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儿童视角
思·环境创设
— 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
园课程》促成长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思考助力成长
书籍
介绍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作为中国学前教育改革30年核心方向,不断向我们揭示,游戏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特征能带动幼儿创造力的自然生长。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基于对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回应,深度解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革新路径。让低结构材料、四季时序与生活文化等都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不确定课堂”,为教育者提供”放手而不放任、支持而不干预”的实践智慧,助力每位幼儿在自主探索中积蓄面向未来的成长力量。
内容
分享
本书的第二章从”方便幼儿游戏的户外空间设施”、”支持幼儿创造与挑战的户外玩具材料”、”回应幼儿自主活动的室内空间设施”和”满足幼儿好奇与需要的室内玩具材料”四个方面,如何通过改善室内外环境和玩具材料以丰富幼儿游戏的机会,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做
01
方便幼儿游戏的户外空间设施
①不拘一格,创造自然,多变开放的游戏场
最大化利用草、树、水、沙、泥土、雪、冰等自然元素,让大自然自带的“变化”属性丰富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体验。
②物尽其用,最大限度的利用户外场
物理意义上的贯通:幼儿园所有空间要尽量互相贯通,不售石坎围栏,收纳柜,绿化带、装饰物的阻隔。
幼儿自行定义空间使用:幼儿在任何空间中可以选择玩任何主题,任何内容,任何类型的游戏,也可以休憩、交谈,记录阅读等。
③循序渐进,在使用中对环境进行
以自然、多变、开放为原则,持续观察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不断完善不合理之处。
02
支持幼儿创造和挑战的户外玩具材料
①投放低结构、可移动、可组合的玩具材料
低结构的玩具材料对幼儿想象、创造、表征的限制更少,给幼儿主动创造结构的计划多。观察玩具材料的可移动性、组合性,幼儿能否通过玩具材料与环境进行丰富的互动。
②投放数量充足的游戏材料
教师日常需要通过观察幼儿拿取材料、使用材料的情况,以及游戏后的倾听来了解和判断材料是否充足。
③材料收纳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
看得见:材料要收纳在幼儿游戏时看得见的位置,就近放置,且材料之间不互相遮挡;
拿得到:收纳设施符合幼儿身高、臂长等身体条件,不过高、过深;
放得回:材料柜里需要有相应的收纳标识,标识需要清晰醒目,幼儿看的到、看的懂。
03
回应幼儿游戏的室内空间设施
①室内外相互贯
教室外的走廊、屋檐下、小院、门厅、楼梯间等,都是幼儿的活动空间,室内外相互延展、过渡的区域。
②室内空间通透、变化、灵活
室内收纳柜、书架、沙发等家具的位置,去除围合空间,使各区域之间能够自由连通、不受遮挡。
室内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幼儿的活动线路,减少参与不同类型活动的幼儿相互交叉、干扰的情况,支持幼儿专注地投入到当前的活动。
③展示空间充足、美观
腾出被遮挡的墙面空间,去除墙面原有的装饰、说明,以及成人预设好的主题内容,为幼儿留下自主展示的空间。
为不同类型的作品找到最合适的展示方式。例如泥塑、毛球作品放在架子上,贴图、布艺作品贴在墙上。
好书
共践
幼儿所需要的游戏环境是开放性的、综合性的环境。一个精心创设的游戏环境,应具备丰富的资源、开放的空间和鼓励探索的氛围,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更能让幼儿在自由玩耍中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游戏环境创设包括三个核心要素:丰富的材料供给、足够的空间以及教师的适度支持。
开放的游戏环境会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在哪里玩,以及如何玩得尽兴,自由、开放的环境更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每一位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需要的材料,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尝试,收获成长与快乐。
在沙水区游戏中,材料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为孩子们的游戏创造条件。可塑性和操作性强的沙水给小朋友们的想象游戏提供了多方面的选择:过家家、做饭游戏、开店游戏、城堡游戏……沙水区可选择的材料小铲子、小桶、锅盆、各类造型模具以及自然类材料等,孩子们每日玩得忘乎所以。在沙水区开沟挖渠、架设桥梁与隧道的游戏,提供粗细不同的软水管、PVC管、塑料支架、沙漏容器类等,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力量与搭建才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我们秉承着尊重幼儿和自然生长规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为孩子们创设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游戏空间。小菜园就是我们班级的一个特色自然游戏区域。在小菜园里,孩子们亲自参与种植小种子的活动。从松土、播种、浇水到施肥,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乐此不疲。他们观察着种子的发芽、生长,感受着生命的神奇与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学会了关爱和照顾生命。
总之,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儿童的需求,站在他们的立场,用心去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安全的幼儿园环境,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END
编辑 / 王 娣
初审 / 朱娜娜
终审 / 杨福云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