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促成长
携手共奋进
合浦县廉州镇第五幼儿园
为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同时提高教师们参与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园于2025年4月7日至4月10日开展了为期4天的园内教研活动。下面跟随我们一起来进入老师们的有趣活动吧!
大班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关键时期,他们常常被生活中各种奇妙的现象所吸引。于是设计这节课《奇妙的溶解》,让幼儿通过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和有趣的实验直观地观察和体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帮助幼儿了解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对不喜欢的事情勇敢的说不。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对危险行为的警惕心理。
初步了解耳朵的外形特征,不做危害耳朵的行为,掌握保护耳朵的方法,积极参与倾听游戏。
大班幼儿的分类技能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讨论事物的各种特征及掌控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的技能仍旧较弱。需要通过多层次的分类活动来提高他们概括、比较、分析的技能。为此,特设计本次活动。
本节活动,以剧情为载体,以指纹为线索,以观察为工具,以二维对比记录为突破,在“发现指纹 — 匹配指纹 — 对比指纹 — 完善指纹”的推进中,不断梳理信息,探索真相。
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初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动物作为大自然中极具吸引力的存在,常常引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而尾巴这一独特又多样的器官极易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扑克牌是一种没有明确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低结构材料,同时它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大大班幼儿好学好问,对身边的事物有求知欲。基于幼儿的兴趣,鼓励孩子在自我探索和同伴互动中去发现扑克牌的多种玩法。
“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在这次活动中,我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孩子们对水的认识除了可以喝就是可以玩了,在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发现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
使幼儿了解河水的形成、分布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环境问题。
让幼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決问题的能力,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整个活动以“朵拉”带我们进入扑克牌城堡为线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断闯关挑战,幼儿从一开始在做做,玩玩中探索让扑克牌站起来的多种方法,到合作搭扑克牌高楼,充分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课程活动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集中进行评议研讨,授课教师对自己本次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听课教师对活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对活动中的亮点给予了肯定,以及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使得本次公开课活动更有温度、更有意义。
最后,园长也对本次活动中老师们表现进行了评价,肯定了老师们的长处与进步,也指出了不足和改进方向。同时对全体教师提出更高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进一步突破自我,提升能力。
一次锻炼、一番切磋、一种收获。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此次活动既是教师的个人沉淀、教学技能、教学特色的展示,也使教着有所得,听者有所悟,学者有所获。更是激发了教师不断探索教学艺术、探索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工作热情,唤起了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动力,为进一步提升我园保教质量奠定了基础。
— END —
图文编辑:邹雯凤、杨振楚
图片提供:各班教师
初审:苏晶洁
终审:叶方坚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合浦县廉州镇第五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