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儿童的脚步,
发现课程的力量
清幼园本教研活动纪实
随着顺德大良基础课程的不断深入,我园《趣玩百草园》特色课程也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教科研浪花。“为了儿童,我们在搞一场高质量的科研革命!”我们立足儿童的发展及兴趣,不断思考课程走向,明确实施手段,扎实地走进儿童,追随儿童的脚步,发现的儿童的发展。
研?课程审议
课程审议是一项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工作,也是一项能充分反映并有力提升教育专业水准的工作,还是一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工作。
——虞永平《再论幼儿园课程审议》
开学前,教研组长陈焕燕老师带着老师们一同学习了5?1审议,专业的引领以及优秀课程故事案例让老师们清晰了解课程审议的意义和核心。
老师们都领悟到课程审议是儿童观的重塑,课程意识的觉醒。只要我们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
老师们认真聆听、交流。
思想交流互相碰撞中。
话?儿童发展
主题课程审议的研修是观点的碰撞,是智慧的分享,是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一次审视过往、明确方向的有意义的研修之旅。
班级初议
教师从不同的视角追随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审议班级主题课程,针对幼儿的问题和自己的疑惑进行了讨论,明确了主题活动的开展方向。
各班积极研讨,总结经验。
互相梳理班级主题活动走向。
年级审议
每周进行的年级审议中,老师们结合“一张图”以及当下幼儿的兴趣与发展,分别从主题走向的思考、教学目标、实施策略等进行了思维碰撞交流,并依据《指南》和幼儿的学习核心经验,以幼儿年龄特点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活动进行探讨。在聆听、思考、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捕捉主题活动亮点,互相支招。
级长带领各级老师每周定时定点开展年级审议。
园级深议
在深议环节中,大家紧紧围绕各班主题活动的核心经验、资源整合、预设与生成等问题展开研讨。教育教学部齐萍副园长以及陈焕燕老师通过关键性提问引发教师们深入思考、巧妙设计,大家在研讨过程中不断进行主题活动的优化与调整。
我园课程审议从班级初议到园级深议,从一开始的留白到后来的挖深,层层递进,课程走向紧随儿童的发展。
观?自然体验
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我们园得天独厚拥有一千多平方的百草园,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课程实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儿童在百草园中玩,在百草园中学,在百草园中发展,而老师们在百草园散发出无限的教育智慧。这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典型代表观摩
级长 黄艺欣
小班 《我们找找看》
小班的孩子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开始有了新的朋友,会一起玩,快乐的相处。自由活动时,安安发现了一只小蚱蜢,并大声的呼喊着铭铭的名字,邀请他一起来看。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围观与讨论。一旁的贵青就说:文治,我们也一起去找找小动物吧。孩子对于与好朋友找小动物充满了兴趣,因此生发了此次活动——《我们找找看》。
级长 陈丽霞
中班 《洞洞里都有蚂蚁吗?》
一次户外探索活动,孩子们发现了沙井盖旁有许多蚂蚁。孩子们发挥出勇于探险的精神,走进了蚂蚁的世界,就有了“遇见,蚂蚁”的自然主题活动。而孩子发现许多洞洞会有蚂蚁的现象,提出疑问:“所有的洞洞里面都有蚂蚁吗?”在孩子激烈地争论了一番,决定一起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活动中,我支持孩子大胆猜测,孩子们也为自己验证自己的猜想积极探索和观察。
级长 刘远平
大班《植物的测量》
此活动之前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种下了植物,一次晨谈分享中一部分孩子聊到自己的植物变化,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好奇,孩子们开始想了解自己的植物到底长多高了,基于孩子的兴趣,我们决定去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结合大班能力发展的需求及已有经验,孩子尝试进行自然测量,这是一次科学和自然有机结合的活动。
“相观而善之谓摩”活动后,申琪园长及齐萍副园长组织各级组进行研讨交流。级长们围绕活动来源、活动目标、教学活动情况进行反思,观摩老师们在组织形式、幼儿的互动、师幼互动等方面也各抒己见。大家在研讨中畅所欲言、积极探索、互相学习。
小班级观摩研讨现场
中班级观摩研讨现场
大班级观摩研讨现场
“级长们的观摩课组织有效,儿童兴趣浓,探索思考深入,体现了级长们较强的专业素养,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值得所有老师学习。”
齐萍副园长对本次活动组织的意义表示的肯定,还提到级长们能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很高兴看到级长们的快速成长!
全园覆盖观摩
智慧,总是悄悄藏在一扇扇门的背后,而交流往往是打开门,使智慧迸发的那把钥匙。老师们认真思考,研究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逐一开展自然体验游戏观摩活动。
小班《石头变变变》
—陈嘉韵老师执教
大班《叶子的联想》
—吴丽珊老师执教
中班《找到叶子的另一半》
—邓楚君老师执教
大班《一起拔萝卜》
—顾建容老师执教
中班《种子大搜索》
—梁倩侨老师执教
大班《冬日礼物》
—周文笑老师执教
中班《听,好听的声音》
—吴文芳老师执教
中班《鲜花礼物》
—苏健燕老师执教
小班《娃娃的新衣》
—欧阳韵老师执教
小班《石头“穿花衣”》
—刘家丽老师执教
大班《创意泥巴》
—叶曼莉老师执教
大班《土豆塔》
—刘肖欣老师执教
中班《种秋葵》
—伍建强老师执教
评?总结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秉持着“共享智慧,一起成长”的教研精神,为老师们提供成长的平台与机会,同时他们也不断自己的积累和用心为成长付诸行动!
正如齐萍副园长所言,老师们在一次又一次共同评课,思想碰撞,同伴之间学习。这次观摩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多层次解决问题的思路,还帮助更新彼此的教育观念。
教研组长陈焕燕老师提到老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要心中有目标,做好个环节的合理安排。在幼儿体验操作环节,老师要放手观察,适时进行支持。
成长,需要平台;勤奋,方才收获;
精彩,源于用心;不足,进步之契机;
观摩磨砺中成长,聚焦研讨中提升!
#结语
我们视儿童为课程的开发者,师幼在与自然、生活的对话中一起观察发现、聚焦资源、对话互动、探究实践。通过梳理和聚焦问题,开展互动式的精准课程审议研讨,重新审视教育观、儿童观,审议教育行为与策略、空间材料与环境的适宜性、课程发展的支持性与有效性。
通过此轮现场思维的碰撞,见证了每位教师的教育智慧,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化成长,推动了师幼在课程中的共同成长。
在儿童的世界里,
我们努力成为一名追光者,
看见儿童的力量,
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和孩子一起体验、创造、成长。
文字:陈焕燕
图片:陈焕燕、罗慧琪
编辑、排版:陈焕燕
审核: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