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赋能
看见特殊儿童的成长力量
——瓜沥学前融合教育中心故事分享与研讨活动
为践行“全纳、公平、优质、适合”的融合教育理念,4月29日,“生活赋能 看见特殊儿童的成长力量”主题研讨活动在萧山区瓜沥镇航民幼儿园温暖启幕。本次活动通过教育故事分享与专业研讨,深度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实践路径,助力教师提升特教专业素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包容支持的教育环境中焕发生命光彩。萧山区特殊教育教研员邵立锋老师全程参与指导,为活动注入专业力量。
专家引领提升:
——专业赋能 智慧领航
邵立锋提出三维度实践策略:一是儿童审议聚焦障碍成因、经验需求、实际需求、日常习惯、兴趣爱好等五要素,教学审议关注环境创设、同伴互动等支持策略;二是差异化施策:对身障儿童实施特长补偿支持,对心障儿童采取心理干预与分阶段训练;三是构建家园协同机制,通过成长记录、课堂问题共研形成教育合力。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特教素养,创设包容性育人环境,促进特殊儿童生命成长。
学习现场
园所融合工作汇报:
——自然有爱 共生实践
航民幼儿园洪见方园长从“两个中心点的包围圈”到行走课程中“一个也不能少”的坚守,从环境创设到师资培养,从课程调整到家园共育,让每一个身在航幼的孩子们在融合教育的春风里,像小树一样相互依偎、共同生长。在航幼,融合教育不是特殊儿童的“融入”,而是所有人共同创造的“包容生态”。
教育小故事分享:
——从真实案例见生命成长力量
航民幼儿园项晶晶老师分享的《十分钟衔接——支持语言发展迟缓幼儿有效课堂的实践案例》,针对“语言发育迟缓,说话含糊、不愿交流”的幼儿,提出了“十分钟衔接”的干预策略,通过兴趣喜好设计帮助幼儿融入活动、巩固内容的融合课堂教学策略,最终实现了有实效、有融合、有回应、有收获的课堂教学。
瓜沥镇第二幼儿园沈佳乐老师分享的《快乐入园:提升小班ASD倾向儿童自主如厕能力的个案干预》,针对ASD倾向儿童在如厕环节面临的挑战,从幼儿个案情况介绍、观察分析与成因溯源、干预方案与班本化支持策略和干预成效与反思四个方面,和老师们分享了在干预过程通过环境视觉支持、多元辅助支持、同伴正向支持等多种策略的实践经验。
分组深度研讨:
——聚焦生活能力赋能策略
“沥教育·融学成长”俱乐部的小伙伴们聚焦特殊儿童生活能力中的“吃饭”和“如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了分组研讨。
研讨结束,两组代表分别上台分享智慧结晶。老师们的分享再次告诉我们,答案不在书本里,而在我们与孩子共同经历的生活中。
融合教育不是“帮扶”,而是“共生”;不是“妥协”,而是“创造”。愿我们永远保持三种姿态:蹲下来的身体,看见孩子的需求;慢下来的心态,等待生命的绽放;联起来的行动,构建支持的网络。让我们携手用教育的力量,点亮每一颗独特的星星。
供稿|航民幼儿园
一审|吴圣苹
二审|袁伟锋
三审|何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