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段对话,一则游戏,一片花瓣,都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当我们俯下身来,细心观察、耐心倾听,会发现有趣的故事在身边正悄然发生。为深入贯彻落实双《指南》精神,践行“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师科学观察、正确解读幼儿行为能力以及课程开发与实践能力,切实支持、引导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 6月16日,我园开展了“倾听儿童 遇见故事”课程故事分享研讨活动。
分享故事 走进课程
各班教师智慧捕捉教育契机,挖掘教育资源,从课程生发背景、可能建构的经验、课程脉络、实施过程、课程感悟等多个方面,以 PPT 演示+解说的方式展示幼儿与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对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反思。
课程故事:小天气 大世界
“哎呀,又迟到啦?”的现象引起了老师的思考,老师支持孩子,认识时间、体验时间,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教大班孩子学做“时间的主人”。
面对即将离开熟悉的人、事物,心中充满了不舍,如何让孩子们正确认识离别的情绪并从中获得成长,班级约定“毕业不说再见”。通过孩子们自主探索,来好好和幼儿园告个别!
“家是吃饭、睡觉的”“家里的人都爱我”。小二班营造家的温馨,孩子们唱唱、说说、抱抱、互爱互助,感受到了更大的家的温暖幸福。
“3是小人的耳朵、卷发。” ……孩子不经意的小想法被捕捉,教师提供多种支持,“数字小人”“数字是个怎样的人”“做人小技巧”“会说话的数字”……系列活动展现了孩子们对数的认识与对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故事有趣有哲理有深度。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孩子对风筝的兴趣亘古不变,从探索对称的结构到成功放飞,孩子一路探索,兴致盎然。
“老师的头盔和我的不同”“奶奶说小朋友可以不戴头盔。”“小朋友可以戴大人的头盔。”孩子的一番话引发了一段安全教育的故事。
“老师,我的鞋子穿得对吗?”老师创设小班孩子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机会,解决了孩子们的穿鞋问题。
通过“排排队”课程活动,小九班的孩子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得到了较大发展。
评委们对每一个课程故事进行梳理,评价亮点和可优化的地方,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最后,园长张秀勤对本次老师们的故事分享进行点评,肯定了每位老师在课程中的亮点以及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课程故事的汇报有温度、有故事,能做到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挖掘了课程价值,同时还指出,课程故事源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老师们要抓住幼儿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生成活动,助推幼儿探究,在探究实践中关注幼儿的深度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兴趣点都是有价值的,老师们要有所筛选。希望老师们以后开展课程活动时,要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追随儿童,智慧支架,师幼互动促进孩子深度学习,为孩子创造真实的、美好的幼儿园时光!
活动提升了教师对课程的开展、推进、反思、总结的能力,为园本课程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本次的分享点评,老师们发现了自己课程故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领会了课程故事的意义和撰写的方法。相信此次活动分享后,教师们会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感受和体验,不断丰盈课程实施,与幼儿共同演绎更多精彩、有价值的课程故事。
文稿、排版 | 田琴
审核 | 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江都龙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