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摘要:儿童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多元性和发展性,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过程是获取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当支持儿童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尊重儿童的想法与兴趣,支持儿童的尝试与探究,看见儿童的思维与表达,让他们在学习的挑战、体验和迁移中,实现知识的理解、生成和建构,实现深度学习。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容错 试错 析错 深度学习 




儿童的学习是怎样的学习?从儿童认识论的角度,“认识即探究,知识即理解。儿童认识世界的过程即是通过探究生活与学科,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1] 。儿童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多元性和发展性,简单来说,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过程就是儿童“获取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

儿童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较长的一个时段,围绕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全身心地积极投入,通过同伴间的合作与探究,运用高阶思维,迁移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 。尽管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建构的知识不一定符合客观规律与常识,但这种“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童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中就强调“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我们“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生成和建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强调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性和迁移性” [3] ,这正是儿童深度学习的体现。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容错:尊重儿童的想法与兴趣


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到《评估指南》,都强调对于儿童兴趣的保护,提倡“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我们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儿童,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和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儿童的观察者、跟随者和支持者。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一)活动目标,从预设到关注


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计划表必不可少。班级按周制定“周计划”,在过去的“周计划”中,教师从周一到周五,从晨间锻炼、户外活动到主题教学、区域活动、特色活动等,都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划。可以说,在下一周开始前,便已经预设好了每天要做的事情和活动的内容。这样的计划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学活动与一日生活的顺利进行,拒绝“意外”,拒绝“失败”,同时也拒绝了儿童“犯错”“试错”的机会。

我们在园本课程的构建中,对于计划进行了重点变革。一方面,将“周计划”调整为“周计划”与“日计划”结合,强调对于儿童生活与学习的每日反馈与即时调整;另一方面,改“预设”为“关注”,将计划的重点从日程安排变为对儿童发展的关注。

在每日活动上,我们鼓励儿童自己确定活动目标、决定活动方向、选择活动内容。教师不做预设,哪怕儿童决定的探究内容不那么科学或难以实现,只要安全无虞,教师就不干涉,由儿童自主探究之后发现问题。

无论是“周计划”当中的“重点关注”,还是“日计划”中的“关注要点”,都强调教师对于幼儿的观察、理解而非预设、安排,教师要围绕幼儿兴趣、技能、交往、态度、习惯、情感等方面进行详细表述,表达自己将要关注的儿童发展要点。“关注”并非孤立,而是天与天、周与周之间互相联动,教师根据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而不是自己的“总计划”来调整。

从“预设”到“关注”,不仅是教师工作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儿童的兴趣、想法也许不够科学合理,但这种试错和探究正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式。“预设”下的课程可能看起来更有序,但“关注”下的一日生活与学习才富有积极的生长力。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二)活动过程,从主导到追随


我们的课程叫作“亲湖课程”,“亲湖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儿童的追随者,跟随儿童脚步,顺应儿童视角,用贴近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和思考。教师在追随儿童过程中,做到“蹲下身、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关注儿童但不干涉儿童,相信他们解决问题、推进活动的能力。

“亲湖课程”设置了“探湖小地图”“亲湖小地图”和“忆湖小地图”等活动来支持儿童的亲湖探究。在三种小地图的制定中,儿童始终是主导,教师是活动过程中的伙伴,始终追随儿童,尊重儿童的心理、行为、语言和选择。

活动前,师幼共同进行活动畅想,形成探湖小地图;活动过程中,师幼共同记录探究历程,生成亲湖小地图;活动后,师幼总结回顾探究历程,整理思维脉络,完善忆湖小地图。三种小地图构成了儿童亲历的、完整清晰的、可视化课程脉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全程理解、倾听儿童的内在与外在表达,让儿童做活动的主人。

从“主导”到“追随”,并不意味着教师身份的缺失和边缘化,反而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师幼共同完成探究,蕴含着对儿童探究学习、深度学习的支持。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二、试错:支持儿童的尝试与探究


儿童的学习与游戏,尤其强调“自主性”。正如《评估指南》所提出的,要“确保幼儿每天有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要“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

我们的课程以项目小组学习为形式,鼓励兴趣相同的儿童自愿组队,基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行主动的、自主的探究。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一)勇于尝试,从定势思维到发散思维


[案例]火龙果的颜色

一次用餐中,红色的火龙果果汁在孩子们的脸和手上留下痕迹,于是他们产生了思考:为什么火龙果会有颜色?火龙果的颜色可以用来染色吗?于是“火龙果小组”成立了。孩子们通过浸泡、压榨等方式提取出火龙果中的色素,并成功完成了布料和衣物的晕染。

探究至此,完成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宣告成功了。但是“火龙果小组”的成员不这么想,他们由火龙果有颜色,想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有颜色的水果和蔬菜。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开展了试验,从黑枸杞、蝶豆花等植物中提取出了天然色素,并用自己提取的颜色染出了好看的T恤和围巾。

“亲湖课程”实施中,产生了丰富的项目活动小组,“火龙果小组”正是其中之一。项目小组完全由儿童主导,其产生的契机可能是一个想法、一句提议或者一点发现。当儿童产生兴趣或好奇时,教师给予他们适时的支持,鼓励他们深入探索话题、了解现象、迎接挑战,项目小组因此生成。项目小组往往专注探究一个问题或想法,并能很快取得探究的进展,有的想法得到验证,有的探索则以失败告终。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打破思维定式,结合生活的经验,去发现更多可探究的方面。比如,在“火龙果小组”的探究中,小组成员完成对火龙果的探索后,把探索对象拓展到其他果蔬,大大丰富了活动内容。

儿童的兴趣与好奇随时变化,项目小组的探究也会产生不同的走向,这是儿童发散思维的体现。教师应该保护儿童的想法,鼓励他们的发散性探究,让他们的思维在探究中发展。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二)重复探究,从浅尝辄止到深度学习


[案例]蚂蚁在哪里

一次日常活动中,孩子们聊到了下雨前蚂蚁排队搬家的现象,于是对于“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成立了“蚂蚁小组”。

“蚂蚁小组”想要研究蚂蚁,第一件事情当然是捉到蚂蚁。蚂蚁在哪里?小组成员提出了操场、爬梯、小农场等可能有蚂蚁的地方,然后便带着自制的捕捉工具展开行动。但初次捕捉以失败告终,不是不小心捏死了蚂蚁,就是让蚂蚁跑了。

孩子们经过讨论,决定改“捕捉”为“引诱”。蚂蚁应该喜欢粮食和甜食,于是孩子们选择面包屑、糖果、“米老头”等作为引诱工具,并将引诱的食物布置在了操场。第二天,孩子们想循着食物洒落的踪迹寻找蚂蚁窝时,才发现食物都不见了,蚂蚁也溜得干干净净,一点踪迹没留下。

孩子们又一起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决定要设置“陷阱”,提出了很多想法。但当再度来到操场时,孩子们发现了砖块,决定改用砖块来做“陷阱”。可惜的是,诱捕计划再一次失败了。

从5月到6月,“蚂蚁小组”进行了8次探究。在始终没有捉到蚂蚁的情况下,小组探索该如何继续?教师把决定的权利交给孩子们。经过讨论,孩子们觉得在捕捉蚂蚁的过程中,导致了蚂蚁的死亡,他们不想再伤害更多的蚂蚁。于是“蚂蚁小组”改变了探究计划,要做“护蚁使者”,一起开展“保护蚂蚁”的行动。

“蚂蚁小组”的捉蚂蚁行动,持续了一个月,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重新探究。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儿童思维的特征,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非常投入,他们有想法、有意愿并有毅力投入一次次的探究。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和“失败”,不仅没有打击到儿童的探究积极性,反而促进了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出现困难时,教师不急于去“帮助”,而是让儿童自己讨论和反思。事实证明,儿童能够迁移生活经验,提出创造性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有时会过于天马行空,如有成员提出制作自动捕蚂蚁机,但教师不能急于否定这类想法,而应该敏锐地察觉想法背后的儿童思维,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并支持他们的探索。

“蚂蚁小组”的探究中,小组成员重复探究行为,利用生活经验制定捕捉方案,这种“探究式、创造性、可迁移”的学习过程,正体现了儿童的“深度学习”。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三、析错:看见儿童的思维与表达


儿童的学习权利,不仅体现在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还有自主表达。《评估指南》中提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儿童的主动表达中,让他们充分地分析、评价、创造,从而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一)反思讨论:从相信质疑到经验建构


[案例]枯树苗之谜

一次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植树节种下的一棵梨树苗枯萎了,很着急,于是成立了“救救梨树苗小组”,开展救援计划。要救助枯树苗,首先得弄清楚树苗的“病因”,在反思讨论会上,大家积极开动脑筋。

阳阳:小树苗到底怎么了?

妞妞:小树苗生病了,我们给它挂水吧。

成成:小树苗是没有营养才变成这样的吧,我们给它施肥。

小九:植物喜欢晒太阳,会不会是小树苗没有晒太阳?

嘉睿:植物也喜欢水,我们给它浇水吧。

阳阳:那会不会是有人浇水太多,所以把它淹死了呢?

毛豆:我觉得有可能是没有松土。

朱哲:不对,这旁边的树不也没松土嘛,为什么它们没事呢?

大家恍然大悟,对啊,旁边的树和枯树苗都是植树节种下的,所有树一起浇水,一起施肥的,为什么唯独这棵小树苗“生病”了呢?

讨论半天没有得出结果,大家决定去问问善于种植的门卫王师傅。

批判性思维是幼儿深度学习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儿童学习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课程希望创设一种契机,帮助儿童不断与他人(同伴或教师)对话,使观点中的矛盾在对话中不断放大并重构,从而帮助儿童完善其理论认知。

反思讨论会是儿童讨论、对话的重要场合,一般在每天的游戏和探索活动之后进行,时间为15—30分钟。教师根据项目小组活动的内容,抛出可探究的问题,随后儿童互相提问、解答。

在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儿童面临提问时会主动梳理自己的想法,积极调动思维,完善自己的理论认知,并给出自己的分析与评价;当儿童尝试解释问题或者反驳观点时,便是对自己理论认知的一种反思与重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善了幼儿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二)儿童海报:从自我表达到协作表征


[案例]小鸡诞生记

大班成立了“生命小组”,想从“蛋宝宝”中孵出小鸡来。“生命小组”的孩子们每天都去观察、照看自己的“蛋宝宝”。经过21天的等待,孵化器里传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小鸡真的孵出来了!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小鸡,隔着透明玻璃围观了小鸡孵化的整个过程。后面几天,小鸡陆续出壳,一共孵化出7只小鸡。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讨论小鸡出生的过程。“先是鸡蛋,然后鸡蛋变得一半黑一半白。”“黑的越来越多,白的越来越少。”“小鸡先露出一个尖尖的嘴,出来之后是湿湿的,全干了之后才毛茸茸的。”……“生命小组”的孩子们想要跟所有人分享小鸡孵化的过程。于是,小组成员协同合作,有的整理流程,有的绘画,有的制作,共同完成了“小鸡诞生”的儿童海报,向其他孩子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我们推行“儿童海报”,将表达的权利还给儿童,由他们呈现自己的项目小组活动内容。儿童自己选择、记录活动中的“重要时刻”,如困难、矛盾、惊喜、发现等,合作制作“儿童海报”。这既是总结活动、展现想法的自主评价过程,也是认识活动、建构经验的自主学习过程,更是反思活动、提升思维的自主成长过程。

项目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视角,把小组活动的过程或者精彩瞬间用连环画、小书、屏风、展板等形式呈现,向其他儿童和教师介绍自己的活动想法和活动过程。在表达的过程中,他们分工协作,各自承担擅长的部分如绘画、手工、讲述等,真正做到了从自我表达到协作表征。

儿童海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贯穿小组活动的全程,儿童的探究过程、探究之后的分享、分享当中的表达和记录等都是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

儿童的学习过程是经验建构的过程,也是完善认知的过程。因此,过程远比结果重要。“三错”下的儿童学习,以“容错”尊重儿童,归还学习的主导权;以“试错”鼓励儿童,促进探究学习下的思维发展;以“析错”表达儿童,建构完整的探索过程,实现儿童的深度学习。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参考文献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1]张华.儿童认识论的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6. 

[2]王小英,刘思源.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0(1):3-10. 

[3]崔友兴.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9(2):66-71.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容错、试错、析错: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教育探索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