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妙
换
记
– 大一班 –
01
PROTECT YOURTEETH
上大班以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老师,我的牙齿在动”“老师,我吃不了硬的东西”“老师,我的牙齿流血了”“我也掉牙了!”……一下子,“换牙”成了班级里的热门讨论话题,奇妙有趣的自然现象,蕴含了无数等待发现的“神奇”与“惊喜”。
快来一起看看孩子们的对话
悠悠:你是不是掉牙啦!
涵涵:我也掉了一颗牙了!
天天:我前面的牙齿都掉了,你掉的是哪颗牙齿?
萌萌:为什么我们会掉牙呢?老师有掉过牙吗?
小阳:你掉牙齿的时候痛不痛啊?
浩浩:为什么你掉的牙齿是只有一半的呀?就这样,因为一次突发的谈话,孩子们打开了探索牙齿的大门。
02
PROTECT YOURTEETH
口腔里有多少颗牙齿呢?孩子们有的拿着镜子张大嘴巴来数,有的和小伙伴合作数牙齿,一边数一边观察,他们发现原来每个人的牙齿数量、大小是不一样的。
爱棋:看我新长出来的大门牙!
洛可:你能找到我被牙医拔掉的那颗牙齿吗?
思阳:我的牙齿都变得黑黑的啦!
雨萱:你前面的牙齿怎么掉了呀?说话漏风了吧!
乐乐:我们换牙是不会疼的,只是会有点出血,漱下口就好啦。
雯雯:为什么掉牙不会疼,可是我的蛀牙就很疼!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调查,幼儿知道自己有多少颗牙齿,继而通过教学活动《认识乳牙和恒牙》知道了大人和小孩子的牙齿数量不一样。
为了更全面准确了解牙齿状况,跟进课程实施,孩子们完成了“牙牙调查表”。
03
PROTECT YOURTEETH
随着了解牙齿各项活动的有序推进,孩子们对换牙这一件事情的兴趣越发浓烈。急切的想要画一画自己的牙齿。于是班级内开展艺术活动《制作我的牙齿》
画出了自己掉牙的故事
心愿:我吃苹果的时候牙齿掉了。
安安:我的牙齿是在我吃玉米的时候掉的。
PROTECT YOURTEETH
通过绘本阅读,知道蛀牙不是因为蛀虫或其他小虫子引起的,而是牙齿不断被腐蚀的结果。
孩子们对“什么东西会伤害牙齿”也有了许多自己的见解。
●我觉得巧克力和糖果吃太多了会蛀牙。
●吃完东西不刷牙肯定容易长蛀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5-6岁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并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为了让孩子更直观的了解如何保护牙齿,班级进行蛋壳实验。因为鸡蛋壳中的钙元素和牙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钙元素一样。所以,用鸡蛋壳来进行实验,看看杯子里的蛋壳在不同的液体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幼儿的猜想:
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猜想着各种可能性……
有的猜测:“醋会让鸡蛋变黑、变软;”
有的猜测:“清水里面的鸡蛋可能会掉色;”有的猜测:“可乐会让鸡蛋起泡泡、变软。”
实验总结:酸酸甜甜的食物会使我们的牙齿变色、变软,腐蚀我们的牙齿,时间越久危害越大,牙齿就会慢慢变成蛀牙哦!所以我们要少吃甜食少喝饮料。
PROTECT YOURTEETH
通过健康活动《怎样保护我的牙齿》和幼儿共同得出了保护牙齿的五个方法。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次刷牙3分钟;
2.定期更换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
3.不咬硬物;
4.少吃甜食,防止蛀牙;
5.定期做口腔检查。
《奇妙的换牙记》课程是以幼儿生活背景为教育契机,通过生活课程的形式将健康、语言、艺术等多领域的教育综合起来,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课程回归生活,让学习成为幼儿喜欢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方式。通过此次课程的开展,大班孩子们对换牙这件事不再恐惧,懂得了牙齿重要性,也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牙齿,帮助孩子自然地接受换牙的过程,对生命的成长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期待。愿孩子们都能保护好牙齿,永远露出灿烂的笑容!
图片/全体教师
编辑/杨路燕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