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策略——以大班“遇见中草药”活动为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图片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是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或遇到的问题而开展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幼儿探索未知的伙伴。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断丰富幼儿的感知和体验,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以幼儿为主体,发掘探索性问题的源泉

教师要密切关注并捕捉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各种言语和行为表现,生成幼儿真正感兴趣的科学探究活动。

(一)倾听幼儿的分享讨论,发掘兴趣点

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往往源自幼儿本身。因此,教师要了解幼儿关于探究内容的已有经验和探索兴趣,以便更好地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投放适宜的探究材料,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与探索的愿望。

例如,大班科学探究活动“遇见中草药”的起源,便是幼儿在自然角被蚊子叮咬后,围绕驱蚊包中的中草药开展的讨论。教师通过倾听幼儿的讨论,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与问题,于是,一场关于中草药的探索之旅就此展开。

(二)关注幼儿的探究行为,捕捉生成点

探究内容的生成建立在教师对幼儿言行的敏锐关注和深入分析之上。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捕捉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典型行为,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读。

在“遇见中草药”探究活动中,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医馆,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兴致勃勃地投入创作之中,有的挥动画笔,为各种药材精心绘制标签;有的则开动脑筋,设计出一套简洁明了的看病流程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扮演小医生的幼儿遇到“开药方”的难题时,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通过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最终绘制出了一份班级专属的《本草纲目》。这不仅是对中草药知识的创意呈现,更是幼儿探究精神与合作力量的结晶。

(三)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找突破点

科学探究活动是由一个又一个问题支撑起来的。幼儿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分析、验证、调查等多种策略,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深度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基于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提出富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思考,通过调查、讨论、测量、参观等方式,获得问题的答案。

在“遇见中草药”探究活动中,幼儿基于生活经验,对如何制作中草药养生茶进行了探讨。他们提出了诸如“橘子也能变成中草药吗?”“白果晒干了能泡茶吃吗?”“幼儿园里有哪些中草药呢?”等问题。教师没有急于介入,而是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合作、调查等多种策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寻找答案。

二、以多样化活动为载体,丰富幼儿的感知和体验

(一)关注探究过程,使探究活动具有动态性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多元统整、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全面关注材料支持、教师引导、同伴互动等多维度因素,以及问题提出、交往合作、经验分享等多线条推进机制。

在“遇见中草药”探究活动中,幼儿通过自主设计记录表、制作养生茶、设计专属名片、绘制班级版《本草纲目》等,发展了多感官、多通道的探究能力,还丰富了自身的感知与体验。这样的活动设计,形成了一条条螺旋向上、层层推进的驱动性问题链,保持了他们思维的连续性,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和深度学习能力。

(二)丰富组织形式,使探究活动具有多样性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个别化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等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优势,使探究活动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

在“遇见中草药”探究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寻找幼儿园里的中草药、绘制班级版《本草纲目》、制作中草药养生茶、种植中草药,不断推动探究活动走向深处。

(三)发挥互动功能,使探究活动具有开放性

教师要充分挖掘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功能,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直观地呈现在墙面上。同时,教师要以树状图、鱼骨图、气泡图等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幼儿经历的探究过程,尊重和鼓励幼儿的探究行为,支持幼儿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

在“遇见中草药”探究活动中,教师将幼儿的探究成果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在班级的墙面上。同时,教师引导幼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探究过程,如用树状图展示中草药的分类、用鱼骨图分析中草药养生茶的制作步骤等。这不仅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以素养提升为目的,提供有效保障

(一)提升专业水平,提供支持策略

科学活动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因此,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行为具有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建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还需持续完善相关科学经验系统,从而在有准备的环境里,支持和推进幼儿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幼儿园要定期组织科学教育培训活动,邀请相关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园开展讲座。同时,教师要注重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参加线上或线下的科学教育研讨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教育水平。

(二)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其实是其自身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其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支持。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探究能力,对接各年龄段幼儿科学领域的关键经验。同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具备引导性、支持性、丰富性的探究环境,促使幼儿通过直接感受与实际操作不断丰富经验,实现科学经验的自我建构,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展开,通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记录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不断创新科学探究形式,为幼儿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探究环境,促进他们在探索中成长。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策略——以大班“遇见中草药”活动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组织策略——以大班“遇见中草药”活动为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