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墙
1.活动室墙面
结合主题创设“中国,我的家”主题墙。主题创设之前,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祖国妈妈是谁?你想要了解祖国妈妈的什么?你想要怎样表达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爱?”讨论后,教师经过提炼,最终确定从景、物、人、事四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因此设置“逛景点”、“说建筑”、“数民族”、“知大事”四个板块。通过共同收集资料、共同讨论等多种方式了解祖国,感受祖国文化的多样与丰富,从而产生爱国情感。
“我的一天”:活动室进门玄关处设置一日生活流程图,幼儿通过讨论、绘画出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用简单的时间和文字进行标注,帮助幼儿清晰理顺一日生活顺序,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加强幼儿的自主性和时间观念。
“我们的约定”:开学初,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班级规则“我们的约定”, 幼儿绘画,教师辅以文字,张贴在墙面。让幼儿自觉遵守班级活动秩序,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根据大班幼儿5—6岁身高和体重标准,设置身高和体重测量对比线,并提供体重秤,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感受成长。
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
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
2.走廊墙面
“值日生播报”:每天的值日生在老师的协助下播报日期、天气、空气、温度,并记录在一周气温变化表上,幼儿可以直观感知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以白板为底板,可循环使用。
“值日生职责”:与幼儿共同讨论值日生的职责,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体现,明确值日生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帮助幼儿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今天我值日”:粘贴值日生安排表,使幼儿知道自己值日的时间,建立轮流值日的时间概念和责任意识。
家园联系栏”:分为“育儿保”、“育儿教育”、“周计划表”、“精彩瞬间”四个版块。 “育儿保”、“育儿教育”为家长们提供了育儿策略;“周计划表” 让家长了解一周活动安排;“精彩瞬间”记录班级每月的精彩活动以及幼儿的精彩表现。家园联系栏架起了家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每周之星”:前期设置“学习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后期设置“勤劳之星”、“勇敢之星”、“优秀值日生”,每周五下午的一周总结中,通过互评、自评、他评、师评以及投票的方式选出。把每周之星细化到文明、勤劳、勇敢、有礼貌、爱学习、有进步等方面,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和获得认同的机会。
“我的作品展”:利用走廊墙面,设置“我的作品”展示栏,展示幼儿绘画作品。
3.盥洗室墙面
在厕纸处张贴大便、小便用纸量的提示线,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提示,辅以文字“大、小”提醒幼儿按需定量取纸,建立节约用纸的意识,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节约、环保的理念。
厕所墙面张贴尿液颜色条,方便幼儿对比,自查康状况,培养幼儿康的生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
厕所冲水马桶处,利用圆点的大小设节水标识,方便幼儿观察,提醒幼儿大小便的冲水量,潜移默化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洗手七步曲”: 贴在洗手盆上方以提醒幼儿注意正确的洗手方法,用图示和简单的文字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入厕”步骤图:引导幼儿有序入厕,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
4.寝室墙面
“迷宫游戏”和“书袋”:利用寝室栏杆悬挂书袋,墙面设置“迷宫游戏”,先起床的幼儿可进行游戏或阅读,既避免时间的消极等待,又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二、活动区
“我的计划—进区卡”:用白板设置 “我的计划”,教师按学号将幼儿分成5组,对应一周在园的五天,根据当天是星期几,那组的幼儿可以优先选择区域,教师也会重点关注和观察当日的小组。
幼儿讨论并绘制区域规则,教师辅以文字说明,让幼儿充分理解区域规则,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
在相对安静且光线充足的窗边,营造舒适环境,投放多种材料,促进幼儿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投入种类丰富的图书,分类摆放,如:综合画刊类、绘画手工类、百科知识类、故事绘本类、自制图书类等。每个种类的图书用不同圆点颜色标记,便于幼儿自主整理;按照数字序号标记图书,帮助幼儿形成有序摆放的习惯,同时也方便幼儿取阅和整理图书。
“图书修补步骤”: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图书修补的步骤,绘制图书修补步骤图,并在“图书医院”中投放图书修补工具,供幼儿学习自己修补图书。
“制作图书”:提供丰富的制作图书材料和工具,如:白纸、彩笔、废旧图书、剪刀、订书机等,方便幼儿自制图书。
“好书推荐”:幼儿推选自己认为精彩的图书分享给大家,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故事四要素”:讲述完整的故事需要的4个要素,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引导幼儿学习讲故事。
“我会讲故事”:班级开展餐前讲故事比赛,张贴幼儿讲故事时的风采,供幼儿学习和观摩。
“象形文字展”:基于主题,设置“象形文字展”,引导幼儿观察、猜想和对比,进一步了解象形文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区分为观察探索、认知学习、实验操作三个版块,幼儿集体讨论和绘制区域规则。
科学区里形状各异的物品标识,均由幼儿根据观察物品特征后进行绘画制作,既有新意又利于收纳,同样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
“观察探索”:利用墙面粘贴中国地图,分成“我想去的地方”和“我去过的地方”,引导幼儿在地图上寻找自己居住的、去过的或者想去的地方,初步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激发幼儿对祖国的自豪感。
“航天科技资料展”:开设航天科技资料图片展,供幼儿自主观看,了解我国航天的相关知识。
“认知学习”:提供绳子、游戏棒、数字卡、扑克牌、串珠、骰子、操作卡等开放性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或游戏。
“快乐等分”:基于主题投放“快乐等分”材料,考虑到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分别投放等分三角形、等分小人和正方形纸片材料,让幼儿初步感知数量等分。
“群数”:提供串珠、骰子、游戏棒等材料,帮助幼儿练习2个、5个、10个按群数数的方法,感受按群计数的乐趣和好处,体验数数成功的喜悦;每种材料旁边附游戏玩法示意图,供幼儿直观地感知游戏的玩法和步骤。
有趣的单双数:提供20以内的数字点卡和数卡,“单数”与“双数”的字卡以及扑克牌,帮助幼儿认识10以内、20以内单双数。
“棋类”:投放围棋、飞行棋、跳棋、五子棋等,供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
“实验操作”:设置“轻与重”、“填缝隙”两个实验。
“轻与重”:提供天平、石头、木块、塑料球、杯子等各类轻重不一的材料,帮助幼儿探索物体的轻与重,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得出不同重量的物体之间的等量换算关系,并学会记录。
“填空隙”:提供黄豆、绿豆、大米、骰子、沙子等颗粒大小不同的物品,以及透明的空瓶,供幼儿操作填空隙的实验,感受合理利用空间带来的方便。
“自然角”:创设观赏、观察、种植区版块,幼儿集体讨论和绘制区域规则。
“观赏处”:摆放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类植物,供幼儿欣赏。后期将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名称、浇水时间等。
“种植处”:分为种子区和工具区,摆放种植容器和种植工具,供幼儿自己动手种植。
“观察处”:提供放大镜供幼儿观察,幼儿自制观察记录本,自绘观察本封面;后期幼儿可自主学习如何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
分为欣赏、绘画、手工三个版块,幼儿集体讨论和绘制区域规则。
欣赏处根据主题进程,设置“中国名家名画展”、“京剧脸谱展”,供幼儿自主欣赏,给幼儿美的熏陶和享受。
“中国名家名画展”:结合主题收集中国名人徐悲鸿、齐白石的字画或照片,引导幼儿欣赏,充分感受国画的艺术魅力。
“京剧脸谱展”:利用桌面、挂饰悬挂、摆放京剧脸谱,供幼儿欣赏和学习,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
利用栏杆悬挂中国结、团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美。
利用桌面摆放折纸飞机步骤图,供幼儿观察学习。
提供丝线、麻绳、水彩笔、纸张、水粉等各种材料,供幼儿自主创造。
手工处提供资源包中的操作卡,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废旧纸筒、纸杯、纸盘、碟片、一次性叉子等;收集生活中的小物品,如:投放彩色小棒、小棍、纽扣、珠子、彩绳、各类绳子、胶棒、夹子等材料,供幼儿进行手工创作。
手工区材料丰富,更需要有良好的收纳习惯,所有标识均由幼儿讨论并绘画,极大提高了班级幼儿的参与性和收纳整理能力。
可移动式收纳篮方便幼儿取放画笔和工具,避免拥挤。
利用废弃纸筒和蛋糕盘制作手工作品陈列台,展示幼儿的手工作品。
利用碎的边角布料和麻绳,自制小围裙,供幼儿绘画和手工时使用,避免幼儿弄脏衣服,养成良好的绘画常规和个人卫生习惯。
设置“未完成作品”存放处,供幼儿存放未完成作品,方便幼儿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连续性创作。
“作品收纳夹”:两人共同使用一个书架,利用插页文件夹,收纳幼儿的各类美术作品。
结合主题创设“中餐厅”和“艺术表演处”,幼儿集体讨论和绘制区域规则。
“中餐厅”:投放半成品材料和自制材料,供幼儿游戏过程中自主制作菜品。
墙面展示区,将湖南有特色的食物图片进行展示,一方面帮助幼儿了解湖南的特色小吃,另一方面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食品价格表”:幼儿自绘菜品,通过讨论商议价格,将菜品与价格一一对应呈现。
利用自制的蛋糕碟子制成托盘,摆放自制食物。
投放零钱收纳盒,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投放营业牌,正面是“欢迎光临”,反面是“停止营业”,营造浓厚的游戏情境和氛围。
艺术表演区:投放幼儿熟悉的打击乐器、少数民族图片、服饰等材料,供幼儿进行音乐或故事表演。
幼儿绘画的乐器标识,根据乐器从大到小排列,便于整理分类。
化妆间里投放各种头饰及废旧化妆盒,供幼儿挑选进行角色表演。
张贴少数民族图片供幼儿欣赏,感受其独特的风情与文化,萌发对少数民族的热爱。
结合班本特色课程,提供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废旧的饼干盒、食品罐,以及锅、碗、瓢、盆制作自制创意打击乐器,供幼儿进行打击乐创作。
分为桌面建构和大型建构区,幼儿集体讨论和绘制区域规则。
桌面造型区:提供扭扭棒、游戏棒、绳子以及各类积木(积塑等),供幼儿开展桌面建构游戏。墙上张贴物品收纳的标识,有助于幼儿快速取放材料。
利用柜立面张贴不同材料的各种拼搭造型,同时记录、拍照幼儿在桌面造型区域中的作品,供幼儿欣赏、学习。
大型建构区提供大中型积木、积塑、纸砖、安全帽,以及收集的多种大小不一的甁罐、纸盒、饮料瓶等材料,供幼儿开展游戏。
墙面张贴建构拼搭的方法,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更多的拼搭方法。
墙面张贴中国特色建筑的成品的照片,供幼儿感知、欣赏中国建筑的特色,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
提供小黑板,供幼儿在搭建前自主设计,引导幼儿学习制订计划和分工合作,体会与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
“我的建构作品”:记录、拍照幼儿的建构作品,供幼儿相互学习和欣赏。
幼儿集体讨论和绘制区域规则,帮助幼儿更好的游戏。
提供跳绳、篮球、沙包、布袋等,供幼儿自主开展体育游戏。
利用PVC管制作跳绳收纳架,方便取放。
结合幼儿院民间游戏的园本特色,投放铁环、竹制高跷、沙包等运动器械,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收纳篮上张贴图片,方便幼儿整理器械。
利用走廊墙面空间,采用废旧泡沫地垫的边角余料收纳皮筋和甩脚球,方便幼儿有序取放。
“我会清洁台面”:在洗手台处张贴台面清洁示范图,提供台面清洁工具和示范图片,帮助幼儿学习清洁台面的方法,引导幼儿洗手后及时清洁水渍,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会喝水”:幼儿自主设计并制作喝水娃娃,引导幼儿真正了解喝水的适量度,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我会漱口、我会擦嘴”:张贴漱口、擦嘴的步骤图,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擦嘴方法,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
进餐桌垫下投放幼儿自绘的自画像,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座位位置,也知道同伴的座位位置;桌面中心投放“珍惜粮食”图片,提醒幼儿要节约粮食。
“我们的五星餐桌”:通过互评的方式,评选出进餐习惯最好的小组,给予“五星级餐桌”的称号,餐桌上可摆放一束花,并获得照顾班级菜地的机会。
三、吊饰
利用活动室进门玄关处和区域隔断处,悬挂藤帘、藤饰编花吊饰,营造和谐、温馨、优雅的班级环境。
结合主题活动“中国,我的家”,悬挂油纸伞、京剧脸谱挂饰、中国结挂饰、团扇等多种空中主题吊饰,营造浓厚的主题氛围。
延伸阅读:
本文来自微信号:新多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