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家长课堂 “钱”思妙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支付的普及,这也恰恰导致孩子对钱币的了解更加模糊。一次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钱币引发了争议,他们对钱币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了探究式生成主题课程——《钱思妙想》。大三班特邀银行专员——尹奕晴妈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 钱是怎么来的? 古时候有没有钱? 古时候的钱和我们现在的钱一样吗? 以前没有钱的时候都是怎么买东西的? 孩子在提出关于钱的疑问时,对古代的钱币产生了兴趣,那就请尹奕晴妈妈带我们去揭晓答案吧! 中国钱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由自然钱币向人工钱币的演变、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由金属钱币向纸币的演变。 在尹奕晴妈妈的讲解中,孩子们知道了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 钱币的演变至如今,人民币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钱币之一。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 “老师,我们俩的人民币长的不一样?” “老师,我们的颜色真的不一样呢。” 为让孩子们近距离认识不同面值的区别,孩子认真地观察着尹奕晴妈妈带来的真的钱币。 我发现的不同 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去发现钱币的不同特点。 老师,每张钱币上都有花。 每张钱币上的花都不同。 这些花都是什么花呀?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老师,我发现每张钱币背面还有不同的风景呢!你看看! 一张张纸币在孩子们的手里相互传看着,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被精美的设计,精良的印刷工艺惊呆了,嘴里不停的发出惊叹声。 钱币辨真假 随着电子支付这种交易方式的普及,纸质货币在我们日常支付中越来越“少见”,逐步淡化了我们对于“假币”的警惕心理。 程博睿: “阿姨,钱也有假的?” 尹奕晴妈妈: “是的,钱也有假的。” 冉耕有: “那我们怎样看出钱的真假?” 尹奕晴妈妈: “先在请小朋友一起和我学习一下吧!” 瞧!孩子们学会了辨别钱币真伪的各种方法 01 一转,转动钞票观察,数字是否会变色; 02 二摸,触摸钞票是否有凹凸感; 03 三透光,看看钞票水印是否清晰,图案是否精准重合。 “钱币的奥秘”源于幼儿对生活实际的探究。孩子们在探究中了解了人民币的价值与用途,丰富其生活经验、增长了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我们将会继续关注幼儿、倾听幼儿,继续探索下一站美好…… 图文丨江 玲 班级丨大三班 编辑丨宫 杰 审核丨任奕霖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河北大学幼儿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