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长档案”活”起来】5步打造会”说话”的个性化成长档案🌟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15年的教研员,我发现真正有效的成长档案应该像”儿童发展显微镜”,能精准捕捉每个孩子的成长DNA!下面分享首都师范大学刘昊教授团队研发的”动态观察四维法”:
-
📸 立体化记录——给成长装上”多棱镜”
• 推荐使用”三线记录法”(浙师大秦元东教授提出):- 时间线:每周1次游戏视频切片(如建构区连续3周作品对比)
- 事件线:关键发展事件记录(例:小班幼儿第一次自主解决争抢玩具)
- 作品线:保留儿童原创涂鸦/积木作品照片+儿童口述语录
- 🧩 游戏化评估——把《指南》变”藏宝图”
借鉴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程学琴主任的”游戏故事评价法”:
• 制作”能力发展雷达图”(5大领域可视化)
• 设计”成长能量瓶”贴纸系统(红=健康/蓝=语言/黄=社交) - 👂 儿童视角介入——让孩子当”小小策展人”
参考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学习共同体”理念:
• 每月开展”我的档案发布会”(幼儿自选最骄傲的3件作品)
• 设置”成长密码箱”(幼儿自主投放想保存的”小秘密”) - 🤖 智能化分析——给教师配”AI教研助手”
推荐尝试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研发的”幼儿发展智能分析系统”,可实现:
• 自动生成个性化发展曲线
• 预警潜在发展滞后领域(如语言表达跳跃度<同龄均值) - 🌈 家园共创——编织”成长协同网”
借鉴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特级园长邵乃济的”三维对话本”:
• 教师批注区(专业发展解读)
• 亲子互动区(家长记录家庭观察)
• 幼儿涂鸦区(孩子的心情天气预报)
💡 特别提醒:避免走入”过度包装”误区!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特别强调:”最珍贵的成长痕迹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凌乱的草稿式记录中。”
近期我们幼儿园正在尝试将VR技术融入档案建设,通过360度全景记录幼儿在户外的探究行为,这种创新做法获得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3年度创新案例奖。您觉得哪种记录方式最适合您班上的孩子?欢迎交流实践心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