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课件网

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讲故事的秘诀”——第六幼儿园教师儿童故事培训

第六幼儿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儿童故事培训,旨在提升教师语言组织能力与教学技能。阿日古娜老师系统讲解讲故事的要点,参训教师通过道具准备、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肢体动作,精彩演绎各类故事。培训专家从选材、声音处理、道具运用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强调需理解故事内涵、把握角色特征,注重声情并茂与多人表演技巧。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深化了讲故事技能,助力教师以更生动的语言走进幼儿心灵,促进师生互动与幼儿健康成长。(160字)

讲好和美育儿故事——南宁市虹桥小学“家长漂流日记”栏目第八期

南宁市虹桥小学“家长漂流日记”栏目第八期汇集了六个年级家长的育儿智慧。一(1)班家长通过亲子共读、交流分享和拓展实践,让阅读成为家庭成长的纽带;二(8)班强调共同参与和真诚沟通,构建温暖的家庭土壤;三(3)班记录孩子自主学习的进步,倡导俯身倾听的陪伴方式;四(6)班家长反思教育方法,提出平等对话的“错题约定”;五(8)班以昆虫观察为例,展现尊重兴趣带来的双向成长;六(3)班则通过“餐桌规矩”的实践,诠释规则教育对孩子自律品格的塑造。六篇日记共同印证:教育需要爱与智慧的结合,家校共育方能点亮孩子的成长之路。(160字)

“讲好金凤教育故事”系列之“金凤家长说”(二十):运动激活孩子学习动能——金凤区第十七小学 三(5)班 眭皓硕家长 胡娜

金凤区第十七小学家长胡娜分享了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文章讲述了孩子眭皓硕从幼儿园跳绳到小学迷恋乒乓球的运动历程,通过体育磨练意志、释放压力,并促进学习与社交。家长注重引导孩子将体育精神融入生活,设定目标并逐步实现。学校“四维培养”理念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使孩子在习惯养成、语言表达等方面显著进步。周末家庭乒乓球活动更增进了亲子关系。胡娜认为,体育应成为孩子的日常习惯,培养健康快乐的人生观,同时建议将体育精神延伸到学习中,助力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160字)

讲好尚美育儿故事——大新县桃城第一小学“家长漂流日记”栏目第三期

携手同行,共育未来:育儿经验分享摘要 本文汇集多位家长的育儿智慧,从陪伴、习惯养成到品格教育,展现了家庭教育中的温情与智慧。245班黄元皓家长通过劳动、运动和学习陪伴,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246班闭学然家长强调高质量陪伴与尊重个性,用爱浇灌孩子心灵;225班黄诗玲家长注重习惯培养与有效沟通,建立激励机制;226班闭佳屿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27班黄梓欣家长重视阅读习惯与家校合作;204班闭诚亮家长则强调言传身教与因材施教。这些经验共同揭示:育儿是爱与智慧的修行,需要家长用心陪伴、耐心引导,与学校携手,让孩子在温暖中绽放独特光芒。

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儿童文学的教育优势 ——2023上海“小百花”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首届上海儿童文学与教育论坛暨2023“小百花”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于8月20日举行,聚焦儿童文学在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中的作用。活动由上海市作协等机构联合主办,表彰了成人组45篇与青少年组近800篇优秀作品,获奖者邹华英、翟路骐等分享了创作感悟。论坛探讨了儿童文学与教育的深度关联,专家指出儿童文学应兼顾审美与教育功能,传递中国精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立专项课题组,推动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活动彰显了文学对青少年精神成长的塑造力,倡导通过故事传承文化、培育新时代文化自信。

讲精彩故事 润纯洁童心 | 教育学部第十届讲儿童故事大赛圆满结束!

第十届讲儿童故事大赛于4月24日晚在教育学部乐府讲堂举办,旨在激发学生创作活力,提升语言表达与舞台表现力。比赛呈现了《黑熊买砖》《自信的小鳄鱼》《三颗星星》等十个精彩故事,涵盖成长、友谊、规则意识等主题,通过生动演绎传递真善美。南君老师点评时肯定了选手表现,并指出讲述流畅度、神态变化等方面的不足。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更以创新形式传承文化,在讲演互动中滋养童心,促进文化认知。大赛为师生提供了展示与成长的舞台,展现了教育学部以故事育人的特色实践。(160字)

讲述教育故事,传递教育温度——东城区学校附属幼儿园读书月系列活动之教师教育叙事评比活动(四)

东城区学校附属幼儿园举办“我与孩子共成长”教师读书月教育故事分享活动,通过温情叙事展现教育智慧。活动中,教师们以真实案例讲述教育观念的转变,如朱俊钰《在黑夜与黎明的缝隙里,我们种下信任》强调理解“问题儿童”的独特性,褚乐乐《午睡的挑战与温柔的蜕变》倡导因材施教。多位教师分享育人感悟:吴思涵引用苏霍姆林斯基名言诠释教育本质,王双梦提出“找星星”的育人理念,余蕊寒以“育幼如渡海”比喻教育耐心。活动彰显教师以爱为基,通过个性化引导促进幼儿成长,体现“教育不是注满水而是点燃火”的核心理念,展现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在陪伴中与孩子双向成长的教育温度。(160字)

讲童趣故事 展教师风采——精工东路幼儿园教师讲故事技能大赛精彩绽放

精工东路幼儿园举办“讲童趣故事 展教师风采”教师讲故事技能大赛,旨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提升教师语言教学与故事演绎能力。比赛中,教师们通过《爱跺脚的小老鼠》《狐狸和乌鸦》等丰富题材,以生动语言、夸张动作和惟妙惟肖的模仿,将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带领观众沉浸于奇幻的童话世界。活动不仅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意表现力,更深化了其对讲故事在幼儿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未来,教师们将继续精进技能,用精彩故事点亮孩子们的童年。

讲一个关于教育的恐怖故事:如果每个孩子都变成听话的兔子……

郑渊洁的童话微电影《驯兔记》并非面向儿童,而是为父母与教师敲响警钟。影片揭示标准化教育下"听话"教育的隐患:过度强调服从与标准答案,扼杀孩子探索欲与容错空间,最终导致创新力枯竭。更值得警惕的是,许多教育者对此浑然不觉。文章呼吁教育者摒弃单一化培养模式,倡导"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的个性化理念,以守护孩子的创造力。该文转载自"亲子游戏大全"公众号,借童话反思当代教育困境。(160字)

讲“诱jian”的神话故事,还能叫儿童读物?

桃子揭露某出版社以《神话故事》为名出版低俗内容,其中《剃黄毛丫头》一文描述剃头师傅诱奸少女,却被归类为“童话故事”“幼儿教育”。文章指出,此类内容14年前已被家长举报,却仍在网络流传,甚至出现在儿童教育网站。作者批评出版方打着教育旗号传播不良信息,强调儿童需要正确引导而非回避“性与死亡”话题。同时反驳部分家长对经典读物(如《淘气包马小跳》)的过度审查,认为真正该抵制的是伪装成教育的低俗刊物,而非正规性教育教材或合理情节的文学作品。呼吁社会分清保护与禁锢的界限,避免因噎废食。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