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园携手
护航“幼小衔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小衔接已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实现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本园开展了“幼小衔接专题”教研系列活动,旨在深度探究幼小衔接的核心内涵、理论支撑与实践策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解决幼小衔接现存问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保障儿童平稳过渡,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科学化、精准化的双向衔接。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有效支持和帮助幼儿全面做好入学准备,搭建积极探索、相互交流的科学幼小衔接平台,凝聚家园协同力量,共同助力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4月11日,九龙新城第二幼儿园联合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举办幼小衔接家长沙龙活动。
教研促成长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的心态对孩子能否顺利过渡影响重大。活动伊始,主持人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前期家长问卷的分析结果。从图表数据可知,30.98%的家长对孩子进入小学表示向往期待,然而,还有25.35%的家长却陷入担心焦虑的情绪。家长们的焦虑涉及身心、社会、学习与生活多个领域,例如多数家长担心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课堂纪律、人际交往等问题。在孩子入学准备的认知上,家长主要关注学习准备,虽多数家长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但仍有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基于前期的实践和调研,我们对家长学校的传统讲座模式进行创新,以家、园、校三方联动的沙龙活动促进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探索,共同梳理家长的困惑,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
NEXT
校方代表
一部嘉宾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王国辉副校长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资深语文老师邹红燕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资深数学老师毛慧媛
二部嘉宾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王国辉副校长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资深语文老师袁静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资深数学老师黄娜
园方代表
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新城第二幼儿园程明园长
家长代表
九龙二幼一部
大一班 唐艺君妈妈、邹沐卿妈妈
李俊烨爸爸
大二班 朱正睿爸爸
九龙二幼二部
大一班:邱添爸爸、吴沛颐妈妈
大二班:张亦思妈妈、 陈艺桐妈妈
讨论
在活动中,几位家长分别提出了他们关于幼小衔接这个话题下的困惑:
2.学科方面:需要做好哪些知识方面的准备?如写字方面怎么去引导?需要报班吗?数学要提前教吗?
3.社会交往:怎么引导孩子去处理一些社交问题?如同伴间出现矛盾应如何有效解决?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校园霸凌吗?如果遇到了该怎么办?
4.学习习惯:小朋友的阅读习惯在幼儿园培养的很好,在幼小衔接中还有什么习惯需要培养吗?
5.家长配合:马上要进入小学了,我们家长在幼小衔接这一块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吗?
一部
二部
从家长们的问题中不难发现,他们的问题基本聚焦幼小衔接中的生活准备、学习准备、身心准备等多个方面,这与问卷调查结果高度契合。
进一步分析问卷可知,在生活准备上,除了家长代表所提及的一日生活作息适应外,生活自理能力与时间观念的培养也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在学习准备上,除了知识储备和学习专注力,孩子的观察、倾听、阅读与表达等基本素养能力发展也备受重视;在社会准备上,家长普遍担心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否认识新朋友,融入集体;在身心准备上,家长既关心孩子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对当下家长群体的普遍焦虑现象感到困惑,这为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对于家长们的困惑和焦虑,看看小学老师们是怎么说的吧!
学习兴趣为重 尊重个体差异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毛慧媛老师:
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远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以数学学习为例,强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重点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其感受数学的奇妙与乐趣,而非单纯聚焦数数和计算。可以把数学贯穿在生活中,比如去超市购物,这是很好的一个教育契机。其实不需要太过多的去教授小学的内容,把学习贯穿在生活中,太硬式的教授孩子容易起反作用,主要在幼小衔接这一块要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发展,让他们对小学感兴趣,有好的交往能力,好的学习习惯,为小学打下基础。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邹红燕老师:
对于语文这一方面,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以阅读或游戏的方式增加识字量,拼音是需要语感的,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玩游戏练习,或听一些有拼音内容的歌曲,增加孩子们的语感。家庭中的语言环境也十分的重要,家庭成员要多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袁静老师
家长们,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很多家长都特别焦虑,担心孩子在新环境里不适应,这很正常。不过在幼小衔接阶段,有些事儿咱们真不用太担心。
首先是社交。其实孩子们的社交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到了新环境,他们很快就能玩到一起。咱们不用忧心忡忡,觉得孩子会交不到朋友。我们要做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交往方式,比如怎么友好地打招呼,怎么表达自己想一起玩的想法,还有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这些良好的交往习惯,会让孩子在新环境中如鱼得水。
再说学习。现在很多家长一门心思让孩子提前学小学课本内容,其实真没必要。小学有系统的教学安排,提前把知识都学了,孩子到时候上课容易失去新鲜感和好奇心。
南昌市红谷滩区腾龙学校黄娜老师
一提到幼小衔接,不少家长就开始焦虑,想着得赶紧给孩子报各种班,提前学好多知识。其实真不用这么着急!就拿数学来说,它可不只是书本上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生活里到处都是数学的影子。
家长可以通过丰富的生活场景引导孩子接触数学知识。例如,和孩子玩飞行棋,让孩子在游戏中直观感知棋子移动与数字的组合关系,体会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在日常散步时,引导孩子数树、数电线杆,坐公交时数站点等,让孩子在生活点滴中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
在生活里多引导、多互动,孩子的数学思维就能慢慢培养起来,轻轻松松就能度过幼小衔接这个阶段。
根据家长们对幼小衔接的困惑,程明园长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其实,幼小衔接的关键,应当是习惯培养,而非知识灌输。小学知识提前学看似让孩子领先一步,实则隐患重重。过早背负学习压力,易让孩子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当别的小朋友刚开始对知识充满好奇,你的孩子却可能已对学习心生抵触。
换个角度看,培养好习惯才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像规律作息、专注做事、主动学习的习惯,能让孩子在小学轻松适应,越学越有劲头。就像盖房子,习惯是稳固基石,知识是砖块。所以,别让过度的小学知识学习磨灭孩子的学习热情。抓住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帮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这才是为他们的未来筑牢根基 ,让孩子在学习路上稳步前行,收获真正的成长与成功。
根据家长们的困惑,王国辉副校长发表看法,为大家答疑解惑。
各位家长,孩子到了幼小衔接阶段,咱们做家长的,心里都难免有点慌,总怕孩子跟不上、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焦虑,各种问题就来了。其实啊,这个时候,咱们最该做的,不是到处搜罗学习资料、给孩子报一堆班,而是多陪陪孩子,和他们好好互动。每天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看看绘本,聊聊幼儿园的趣事,做做简单的亲子游戏,这些互动不仅能帮孩子放松,还能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表达、思考能力。
同时,家长要多陪孩子运动,在幼小衔接这个关键阶段,运动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知识学习。很多家长一心扑在孩子的识字、算术上,却忽略了运动。其实,运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学校在运动这一方面也是非常注重的,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
并且学校的课程也是非常的丰富,不仅仅是语文数学两门学科,还有音乐、体育、书法、美术等等,学校还请了专业的书法老师教授学生握笔写字以及笔顺等。
各位家长可以回家和孩子分享小学这些有趣的课程,激发孩子们向往上小学的兴趣。
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是怎么做的呢?听听幼儿园老师如何说吧:
聚焦关键能力,助力适应小学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性、阶段性的教育过程,并非仅局限于大班阶段的短期任务。从幼儿踏入幼儿园的小班时期开始,我们幼儿园便围绕幼儿的全面发展逐步构建培养体系。小班开始就注重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养成,为幼儿的自主生活奠定基础;在社交礼仪方面,致力于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与礼仪规范,助力其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大班则聚焦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等的培养,为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大班围绕”幼小衔接“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到每月有不同的主题活动,便于孩子了解小学,与小学接轨。
1.在课程方面,我们深度贯通:5月份的《探秘小学》、6月份的《再见幼儿园》系列课程,让幼儿深度参与体验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变化。此外,大班数学课程也系统整理出来,通过每周一节数学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
2.邀请专业的书法老师来园进行现场教学,让孩子正确掌握握笔姿势和坐姿。班级区域也投放了各种书写材料,进行控笔训练。
3.班级语言区投放了丰富的听说读写材料,提高幼儿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在热烈的讨论中,家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三方逐渐达成共识:
幼小衔接并非某一方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家园校紧密合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家长应怀以平常心,摒弃焦虑与盲目,依据孩子自身发展特点,从身心、生活、社会与学习等方面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备。无论是帮助孩子调整日常作息,还是锻炼其自主整理物品的能力,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为孩子顺利融入小学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清晰的双向教研制度。通过双向教研,幼儿园教师能够明确小学的学习习惯与规则意识要求等,有效调整教学内容;小学教师能够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方式,丰富并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积极将家长纳入幼小衔接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家、园、校三方合力的幼小衔接态势,丰富幼小衔接工作内涵。当家长看到幼儿园和小学积极合作推进幼小衔接工作时,会更加明确自身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三方携手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分享感悟
沙龙活动结束后,班级群里也热闹非凡,家长们的反馈源源不断。
当教室里有关毕业的愿望都实现的时候,我们知道离别的风终要吹散蒲公英。在临近毕业之际,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做好全方面的入学准备。请相信,我们一起埋下的勇气种子,在某年某月一定会生根发芽,生长壮大。
当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我们知道这不是终点,是新篇
请收下这份有“幼小衔接”的秘籍
让我们相约在金秋九月
看“小雏鹰”们自信翱翔的模样
END
编辑丨万童
初审丨廖娟芳终审丨程明
做一个幸福的孩子 成为最好的自己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昌市红谷滩九龙新城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