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缘起
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一次饮茶时,刘正一小朋友走过来问:“老师,你杯子里是什么?”当我把杯子递给他看时,他惊讶地说:“这是龙井茶吗?”由此引发孩子们对茶叶的兴趣。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以茶结缘、以茶待客、以茶联谊的传统。晋商更是因盐而起家,因茶而兴,因票号而盛。那么,茶是从哪里来的?茶叶有哪些种类?茶叶有什么作用?茶叶和我们晋商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
在“万里茶香”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引导幼儿通过聊茶、泡茶、品茶等了解有关茶的知识,感受晋商茶文化的魅力,领悟晋商精神。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是晋中人感到骄傲。
主题探究过程
茶叶从哪儿来
刘正一看到了老师杯子里面有茶叶,他对到底是什么样的茶叶很好奇,“是龙井吗?”孩子们听到,纷纷围绕茶叶展开激烈讨论。老师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制作调查表。来园后,孩子们带来了自己调查的关于茶的资料,部分幼儿还带来了有关茶叶的书籍。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海报讲述着调查到的关于茶的知识:
赵荣琇 :有一个传说叫神农尝百草,据说很早以前,人们还不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有一位神农,不断品尝百草,有一天,他尝了72种毒,躺在一颗树下奄奄一息,突然,闻到了树叶的清香,忍不住吃了几片,没想到,竟为自己解了毒,从此,他就把这种树叶命名为茶。
郝江韬:茶叶好厉害呀!
教师:老师在图书区投放了这本书,小朋友们可以去翻阅。
张行翊:不是,那只是个传说,不是真的。
柴逢惜:茶是茶农种出来的。
刘正一:对,茶是茶农在土里播种种子种出来的。
教师:那你们知道茶的生长过程吗?
郝江韬:种子发芽后要浇水、施肥。
师豪泽:还要晒太阳。
苏歆彤:长出的叶子就是茶叶,就可以采摘了。
贾茜雯:采摘的叶子是绿色的,也不一样啊。
教师:茶叶要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九道加工才能成为我们看到的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中的茶农是怎么制茶的。
孩子们在观看了视频之后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茶叶的来源和制茶的过程,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陈灏轩: 好神奇呀,原来茶叶是这样来的。
张皓凯:为什么我们家的茶叶和视频里的茶叶不一样?
教师:请小朋友们回家收集一些不同的茶叶,下次我们一起观察茶叶是什么样子的。
【反思与调整】
活动之后孩子们对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在图书区中为幼儿投放了相关书籍和制作图书的材料。并且围绕茶农种茶采茶创编了舞蹈。孩子们又发现了茶叶的不同,因此,教师将引导幼儿收集不同的茶叶,深入了解茶叶的特性。
茶叶是什么样子的
当孩子们带着收集来的各种茶叶后,老师带领幼儿对茶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发现:
张皓凯:我的茶扁扁的,他的茶圆圆的,还有的像石头一样。
张行翊:我的茶是黑色的,圆圆的像青草一样,赫赫的茶叶上还有毛毛。
赵荣琇:我的茶像饼子,粘在一起,小布丁的茶很碎。
贾茜雯:我知道,这种形状的叫饼茶。
武伊畅:我带来的茶叶像蜗牛一样是卷卷的。
唐晨韬:你们的茶外形都不一样,有条形的、颗粒状的、片状的、还有针芽状的、卷曲装的、团块的等;
教师: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贾茜雯:难道是因为它们在树上就长得不一样吗?
教师:其实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茶叶是不同的形态。
刘睿菲:老师,可是我还发现我的茶叶是绿色的,而波妞的茶叶是红色的,张诗宜的茶叶是黑色的。
教师:茶叶不仅形状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那让我们下次来探索一下为什么茶叶会有不同的颜色。
【反思与调整】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观察发现并探索了茶叶的不同形态,猜测产生不同形态的原因,教师在最后总结梳理经验,孩子们带着满载而归的知识和茶叶的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问题,开始了下一阶段的探索之路。
茶叶的颜色和种类
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调查,来园后纷纷表达自己的认识:
贾茜雯:我发现,家里的茶叶还有黄色的和灰白灰白的颜色。
李汶箫:是啊,茶叶除了那天我们看到的之外还有好多种颜色。
张诗宜:我查到茶叶的嫩度会影响它的颜色。新鲜的茶叶颜色是嫩黄或嫩绿色;粗老的茶叶颜色是深绿色。
教师:对,采摘回来后的茶叶的加工技术也是影响茶叶颜色的一个因素。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往往会使茶叶色泽变差。
张行翊:茶叶的生长环境也很重要,高处的茶颜色很鲜艳,低处的茶颜色深。
教师:那么孩子们,干茶和冲泡后的茶颜色一样吗?
王璨赫:不一样,水质会影响茶叶的颜色。纯净水冲泡之后颜色很浓。
刘正一:你看、绿茶泡出来是绿色,红茶泡出来是红色的。
教师:对,不同茶类的水色要求也不同。茶叶的颜色与茶叶的发酵程度、原料嫩度、加工技术、产地、季节以及冲泡后的水质等因素有关。接下来,我们看一段短视频来了解茶叶的种类。
张行翊:我知道茶叶有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贾茜雯:我们为什么要喝茶呢?
闫晗钰:我只知道茶叶可以解毒。
贾茜雯:对,神农就是吃了茶叶解毒的。
【反思与调整】
此次活动中孩子们共同探讨和分享了茶叶的不同颜色以及颜色不同的原因,教师在活动后请幼儿了解了茶叶的简单分类。基于幼儿对茶叶作用的兴趣,我们请幼儿回家查资料,生成了我们下一环节活动。
茶叶的作用
茶叶主题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孩子们围绕茶叶的作用开启了热烈的讨论:
郭翊斐:我妈妈喜欢喝红茶,喝红茶可以美容养颜。
李奕霖:老师,我妈妈说晚上喝茶会睡不着,这是为什么?
教师:茶里有一种物质,他对我们的身体很好,同时,这种物质会让人兴奋,所以你爸爸在晚上喝了茶就会睡不着觉了,所以茶有提神的作用。
李奕霖:我妈妈整天在家喝减肥茶。
教师: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绿茶可以下火、杀菌、防辐射;白茶可以治牙疼、防中暑;乌龙茶可以消食减肥;黑茶可以暖胃降脂;红茶可以生津解渴、促进食欲、消水肿;黄茶可以去胃火、杀菌减肥。
教师:茶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茶除了可以喝,你还见过哪些茶制品呢?
王璨赫:老师,我们家有茶瓜子。
韩瑀峰:我知道茶叶还可以制作驱蚊包。
李汶箫:妈妈给我买了茶味的护手霜。
郝江韬:爷爷家里有茶枕头。
张诗宜:我还喝过茶饮料和茶味奶茶。
苏歆彤:我还吃过茶叶蛋。
郝江韬:我也想吃茶叶蛋。
孩子们纷纷表达对茶叶蛋的喜爱,基于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带孩子们共同探索并制作、品尝了茶叶蛋,孩子们吃着自己制作的茶叶蛋纷纷表达:
周轩熠:茶叶蛋上有裂纹,里面颜色很深。
马毓韬:为什么鸡蛋会变颜色?
史书妤:我知道,这是煮的茶叶的颜色。
郝江韬:哇,真好吃,我都吃到茶叶的味道了,我还想吃着茶叶蛋,再喝一杯茶。
汤静濠:喝茶要用茶具泡才能喝。
【反思与调整】
孩子们在活动中激烈讨论,知道了茶叶有提神醒脑,减肥,保健,驱蚊,做美食等作用,还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美食也是用茶叶制作而成的。基于幼儿的兴趣,孩子们通过亲身感知,亲自制作了茶叶蛋,并且品尝了茶叶蛋。在品尝茶叶蛋时孩子们讨论到泡茶需要用茶具,于是,我们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决定带领幼儿对茶具进行认识和探究。
茶具大家族
今天,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家里的茶壶、茶杯等茶具,孩子们高兴的互相欣赏着自己的茶具。
张皓凯:我带来了泡茶最重要的茶壶和茶杯。
张行翊:我带来的这个是茶筒,可以在里面放茶具。
王璨赫:我爸爸告诉我这个是茶则,是拿来衡量茶叶用量的。
程小騻:我的这个茶具名字可好听了,叫公道杯,可以公平的分茶。
爷爷说茶道有六君子,是茶勺、茶针、茶漏、茶夹、茶匙和茶筒。
教师:你们的茶具都是拿什么做的呀?
苏歆彤:我的茶具是玻璃做的。
郝江韬:我家的茶具是陶土的。
王梓童:这些茶具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教师:我们一起来视频里找找答案吧!
贾茜雯:我也想做一个茶具。
赵荣琇:老师,茶具太美了,我想把他画出来。
教师:那我们进行一个茶具DIY的活动吧,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茶具画出来,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茶具。
程小骜:我设计了一个笑脸茶壶,这样,来喝茶的人看到它就更开心啦。
王璨赫:我制作的茶壶最漂亮,它穿着一件蓝色的外套。
贾茜雯:有这么多茶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自己泡茶呀。
教师:我们今天回家以后了解一下泡茶的步骤,下次一起试着泡茶吧。
【反思与调整】
茶具是茶文化的一个外在表现载体,孩子们在创作茶具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和了解茶文化的内涵。绘画与手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通过稚嫩的笔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亲身经历跃然于纸上,既是对经验的总结,也是幼儿的艺术呈现。在奇思妙想的各种茶具设计旅行路上,装着的是孩子们对于茶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起来泡茶喝
入园后,孩子们纷纷在教室里分享着自己了解到的泡茶方法。
贾茜雯:温杯、投茶、注水、静置、出汤、品茶、清洗。
赵荣琇:温具、投茶、醒茶、泡茶、分茶、品茶。
张行翊:怎么方法不一样?
教师:虽然表述不一样,但是实际意义是一样的。简单可以按六步法:温壶、投茶、醒茶、泡茶、分茶与品茶。那你们知道茶叶泡开后是什么样吗?
张行翊:茶叶会变大吧。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泡一泡、看一看吧!
在老师的演示和讲解下,“茶”的泡制过程,从温杯、投茶、注水……直到品茶的每一道工序都一一展现出来,幼儿观察后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茶叶在水里泡开后会有许多变化。
郭翊斐:红茶用开水泡到了水里,茶水从透明变成了红色。
丁奕希:我观察到茶叶本来是小小的,用水泡一泡之后就变大了。
郭翊斐:茶叶原来细长细长的,泡到水里之后就变成叶子的形状了。
泡好的茶叶根根分明,一阵阵茶香飘过,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品尝茶的味道。
杨孔潇然:和我们平时喝的果汁不一样,但是味道很好。
郝一凡:我觉得苦苦的,不想喝了。
张梓涵:我泡的茶味道有点淡,像白开水一样,可能是因为放的时间太少了。
郭翊斐:我想给老师倒杯茶,我们一起来泡茶,然后端给老师们喝。
张艺馨:我看见电视里请人喝茶是这样的(做双手奉茶的动作)。
教师:喝茶在古时候也是有礼仪的,你还知道哪些喝茶礼仪?请回去查查资料。
【反思与调整】
《指南》中提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各个感官,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
茶礼仪
入园时间,老师为孩子们播放了一段茶礼仪,孩子们看着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孩子们一边学一边说:
武伊畅:这动作真优美。
郝一凡:我感觉这样喝茶真得品到了香味。
苏歆彤:原来古时候的人喝茶这么优美。
活动后,在角色区看到孩子们喝茶沏茶越来越优雅,有的孩子还要求为她们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贾茜雯:那外国人喝不喝茶?
刘正一:只有咱们中国才有茶?
贾茜雯:外国人也会在网上买茶吗?
【反思与调整】
孩子们通过观察视频,了解了茶艺的动作需要大方得体,舒缓优雅。茶文化悠久,中国人喜欢以茶待客,孩子们体验了泡茶待客的礼仪,掌握了传统的敬茶礼仪和接茶奉茶规范,领悟茶道精神。有助于孩子们养成敬老爱幼的良好品质,引领幼儿感受传统文化与礼仪的博大精深之美。
茶叶的运输
孩子们调查后纷纷表示,外国人也有下午茶,那么,中国的茶叶是怎么运到各个国家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贾茜雯:难道古代就有快递吗?
汤瀞豪:我可以发个快递。
赵荣琇:快递也要坐飞机呀,我妈妈买的南方的水果就是飞机运回来的。
刘正一:古代又没有快递,也没有飞机。
张行翊:那是用马车送到吧?
韩瑀峰:路那么远,马肯定都累死了。
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们组织了社会活动《万里茶路》,孩子们通过视频,看到了晋商人当年为了卖茶历经的路线和运输工具。
孩子们纷纷感慨道:
雷栋元:卖茶路真艰难,走了陆地还得走水路,走了水路还得走沙漠。
马毓韬:走水路?还得要坐船吗?
周轩熠:是的,他们就不怕路上遇到小偷吗?
史书妤:就是,他们难道不怕海浪把茶船打翻吗?
李奕霖:难道他们不怕沙漠刮沙尘暴把他们吞没吗?
王渲卉:他们在沙漠里肯定得用骆驼,不然肯定要被吞没了。
教师:孩子们,说得好。他们也害怕这些困难,但是晋中商人为了将中国茶叶卖到全世界,不怕苦,不怕累,从武夷山出发,最远卖到的俄罗斯恰克图,一直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你们觉得我们晋中商人怎么样?
张皓凯:很伟大。
张诗宜:晋中商人太厉害了。
师豪泽: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很坚强。
贾茜雯:晋中人很聪明,很勇敢!我觉得我也是晋中人很骄傲。
教师:对,万里茶道体现了我们晋中商人的勤劳、智慧、勇敢、诚信的晋商精神。
王梓童:老师,谁是晋中商人?
张诗宜:我妈妈在乔家大院上班,那里原来也走万里茶道卖茶。乔家的人就是晋中商人。
教师:是的,是晋中商人的一部分。最近我们班也开了一个茶馆,小朋友们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去玩一玩。
【反思与调整】
万里茶道的艰难旅程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种下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务实经营”的晋商精神。孩子们深深地被晋商路上的种种艰辛所动容,被晋商人的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智慧与勇气而感动。那么晋中商人是哪些人?他们是怎样的人?追随者孩子们的问题,我们联系在乔家大院工作的张诗宜的妈妈为孩子们进行了解答。
乔家与茶的故事
经过与家长、园所多方进行多次协调与沟通,最终,张诗宜妈妈为孩子们请来了乔家大院的导游姐姐,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揭开我们身边晋商人的神秘面纱。首先给孩子们看了一个关于乔家的视频,孩子们看了后,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疑问:
郭翊斐:乔家的房子和我们的房子不一样。
张梓涵:对,都是古代房子。
王渲卉:他们的房子怎么那么多?就像是皇宫。
武昕赫:我觉得他们很有钱才买这么多房子。
汤瀞豪:这么多房子他们能住得过来么?
张诗宜:他们家得人很多,除了家人还有很多商铺伙计、佣人等等。
雷栋元:我看到了骆驼难道乔家也走万里茶道?
张行翊:他们家是卖茶叶所以这么有钱吗?
张诗怡妈妈:乔家一开始是以卖豆腐发家的,然后走万里茶道卖茶叶积攒了很多钱,以前的钱是铜币,银子和金子。这些钱带在身上又重又不安全,于是就在全国各地开了很多票号。
马毓韬:什么是票号?
张诗宜妈妈:票号就是银行。
陈灏轩:那后来呢?
张诗宜妈妈:后来遇到抗日时期,乔家就将自己看家护院得武器和钱捐给了抗日部队,用自己得财富为国家做贡献。
雷栋元:哇,好厉害呀!
教师:为什么说好厉害?你们觉得乔家人身上有什么样得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张诗宜:乔家人勇敢,聪明。
谢芷涵:他们勤劳,不怕苦不怕累。
教师:他们最后捐钱得行为可以看出他们怎么样?
王璨赫:伟大,爱国。
教师:对,乔家是我们晋中商人的一个代表,他们身上具备了开拓进取、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像这样的商人在我们晋中还有很多,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晋中商人?
张行翊:我妈妈带我去过常家庄园。
李汶箫:我去过王家大院。
郝江韬:我去过平遥日升昌。
教师:你觉得作为一名晋中人,你此刻有什么感受?
张诗宜:很光荣!很骄傲!向他们学习。
教师:我们除了为他们骄傲,更要领悟晋商精神,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并且将我们晋商精神发扬光大。
张行翊:我们都想去乔家看一看去了。
【反思与调整】
通过乔家大院导游的讲解,孩子们对晋商人的认识从字面意思,内化为深刻的领悟,对茶叶在晋商路上所代表的深刻意义了解得更加深入。他们对晋商人的精神由感动深化为行动,在元旦节目汇报时,孩子们将我们茶主题下的活动:种茶—采茶—制茶—品茶—卖茶,用分组表演的方式进行了展演。孩子们的表演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喜爱。并且他们都迫切想去参观乔家大院,甚至有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去参观了乔家。开学后,正好幼儿园也给我们搭建了走进乔家的活动平台,3月份孩子们满怀期望地走进乔家大院,孩子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万里茶道的总部,积极和导游围绕万里茶道进行了互动。
教师小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时间去探索。在《万里茶香》的主题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得了关于茶文化的知识。主题探究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生活实践过程。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孩子在主题中富有个性地发展。其次,通过揭秘晋商的“万里茶道”,孩子们感悟到“诚实守信、开拓进取、不怕困难、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晋中人的骄傲。
主题活动开拓了孩子的视野,在认识茶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茶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不仅获得了茶叶的相关知识,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泡茶、品茶、茶艺表演、茶具欣赏、茶舞蹈时,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感受到茶文化的艺术美,培养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在探索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
茶叶主题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茶文化的历史渊源、礼仪规范等,感受到了晋中茶马古道的意蕴,孩子们的心灵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里获得甘露滋润般的快乐。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品茶品味。
教师的发展:
通过与幼儿一起探索主题,教师对茶文化和晋商的茶马古道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对晋商精神的感悟很深,深深地认识到我们的文化自信,感受到长在新社会的我们更要学习发扬和深刻感悟这种晋商精神,探究晋商文化的内涵,将晋商文化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传承我们家乡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活动就是从生活出发,走向自然,最后又回归到生活。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随课程一同成长,从中学会了观察了解幼儿的经验与需要,懂得放手,相信孩子,学会聆听幼儿的对话,及时捕捉生成的契机。
撰稿|张淑琴 宋悦 王榕声
图片|张淑琴 宋悦 王榕声
编辑|杨文静
审核|常文梅 王玮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晋中市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