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它是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以身作则法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将会成为幼儿一生的财富。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具体、形象而又直观的示范。如准备睡觉时铺被、拉窗帘、洗脸、洗脚;吃饭前碗筷、桌凳的摆放凳都是给孩子一种示范和暗示。
那么要做到以身作则应注意哪些呢?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过程,首先要安排幼儿合理的作息时间,家长不应要求孩子随大人的时间走,如熬夜、睡懒觉等。也不要随便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不断地重复、巩固,就可养成习惯。开始时家长要给孩子做示范讲解,如正确的刷牙方法要顺着牙缝竖着刷,洗手时要先擦肥皂后冲洗干净等。
2.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家长要树立榜样,自身要注意卫生,做到身体清洁、衣物整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榜样,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教育孩子要做到生活秩序井然,不乱扔垃圾等,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还应该和幼儿园的要求一致,要以身作则,才能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形象渗透法
我们家长可以利用看图片、讲故事、教儿歌、游戏等形式进行渗透教育来达到培养目的。比如有一部分幼儿不讲卫生,不肯刷牙、洗手,这时家长可以通过比较形象的故事、儿歌等来引导幼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寓教娱乐,效果非常之好。
强化训练法
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反复练习,如:在每次过马路时,经常提醒幼儿“红灯停,绿灯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更是如此。
为提高幼儿反复练习的兴趣,可采取带有竞赛性的游戏。如问小朋友在吃饭前应该先做什么,让孩子抢答,有的孩子会说洗手,有的会完整地说:“应该用肥皂洗手”,当然是完整说的孩子应该奖励;或者让孩子比赛穿衣、铺被等竞赛。
定位法
将幼儿常用的物品、玩具摆放在规定的地方,并严格要求按规定的位置摆放,使其对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这样就能养成其不随便使用别人物品的习惯。如每天中午午睡前,外衣裤、鞋袜让中、大班幼儿自己脱,自己叠放整齐,摆放在指定的固定位置上;定位法是指导幼儿培养良好习惯的坐标,使幼儿在完成这些习惯时不手忙脚乱,没有头绪。
督促检查法
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的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如孩子在某个环节上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你可以说:“刚才你还差一件事没有完成,想想看,是什么事?”当他想起来后,你可以说:“很好,现在请你去完成它。”这样的督促检查可以使幼儿容易记住,下次不太会忘记。
总之,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应该多多给孩子讲解卫生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知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沧教育用心倾听,与您真诚沟通李沧区教体局民生热线:
李沧区教体局中小学招生服务热线:
李沧区教体局幼儿园招生服务热线:
青岛市李沧区青峰路幼儿园招生、教育教学、安全、食堂工作热线电话:
青峰园 工作热线:
0532-87896741
合川园 工作热线:
0532-67706099
工作热线:
0532-68980178
汉川园 工作热线:
0532-66087689
食品安全投诉优师教研
0532-87896741
投诉邮箱:
qdlcqflyey2023@163.com
编辑:徐桂圆
初审:孙巧玲
复审:王晓丽
终审:朱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青岛市李沧区青峰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