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的刘琬玲老师分享的书是《所有小孩都是“问题儿童”》,作者是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
老师感悟: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爱孩子就要信任孩子,爱孩子就要接纳孩子,爱孩子就要欣赏孩子,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爱孩子就要理智地放手。
中一班曹春燕老师分享的是《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
教师感悟:理解孩子的行为,懂得孩子的真实内心需要,让我们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能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让孩子们在充满爱,充满欢乐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中一班刘成林老师分享的是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老师感悟: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拔苗助长;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引导其兴趣所在;引导愉悦的情绪表达;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
中二班的李东老师推荐的书籍是《做不抱怨的教师》,作者是孙兆礼 张仁贤。
老师感悟:本书分为12册,从12个不同的视角帮助教师成为一个不抱怨的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一个优秀高效的教师。本书没有教老师如何去设计教学内容,但是却震撼我们的内心,除去教育工作中幽怨与不满,用更灿烂的笑容去面对教育这个职业。
中二班的翁建婷老师分享的书籍是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著作《发现孩子》。
教师感悟: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中三班李晓彤老师分享了英国教育学家艾莉森.克拉克的《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
教师感悟:马赛克方法强调教育要多元化、参与化、融合化、动态化,让多方参与、思考、反思结合在一起构建属于儿童世界。这种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教育者、教育对象、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以全纳的观点,让每个儿童成为生活的研究者,将儿童权力还给儿童,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地位。
中四班文清老师分享的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感悟: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中四班的罗嘉妮老师分享的是《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
教师感悟:这本书一共有十章,主要从介绍沟通的基础知识、与家长沟通的心理效应、与不同类型的家长、不同性格的家长、不同从业背景的家长、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不同年级幼儿的家长等十大方面展开来讲述。
小一班张燕云老师分享了黄伶俐的《走进儿童的世界》。
教师感悟: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孩子都可能犯错,原因有所不同,我们应该了解孩子们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够走进他们的世界。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也是和老师一起互动沟通、相互影响进步的过程。
小一班吕中杰老师分享的是徐则民的《做温暖的陪伴者》。
教师感悟:教师要做幼儿温暖的陪伴者。做温暖的陪伴者,需要我们在工作时,充满爱心、充满真心、充满公心、充满慧心。让孩子们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平等、理解的爱。
小二班林远福老师分享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
教师感悟:陈鹤琴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出发点,让幼儿直接学习。所以平时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从幼儿的生活中出发,贴近幼儿,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这也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了解幼儿心理、认识幼儿、观察幼儿。
小二班古苗怡老师分享的是中国著名幼儿教育机构李跃儿、芭学园的资深教师马丽娟老师写的《给孩子当下的幸福》。
教师感悟:给孩子当下的幸福,就应该让孩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应该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给予孩子我们所理解的“幸福”。
小三班的罗舞老师分享的是高等师范院校教材,王道俊、郭文安教授主编的《教育学》。
教师感悟: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
小三班贺素萍老师分享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梅贻琦的《大学一解》。
教师感悟:作为现代幼儿园老师,我们真切希望我们哪怕离开校园学习之后,我们力争以一生的持之以恒承担起作为知识人的社会使命。一方面努力在社会中继续以一个知识人的标准完善自己。
小四班肖秀娥老师分享了陈震的《做温暖的教育者》。
教师感悟: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不遗弃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起成长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精彩的童年。
小四班周赛赛老师分享了外国学者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教师感悟:被看见是生命最本能的渴望,“所有的孩子,都是透过父母的反应来看见自己,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别人与自己的互动获得存在感。在积极回应和被看见环境之下,孩子才有机会成长为自己。”
大一班邓丽梅老师分享了朱永新学者的《新教育》。
教师感悟:教师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老师要给孩子一种心灵的教育,让孩子心中有梦想,脸上有笑容,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
大一班陈颖桢老师分享的是王哼《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教师感悟:教师要梳理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白怎样在教育中运用教育智慧化解幼儿的难题,成为一名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大二班黄欣怡老师分享的《行走中的自然课程》,作者是蒋媛彬。
教师感悟:让每一个幼儿都在课程中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追寻最美好的童年,遇见最美好的未来,和孩子一起找到一条回归自然的路。
大二班的陈霞老师分享了《幼儿园里的问题小孩》一书。
教师感悟:教师给予幼儿的关爱要恰到好处 ,要从幼儿的一言一行、神情举止中探寻内心世界。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挖掘幼儿身上闪光点。学会关注、爱护、尊重他。出现问题时,需要对症下药。对幼儿永远保持爱心、细心、恒心。
大三班的李燕平分享了中国教育行业的著名企业家俞敏洪的《俞敏洪-非常道》。
教师感悟:人要在磨炼中成长、志向是不能抛弃的行囊、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人活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永葆年轻的梦想。
大三班的马春燕老师分享了美国尼尔森著家庭教育畅销书籍《正面管教》。
教师感悟: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大四班吕菊萍老师也分享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师感悟: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拔苗助长;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引导其兴趣所在;引导愉悦的情绪表达;培养自主自立的能力,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
大四班冯金娘老师分享了莫源秋的《做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
教师感悟:孩子还小,情绪很容易受感染,因此老师在组织活动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更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做到每一次面对孩子时,都能以积极快乐的情绪去带动孩子,感染孩子。
接下来三位园长对今天的分享会做了精彩的总结,表扬了教师们的优秀之处,也为教师们日后该努力的地方做了指点:
明菁园长提出分享时分享人、PPT、观众三种不同角色的把控,对读书分享会主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讲要整体比较流畅,面向观众而且所说的内容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而不是照本宣科。所以演讲比赛要脱稿,能完美的把自己要演讲内容传达出去,让人听完有深刻的印象。
胡清云园长提出,新教育形势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做教育的有心人。有心才能成功。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用心教育,不断总结教育的得失。不断探索创新,创造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学以致用,立刻行动起来!
刘芳园长从自身经历出发,热情分享人如何把握三分钟的黄金时间进行分享!演讲的?的和作?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产?认可或同情。演讲稿作为这种具有特定?的的讲话稿,?定要具有说服?和感染?。
感谢三位园长的总结,接下来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揭晓赛果。
获得读书分享会第一名的是:刘婉玲老师;
获得读书分享会第二名的是:李燕平老师;
获得读书分享会第三名的是:罗舞老师。
三位园长分别为获奖教师颁发奖状和奖金。
岁月的河,悄无声息地流淌,不曾有半点迟疑。挽不住的日子,留不住的青春,感谢教育充实着我们的人生,成全着我们的幸福,让我们的人生留痕。越来越多的人,如我们一样痴迷于新教育,秉承着以阅读为底色的教育理念,用思想的火花照亮教学的时光,用精彩的文字记录教育的岁月,守着一颗向阳的心,做新教育路上坚定的行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龙岗区布吉街道东方半岛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