,引导他们关心时事,感受不同职业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情感和规则意识。此外,帮助幼儿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为其成长为合格社会人奠定基础。
疫情期间“神兽”居家现象暴露出家长因长期缺乏高质量亲子陪伴而产生的教育困境,凸显了有效家教指导的缺失。特殊时期各类平台推送的优质育儿资源为家长提供了及时支持,启示我们应建立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持续为家长输送科学育儿内容。同时,幼儿园需提升应对危机的专业敏锐性,加强信息公开。展望未来,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自主性,保障游戏与户外活动时间,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并强化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推动教研质量提升,促进幼儿快乐、自主、自信地成长。
徐则民老师在《写于复学之前》中提出,疫情促使我们反思当前学前教育体系。她强调应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如了解常见疾病及防范方法。同时,需重视幼儿社会性教育,引导他们关心时事、尊重不同职业、培养同理心与规则意识,并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此外,应加强幼儿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通过实例让他们懂得保护野生动物、尊重自然的重要性,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奠定基础。
本文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级教师徐则民撰写,聚焦疫情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挑战与思考。文章指出,疫情期间家长面对孩子居家时的无所适从,暴露出家教指导的不足,同时肯定了特殊时期线上育儿资源的积极转型。作者呼吁复学后应持续推进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幼儿园危机应对能力与信息公开,并强调未来教育应重视幼儿自主探索、亲近自然,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前教育健康、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