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合理安排幼儿在园时间,要尽量减少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过渡环节是一日生活的“驿站”,作为一日生活中的中转环节,起着中转和衔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部分的作用,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基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通过转换过渡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索、自我安排等能力,提高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
课程缘起
早餐结束后,我们常常听到小朋友们说:
老师,我们吃完了可以先去看会书吗?
还要多久才能开始区域活动呀,我都等不及了?
老师,我已经吃完,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们吃点心的速度有快有慢,有的小朋友吃完了,可有的小朋友还是慢吞吞地。这就产生了消极等待的现象。
《指南》中指出:“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我们已经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开展了“入园签到、体验一分钟、了解幼儿园的一日作息”等活动,孩子们有了初步的时间观念。但是,孩子们对于零散的过渡环节并不能自主合理安排,还是呈现教师主导趋势。针对这一现象,中三班的宝贝们开展了“过渡环节我做主”的系列活动。
过渡环节我来说
那小朋友们到底对过渡环节了解多少呢?我们从两个方面了解孩子们的经验。
什么是过渡环节?
原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主要是在餐前餐后、两个活动之间以及起床后这些时间。
过渡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
过渡环节我能做
上一次胡沐宸带我们玩的击鼓传花小游戏很好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
我喜欢玩的猜谜语游戏。
我请杨清涵,上次跳舞她特别认真。
我想让张子澎当主持人,因为他是我的好兄弟。
那不如请人气最高的几位小朋友,轮流带我们玩游戏吧!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孩子们进行了击鼓传花、猜谜语、小火车等游戏。
刘芮昕小朋友带我们玩了击鼓传花的小游戏,被传到的小朋友可要上来表演节目哦!
胡沐宸小朋友玩的是我说你做的游戏,这可是考验小朋友反应能力的游戏哦。
瞿宸轩小朋友带着我们一起表演我们学过的儿歌律动,看我们整齐的样子,真不错。
过渡环节我发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孩子们在过渡环节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的时候,我想休息,可是大家却玩手指游戏,我还要被主持人说不专心。
我也是,有时候我想喝水休息一下。可是乐乐在讲故事,我又不好意思去了。
刚从外面运动回来,我们又要接着做游戏,确实有点累。
有的时候衣服还没有来得及叠好放进柜子里,就要一起唱歌了。
看来,孩子们发现了有的过渡时间并不适合进行集体游戏。并且孩子们也萌发了自主分配空闲时间的意识。于是,在孩子们的讨论过后,我们决定由大家自由分配。
过渡时间我分配
孩子们将自己的畅想呈现在了画纸上。
周铭汐:可以玩一会儿桌面玩具。
王玥瑶:我想去数数毛球,记录来园的人数。
秦安彤:可以上厕所、喝水。
郑修齐:可以将我们没有完成的区域游戏继续完成。
我们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在区域边、班级空白墙面等地方投放了一些低结构、低密度、低控制的材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安排过渡环节的内容和时间。比如,我们准备了很多可随时取放的玩具:雪花片、编织游戏、串珠子等,这些玩具被开放地放置着,孩子随便一站或者拿张椅子就可以进行活动。还有各种方便的科学小工具,引发幼儿探索,如:尺子、望远镜、放大镜等,孩子们可以很随时地去称一称、量一量、看一看远方,观察一下自然角等。
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化过渡时间模式的采用,解决了幼儿在过渡环节中无所事事的问题,同时也给孩子创设了自主空间,满足了孩子自主游戏的愿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
教师思考: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园的“过渡环节”和孩子们进行讨论,在不断调整“过渡环节”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孩子们在大胆发言,积极想办法中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品质。孩子们学会自主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计划意识;合理分配好这些时间,促进孩子们自我服务意识的发展。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我们逐步放手,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责任意识,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帮助孩子们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体验。
其实过渡环节氛围轻松,幼儿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进行自我调节,这有利于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再次,幼儿可以利用过渡环节进行自主游戏,自主学习与自主交往,因此,过渡环节时,幼儿之间相互学习,自主讨论的平台。
-END-
撰稿:张沙
美编:周欢
审核:陈霄逸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世红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