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家访记录表5(10篇)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1
约访目的
了解幼儿在园外规则意识养成情况,引导其在园内自觉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秩序感。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想象力丰富,在搭建积木时能创造出独特造型;善于模仿,能较快学会老师教的儿歌动作;乐于参与小组活动,与同伴合作默契。
? 现存问题:在集体活动排队时,经常插队,不遵守排队规则;在课堂上随意走动,干扰教学秩序?
家长反?
孩子在家看电视时,家长规定了时间,但孩子经常耍赖,不愿按时关掉电视;外出游玩时,也不太听家长的话,乱跑乱闹。?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依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要求,家长在家制定明确的家庭规则,如按时作息、自己整理玩具等,并严格执行;当孩子遵守规则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如一个拥抱或一颗小星星;违反规则时,进行适当的惩罚,如减少玩耍时间。?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开展“规则小标兵”活动,每周评选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利用故事、儿歌等形式,向幼儿讲解规则的重要性;在活动前,明确规则要求,并在活动中及时提醒幼儿遵守。
?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2?
约访目的?
改善幼儿爱撒谎的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美工活动中,能运用多种材料创作作品;在音乐活动中,节奏感强,唱歌动听;能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现存问题:经常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事情,如说自己家里有神奇玩具;当犯错误时,也会通过撒谎来逃避责任。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也有类似情况,比如明明没有完成作业,却告诉家长做完了;偷吃零食后,不承认。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参照《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家长发现孩子撒谎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耐心沟通,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引导孩子认识到撒谎是错误的行为,鼓励孩子诚实面对问题;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做到诚实守信。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开展“诚实的孩子最可爱”主题活动,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明白诚实的重要性;当幼儿诚实承认错误时,给予宽容和鼓励;关注幼儿的行为动机,及时发现并纠正撒谎行为。
?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3
约访目的
解决幼儿依赖性过强,提升其独立性。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对色彩感知敏锐,绘画作品色彩鲜艳;能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专注力较好;在游戏中能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 现存问题:遇到一点困难就找老师帮忙,如穿不好衣服、打不开水杯等,自己不愿意尝试解决。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长,比如吃饭要家长喂,玩具要家长帮忙收拾。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所以很多事情都代劳了。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根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对幼儿自理能力的要求,家长在家要学会放手,给孩子创造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洗漱、吃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先尝试自己解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直接代劳。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设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鼓励幼儿自己完成日常任务;对独立完成任务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榜样;逐渐减少对幼儿过度的帮助,引导幼儿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4
约访目的
帮助幼儿克服入园初期的陌生感,更快融入集体生活。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参与简单的集体活动;对新环境有一定的好奇心,愿意探索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在绘画时,能大胆用色。
? 现存问题:不太主动与小伙伴交流,喜欢独自玩耍;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拘谨,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比较活泼,但面对陌生人时会比较害羞。刚上幼儿园,对新环境和新伙伴还不太适应。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依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对幼儿人际交往的要求,家长在家多和孩子聊幼儿园的趣事,正面引导孩子对幼儿园的认知;鼓励孩子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提前帮助孩子熟悉同伴;接送孩子时,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家长和小朋友交流。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组织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互相认识;安排性格开朗的小朋友主动与该幼儿交流,带动他参与集体活动;对幼儿的每一次积极参与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5
约访目的
提升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手工活动中,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好,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变化;能遵守游戏规则。
? 现存问题: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在数数、认识图形等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参与积极性低。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对数字和数学游戏也不太感兴趣,家长尝试教孩子数数,但孩子很快就失去耐心。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参考《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对幼儿数学认知的要求,家长在家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如玩扑克牌比大小、搭积木认识图形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数学活动,如分水果、数楼梯等,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游戏活动,如数学迷宫、数字接龙等,增加数学活动的趣味性;运用实物教具,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对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
?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6
约访目的
改善幼儿入睡后踢被子的习惯,预防着凉生病。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体育活动中,动作协调,跑步、跳跃能力较好;在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思维活跃;能与小伙伴友好合作,完成游戏任务。
? 现存问题:午睡时经常踢被子,老师多次帮忙盖被子,但效果不佳,导致孩子容易着凉。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睡觉也经常踢被子,家长半夜要起来好几次给孩子盖被子,担心孩子因此生病。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根据孩子的睡眠习惯,选择合适厚度的被子,避免孩子因过热而踢被子;可以给孩子穿睡袋,既能保证孩子的睡眠舒适,又能防止踢被子着凉;在睡前避免让孩子进行过于兴奋的活动,帮助孩子平静入睡。
? 教师引导策略:在午睡时,加强对幼儿的巡视,及时为踢被子的幼儿盖好被子;在睡前给幼儿讲一些温馨的睡前故事,帮助幼儿放松心情,进入睡眠状态;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午睡踢被子的情况。
?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7
约访目的
解决幼儿不爱吃水果的问题,促进其营养均衡。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音乐舞蹈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较强的责任心;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 现存问题:在吃水果时间,总是找各种借口不吃水果,如说水果不好吃、肚子疼等。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也不喜欢吃水果,家长尝试过将水果做成水果汁、水果沙拉等,但孩子还是不太愿意吃。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依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对幼儿饮食习惯的要求,家长在家可以变换水果的吃法,如将水果制作成水果拼盘,摆成有趣的造型,增加孩子对水果的兴趣;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水果营养价值的故事,引导孩子认识到吃水果的重要性。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开展“水果的秘密”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和不同种类;鼓励幼儿尝试吃各种水果,对吃水果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可以组织水果分享会,让幼儿互相品尝不同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8
约访目的
帮助幼儿克服胆小怕生的心理,增强社交能力。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绘画活动中,作品富有创意,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能安静听讲,遵守纪律;能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
? 现存问题:不敢主动和老师、小伙伴交流,在集体活动中发言声音很小;遇到陌生人时,会躲在老师或家长身后。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和家人交流正常,但在外面遇到陌生人时,表现得非常胆小,不愿意打招呼。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参照《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对幼儿人际交往的要求,家长在家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如亲子聚会、社区活动等,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互动交流;鼓励幼儿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对发言的幼儿给予积极的反馈;当有新同学或客人来访时,引导该幼儿主动打招呼,逐渐克服胆小怕生的心理。
?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9
约访目的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培养探索精神。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建构游戏中,能发挥想象力,搭建出各种建筑物;在音乐活动中,能准确跟唱歌曲;能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分享玩具。
? 现存问题:在观察事物时,不够仔细,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探索的兴趣。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玩玩具时,也很少会去研究玩具的玩法和原理,只是简单地摆弄一下。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根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对幼儿观察探索能力的要求,家长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观察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蚂蚁搬家等;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一起寻找答案,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开展观察类的科学活动,如观察昆虫标本、认识树叶的形状等;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对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
?幼儿园小班家访记录表10
约访目的
解决幼儿玩具乱扔,不懂得爱惜玩具的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园情况
? 优点:在舞蹈活动中,动作优美,节奏感强;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能主动帮助老师打扫教室卫生。
? 现存问题:玩完玩具后,随手乱扔,不将玩具放回原位;对玩具不爱惜,经常故意损坏玩具。
家长反馈
孩子在家也有同样的问题,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还经常把玩具弄坏,家长说过很多次都没有效果。
调整策略
? 给家长的建议:依据《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要求,家长在家为孩子设置专门的玩具收纳区,教孩子如何整理玩具;当孩子乱扔玩具或损坏玩具时,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并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如自己修理玩具或减少玩玩具的时间。
? 教师引导策略:在幼儿园开展“玩具宝宝回家”活动,引导幼儿在玩完玩具后将其放回原位;对爱惜玩具、主动整理玩具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组织幼儿一起修补损坏的玩具,让幼儿懂得珍惜物品。
更多资源请关注以下公众号
|版权说明
幼师宝典资源库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师宝典资源库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