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风采 第890页

怀柔教育|众望所“托” “育”见美好:解锁四幼托育魅力密码
怀柔区积极推进托育服务,36所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1085个托位(960个普惠托位),覆盖12个街道(乡镇),实现“托得起”“放心托”。怀柔区第四幼儿园通过渐进式入园(陪伴体验→半日独立→全日独立)和“分离缓冲角”帮助幼儿适应;创设家庭式环境,配备情绪安抚区、软质玩具等,营造安全温馨氛围;家园共育中,教师每日分享孩子动态,缓解家长焦虑;设计丰富游戏活动,培养社交与自理能力。家长反馈孩子进步显著,教师以专业与爱心护航成长,让幼儿在快乐中蜕变。
(160字)

本周食谱(5.6-5.9)提供丰富营养餐点,如荠菜猪肉水饺、糖醋里脊、红烧鸡腿等,搭配新鲜水果与健康饮品。文章重点解读《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阐述心理健康定义及幼儿异常表现(情绪烦躁、行为退缩等),指出家庭教育五大误区(过度包办、苛责打骂等),并提出四项改善建议:耐心沟通、高质量陪伴、鼓励社交、尊重个体差异。针对节后入园焦虑,给出作息调整、心理建设等实用策略,强调通过游戏互动和积极引导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160字)

蓬莱区金水街幼儿园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阅读月”主题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培养师幼阅读习惯。活动包括亲子共读、故事分享会、图书漂流等,中小班家长与孩子温馨互动,大班幼儿自信展示讲故事能力;图书馆研学拓展社会认知,“故事妈妈进课堂”促进家园合作,童趣表演展现语言魅力。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童心,推动阅读成为生活方式,让书香伴随成长。全园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虽活动落幕,阅读之旅仍在延续。(160字)

林文采博士是马来西亚著名心理专家,拥有25年心理辅导经验及美国双博士学位,作为萨提亚模式首席导师和“心理营养”理念原创者,深受国际认可。萨提亚模式由维琴尼亚·萨提亚创立,强调家庭治疗与心灵成长,帮助个体通过觉察获得新选择。针对亲子关系常见困惑(如沟通障碍、情绪管理、偏差行为等),林博士课程系统讲解儿童心理发展阶段需求、情绪管理技巧、高情商沟通方法及偏差行为矫正策略,结合萨提亚理念提供实用工具。课程通过案例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帮助家长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培养自信快乐的孩子。2025年6月北京站课程涵盖3天密集培训,早鸟优惠开放报名中。往期学员反馈课程对亲子、夫妻及人际关系均有显著提升效果。

华夏育星幼儿园举办春日跳蚤市场活动,通过“以物换物”“以钱换物”的形式,让孩子们体验买卖乐趣,培养社交能力与理财意识。活动前,师生共同整理闲置物品、制作摊位牌,7组家庭获得“营业执照”。现场“小老板”热情推销,“小顾客”认真挑选、讨价还价,在交易中学习货币使用与公平交换。活动践行《3-6岁儿童发展指南》理念,将生活教育融入游戏,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断舍离观念,同时提升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成长,用实践点亮快乐童年。

惠济区博睿幼儿园开展的“跳蚤小市场 成长大体验”活动,通过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制作招牌、海报,挑选商品并定价,化身“小老板”热情推销。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孩子们在买卖中自然运用10以内加减法,锻炼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理解“等价交换”原则。活动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计算、沟通和社交能力,更培养了初步的理财意识与物质交换观念,让闲置物品焕发新生。这场寓教于乐的市场实践,让教育回归生活,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160字)

龙泉幼儿园在“五一”劳动节前夕开展“洗洗我的幼儿园”主题活动,通过实践培养幼儿劳动意识与责任感。小班幼儿学习整理个人物品,中班孩子协作清洁班级区域,大班学生分工打扫户外设施,在劳动中体会快乐与互助。活动前教师通过课程渗透劳动价值,帮助孩子理解“付出与收获”。幼儿园还组织爱心送水活动,引导幼儿致敬劳动者,学会感恩与奉献。园方强调劳动教育应融入日常生活,让爱劳动成为伴随成长的品质,在实践中促进幼儿心志成长。(160字)

广饶县乐安街道同泰幼儿园于4月30日开展学前村镇一体化暨户外自主游戏观摩活动,深入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活动中,教师们实地观摩了表演区、童话王国、攀爬区、搭建区、沙水区及野趣园等游戏场景,见证幼儿在自主选择材料、合作探索中展现的创造力与社交能力。研讨环节围绕游戏环境优化、师幼互动策略及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展开深度交流,为教师观察指导能力提升搭建平台。本次活动通过“真游戏、真观察、真成长”的实践模式,推动“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理念落地,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石,爱与自由的环境对成长至关重要。文章指出,理解孩子能因材施教,增强其自尊与安全感;缺乏理解则易引发叛逆、自卑等问题。同时,爱与自由能激发创造力、促进心理健康并塑造良好性格。家长应主动询问孩子想法、换位思考,并适应其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创造积极家庭氛围、给予适当自由及合理设定期望是关键。通过成功案例可见,尊重孩子兴趣、提供支持能显著提升其自信与能力。文章为家长提供了实践建议,强调理解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五一劳动节期间,幼儿园开展“收东集西”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回收废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环保观念。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讲解劳动节的意义,引导孩子尊重劳动成果,并普及安全知识。孩子们积极收集废品,了解回收价值,体验称重和交易过程,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不易。随后,他们用劳动所得购买零食,锻炼了社交能力和理财意识。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让他们学会感恩与珍惜,在劳动中收获成长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