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儿核心经验
共话语言区域创设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语言区域创设这一内容;近期,环境共研小组开展了主题为“聚焦幼儿核心经验,共话语言区域创设”的线上教学研讨活动。
“语言区应满足幼儿阅读的哪些需求?怎样在语言区体现幼儿阅读的痕迹,让墙面区域更好地展现它的教育功能?如何让语言区操作材料更有效的支持幼儿语言类活动?”带着这些问题,大家一起重温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发展目标,解读幼儿语言发展的核心经验及教育建议。
各班级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围绕班级语言区活动现状展开讨论。
李旭老师
小班的阅读环境创设以舒适温馨为主,只要能吸引孩子们进区,让孩子们知道在这里可以用最舒服的姿势自由地阅读书籍,愿意来阅读即可。同时,我认为还可在语言区为幼儿设置一个私密空间,能够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动静结合轻松的与小伙伴交流。
杜悦璇老师
大班幼儿语言区的创设应该更加注重其功能性。第一、提供适宜幼儿阅读的图书,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促进幼儿对图画和文字的感知。第二、提供多种书写工具,鼓励幼儿用书写、绘画的形式自由写作和表达。第三、提供用语言沟通和交流日常生活经验的环境,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时还应开展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的语言类活动,促进幼儿前阅读、前书写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班级现有语言区活动的基础上增添量词游戏、成语接龙等词语游戏内容,在生活中丰富幼儿词汇量。
胡洁老师
目前在班级语言区活动创设中,家长和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但结合幼儿发展目标表达部分,还缺少幼儿故事创编活动的内容,可结合幼儿兴趣及年龄特点,投放一些关于故事讲述、创编的游戏操作材料,例如:掷骰子、看图讲话等。
薛士伟老师
结合《指南》中的小班幼儿倾听目标,为幼儿提供有声故事阅读—视听区。幼儿在区域中能和同伴一起听自己喜欢的故事,从而收获倾听、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引导幼儿喜欢阅读。另外,在有声阅读环节中可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音频故事的录制和提供中来,满足幼儿活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在班级的活动中感受爸爸妈妈的陪伴。
朱琳老师
中班的幼儿喜欢把自己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这个时期在班级中开展故事扮演类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前提是幼儿要有讲述的前期经验和基础,需要教师日常多开展一些有关故事表演或讲述活动,这样幼儿才会对区域中故事表演类的游戏材料熟练操作,才能通过幼儿的讲述有效提升幼儿表达能力。
辛越老师
在语言区增添柔软的地垫或者小沙发,为幼儿营造自由阅读和陪伴阅读的空间;还可以在语言区给幼儿投放一些毛绒玩具,由于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像家一样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释放幼儿的分离焦虑。
通过梳理总结创设过程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进而明确了语言区的创设应能满足幼儿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老师为幼儿创设更为多元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内容,支持幼儿通过多样的活动,成为有效的说话者、倾听者、阅读者和写作者。
基于实践的理论剖析,帮助老师们对语言区创设有了全新的认识。随后班级教师从语言区环境创设、区域划分、活动形式、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等内容入手,进一步研究制定班级语言区优化方案。
在居家的时光里,教师们集思广益,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活材料,进行语言区幼儿操作玩教具制作。
悦阅时光,研思共进。通过语言区创设的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交流、相互学习,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能阅读、能书写、能表演、能展示自我的天地。
END
图文丨曹 懿
编辑丨宫 杰
审核丨任奕霖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河北大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