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跟着温度走
01
春季是一个气温忽高忽低的季节。孩子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还未完全成熟,对忽冷忽热的气候适应性较弱。因此切勿急于为孩子减衣,而是应该适时适量地“捂一捂”。
春“捂”要精准
02
1
颈部:
颈部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如果风大温度低,可为孩子戴上围巾,或穿一些衣领略高的衣物。
2
背部:
做好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降低受凉感冒的几率。大小适合、不紧不松的马甲或坎肩,是用来给背部保温的不错选择。
3
腹部:
和其他部位不同,肚脐下方没有肌肉和脂肪组织,而且血管丰富;一旦受凉,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4
足部:
俗言道“寒从脚下生”,脚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而且下半身的血液循环不如上半身,所以也得注意给孩子的小脚丫做好保暖。建议给宝宝穿上纯棉材质、透气性好的鞋袜,既保暖又吸汗。
春季气候多变,时而有暴雨来袭。某些疾病如感冒、咳嗽等,与突然降温有一定关系。
1.当气温稳定在15°C以上,孩子们便不需要过多的春“捂”了。盲目地给孩子添加衣服可能会引起体温过高,影响孩子健康。
2.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C,家长需及时给孩子添衣,以防着凉。
3.预测到冷空气来临之前,家长应在24-48小时提前给孩子添衣,防止病从寒起。
给幼儿换春装的节奏应循序渐进,随着春天深入,气温逐渐回升,孩子的衣物也应相应地减少。但请记住:减衣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议持续1-2周逐渐减少,以避免孩子因体温调节不及时而患病。
温馨提示:
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气温回升的时间少于7天时,还是要继续捂一捂的。另外,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期间,不要“捂”得过多,以免孩子活动出汗后热气散发不出来。日常孩子的上身穿衣可以薄一点,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穿衣误区要注意
03
误区1
多穿一点,总比冻着强
如果穿得过厚,皮肤需要分泌大量汗液来散发热量;但厚重的衣服会令湿气无法及时排出,导致皮肤“捂”在潮湿闷热环境中,而引发各种皮肤问题,比如热疹(痱子)等。
再者,孩子天生好动,在幼儿园小朋友每天需要参加多种多样的室内外运动游戏。如果穿得过厚,也不利于他们身体活动,影响其运动能力发展。
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
顾名思义,就是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穿搭。基本原则是:内层穿材质柔软、透气排汗、相对较薄的纯棉内衣;中层穿相对保暖的衣服(如毛衣、卫衣等);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既方便宝宝穿脱,还能形成“冷空气隔绝层”、保暖防寒。
误区2
打喷嚏就是着凉了,要多穿衣
导致打喷嚏、流涕的原因,除感冒着凉外,还有花粉、灰尘、干燥的气候等等。家长们还需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判定打喷嚏是否与“冷”有关后,再考虑是否要添加衣物哦!
建议:通过摸孩子的后颈来判断
如果孩子后颈温热且干爽,表示衣服穿得正合适;如果后颈偏凉,表示衣服穿得较少,需及时增加衣物;如果后颈出汗,则代表孩子衣服穿多了,应适当减衣。
误区3
过于注重漂亮时尚
紧身裤、连裤袜、小裙子、背带裤、连体衣等一些衣物有的过紧、不利于活动,有的则不便穿脱,都不建议给小朋友穿。另外,有长带子的连帽衫,以及带有铆钉、水钻、亮片等装饰物的服装、丝巾等,存在误食、划伤、窒息等安全隐患,也都不建议选择。
穿衣小贴士
04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园中舒适且安全,让小朋友们在这个春天,穿得恰如其分。在此建议大家:
1. 选择纯棉吸汗的内衣裤
2. 灵活穿脱的防风外套或背心
3. 多备几条换洗的隔汗巾
4. 试试“洋葱式穿衣法”
杨柳青青,莺飞草长。每年的春天是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正确的穿衣,有助于提升孩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免疫抵抗力。希望以上建议能为家长们的日常照护提供有效参考,让我们的宝贝在春光里,感受生活的美好,健康茁壮成长!
编辑:刘 欢
初审:罗 昱
复审:黄雅婷
终审:刘志红
办园理念:养正于苗 顺性而育
园 训:温润而泽 向阳而生
园 风:和美雅致 卓越创新
教 风:温润而泽 勤勉笃行
学 风:玩学思创 向阳而生
办园特色:多元育人 体艺见长
培养目标:儿童为本,因教育人,促身心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