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

07

小禾周记

这篇周记记录了两周的教学内容,也是对小禾老师过去三个月践行“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的阶段性反思。


在这两周的教学中,小禾老师最大的感悟是:孩子在游戏和学习中的过程远比最终的“作品”更为重要。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孩子有着各自独特的学习节奏。虽然小禾老师仍然为孩子在游戏中偶尔展现的惊喜“成果”感到欣喜,但她如今更加专注于观察和思考这些过程。在此期间,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探索如何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持。


周记时间

2024年11月11日—11月25日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班里的玉米感官诱导区已经设置了一个月,在此期间,材料经过了多轮细微调整,这个区域始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本周,小禾老师特意花时间深入观察了几位不同孩子在这个游戏区中的探索方式和学习状态。


01

游戏中看到个体差异

六个孩子不同的玩法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妮妮和潼潼,一个三岁九个月,另一个三岁五个月,这天一起在玉米感官诱导区玩游戏。在游戏初期的“热身阶段”,她们分别拿着纸管当“望远镜”,相互“瞭望”了一下对方。随后,她们还短暂讨论了管子的长短和粗细。这个阶段,潼潼的话明显更多,而妮妮则显得更为专注,埋头忙自己的“操作”。


当妮妮开始独自进行装填和转移玉米粒的探索时,潼潼仍在尝试不同的玩法,比如用纸管与矿泉水瓶的瓶口对接。直到她找到一个大口的矮瓶,才开始尝试用玉米粒进行装填,或许是因为她觉得大瓶口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潼潼还在拿管道假装“望远镜”时,

妮妮已经开始了装填工作


妮妮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操作,目不转睛地投入在装填和转移的过程中,只是在间隙中偶尔和潼潼聊上几句。


不久后,潼潼也找到了一种新玩法——先用大口瓶装满玉米粒,再将其转移到矿泉水瓶中。妮妮则在非常小心地将桌面上洒落的玉米粒收拾干净后,转身去找新材料。她拿来一个按压式的洗手液瓶,花了一些时间试着将瓶盖拧开,然后用这个新容器继续进行装填游戏。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妮妮费尽心思地打开按压式洗手液瓶时?????,
潼潼也摸索出了往小瓶口装玉米的窍门??


两位孩子在玉米感官诱导区玩了大约20多分钟。最终,妮妮先离开,潼潼有些意兴阑珊地对老师说:“妮妮走啦。”


与此同时,在同一个感官诱导区,梧桐和牛牛这两位小男孩的玩法则明显不同。一段视频记录下了他们的游戏细节。


在梧桐和牛牛开始游戏前,小禾老师已经在这个区域加入了一些新材料,比如可以装玉米的小网兜、一段硬的PVC弯管、一个竹管,以及用葫芦把制作的“漏斗”。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梧桐与牛牛在感官区玩起了搭建


由于感官诱导区出现了大量的新材料,梧桐和牛牛并没有在装填玉米上花太多时间,反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搭建中。


他们尝试用不同大小的管子和瓶子进行组合和构造。牛牛先是在矿泉水瓶口套上了两个“漏斗”,然后又接上一小段竹管;而梧桐则用底部套着网兜的PVC管连接了一段弯管,甚至还尝试用更多的材料继续连接和堆叠,显得颇有创造力。


悠悠和阳阳虽然年龄相差一岁四个月,但两人经常能一起玩得十分融洽。别看悠悠是班里最小的女孩,但游戏中她情绪稳定、神情专注、淡定自若,俨然已经成了游戏“能手”。她平时总是主动邀请阳阳小哥哥一起玩耍,展现出良好的社交能力和领导力。


在玉米感官诱导区,悠悠和阳阳同样有说有笑,玩得非常投缘。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阳阳和悠悠若无旁人地在玩装填


悠悠坐在小凳子上,慢条斯理地用小勺一勺一勺地将玉米装进矿泉水瓶中,而阳阳则显得更加熟练,动作流畅利落。游戏中途,悠悠在装玉米的盘外发现了新材料——两根小直径的PVC管。她刚抓起其中一根,另一根就被对面的阳阳顺手拿走了。


当悠悠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小管子插入矿泉水瓶中时,对自己的“创造性发现”感到非常满足,忍不住主动示意阳阳看,还情不自禁地放声大笑。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发现新玩法的悠悠放声大笑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若无旁人的俩人头几乎要碰到一起了


游戏过程中,悠悠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和阳阳聊着天,但她的手始终没闲着。她要么向瓶子里装玉米,要么尝试往小管里装一些玉米粒。因为两人都过于专注,头一度几乎靠在了一起,但对此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游戏世界中。


在这六个孩子中,最小的悠悠只有2岁6个月,最大的梧桐已经4岁5个月。他们虽然在同一个玉米感官诱导区内玩耍,但游戏方式却展现出各自的独特性。然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情绪等级都很高,从四级到最高的五级不等。例如,阳阳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放松,没有任何压力或紧张感;悠悠则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自言自语,甚至在发现新玩法时笑得合不拢嘴。


在游戏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以与自己发展水平相符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展现出独特的学习品质。他们通过多种感官和动作探索物体,对动作结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例如:


  • 梧桐:用不同管子和不相关的材料进行连接和堆叠,尝试创新的搭建方法。

  • 妮妮:关注玉米落入瓶子时的声音,甚至专注于打开按压式洗手液瓶子的挑战。

  • 潼潼:用纸管当“望远镜”,探索材料的形状和功能。

  • 悠悠:发现了一种新玩法,用小细管插入瓶子中,并因这一“创造性发现”感到极大的满足。

  • 牛牛:尝试把两个“漏斗”拼接在一起,探索组合的可能性。

  • 阳阳:不仅熟练地将玉米装入瓶子,还用小棒在瓶中搅动,感知空间和位置的关系。


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进行了大量跨领域的探索和学习,包括身体动作的协调、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和数学方面的初步认知。除此之外,在游戏中,这六个孩子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主动、积极学习的学习品质。其中,妮妮、悠悠还呈现出了一些反思性、创造性的学习特征。


小禾老师已经能慢慢地观察并分析出不同的孩子在游戏状态和有效学习特征了。


02

教与学之间的偏差:

想让孩子探索船,他却更愿意玩装填


园所内训持续了三个月,小禾老师始终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支持孩子自主探索。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15年传统教学的惯性时常让她陷入拉扯和纠结之中。这个月,一个玩水的诱导区就让她思考了好几天。


月初,小禾老师将玉米引入班级游戏时,特别设置了一个结合玉米皮和玉米粒的玩水诱导区。梧桐是对这个区域最感兴趣的孩子。其他孩子通常在这个区域玩上十几分钟就会离开,而梧桐却总能一玩就是四五十分钟,且每天如此。从那以后,这个“水池”几乎成了梧桐的专属游戏区,他每天都沉浸其中。


小禾老师认为,这不仅是梧桐自主学习的重要机会,也是她深化教学实践的关键时刻。她通过持续观察梧桐的游戏状态和学习过程,试图进一步理解他的兴趣与需求,同时根据这些观察对玩水的诱导区材料进行了多轮调整。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刚开始,梧桐喜欢独自在“水池”中用各种瓶子进行装水、转移的游戏。


他对水的特性充满好奇,有时会专注地“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对老师描述自己的发现,比如“这个沉下去了”或“这个不会沉”。他在游戏中还表现出对数数的兴趣,时不时一边玩一边数,从1正确地数到6。


此外,梧桐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他常用水中的各种材料当作“船”,让它们在“水池”中“航行”。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水池里没了瓶子,看上去梧桐手上的动作并不是很多


梧桐在游戏中的表现让小禾老师陷入了思考——她究竟该如何支持梧桐呢?是沉浮吗?还是探索数字?或者让他通过玩船让游戏持续下去?


一天晚上,小禾老师将这些疑问与思考记录了下来,并写下了如下问题与反思:


  • 水里的东西太多了,有点杂乱。

  • 梧桐在玩的时候,对于沉浮的兴趣不是特别浓厚了。

  • 如何在不减掉这个区域的情况下,再继续深入的带着梧桐探索小船呢?

  • 试着引导梧桐做小船,他表示太难了。


小禾老师一直希望梧桐能在水里“玩船”,她试图通过提供各种材料来支持他,包括玉米皮、果皮、“木筏”、班级里的“大船”,甚至用A4纸折成的纸船。然而,从梧桐的反应来看,他似乎对这些努力并不感兴趣。每次对“船”的尝试都只是蜻蜓点水,稍作体验后便转而回到自己更喜欢的装填游戏中。


小禾老师对此感到有些挫败,用她自己的话说:“感觉这个诱导区快搁浅了。” 她开始纠结,这个“水池”诱导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与小禾老师的心理起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梧桐似乎完全不受这些影响,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在地探索着水中的乐趣,对这个诱导区情有独钟。前几天,他因为有点咳嗽,老师本打算暂时不让他玩水,但梧桐坚持要玩。无奈之下,老师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热水池。与小伙伴一起玩时,即使玩伴离开,他也能长时间沉浸在这个区域内独自探索。


在游戏过程中,梧桐展现了许多探索与学习的行为。他不仅对利用瓶子进行装水、转移的图式探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还用自己的方式将“木筏”当作船,沿着“水池”边缘“航行”。他甚至尝试在船上载物,观察船倾覆或沉入水下的现象。


小禾老师观察到,梧桐在游戏中展现出主动性和积极的学习品质,但在反思和创造性方面的表现尚不够显著。尽管她不断调整游戏材料,试图引导梧桐在“水池”中玩出更多花样,但效果并不理想。梧桐的游戏似乎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而老师事先设想的游戏计划似乎也未能完全实现。


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纸船并没有激发梧桐多大的兴趣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梧桐和妮妮一起用气球在装水


如果梧桐没有按照小禾老师的设想进行游戏,这可以接受吗?如果小禾老师一定想要激发梧桐进一步“玩船”,是否需要调整环境,让材料的组织更加合理?还是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意图呢?


另一个案例是阳阳在感官区玩天秤的游戏,也反映了小禾老师在这一方面的困惑。


这一周,小禾老师在玉米感官区放置了一个天秤,希望孩子们通过游戏探索重量的概念,理解平衡的原理。阳阳等孩子在这一区域花了很长时间玩天秤,但始终未能让天秤达到平衡(看起来阳阳并不在意是否平衡,甚至多次将玉米的位置放错)。事后回看游戏视频时,可以感受到小禾老师的着急——在阳阳游戏的过程中,她时不时露出欲言又止的状态,试图指导却又忍住不说。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8张图片

阳阳不停地往天枰罐子装玉米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阳阳直接将管子放在了天枰上,完全不在意是否平衡这件事


但实际上,对于像阳阳这样三岁多的小班孩子来说,理解平衡并熟练操作天秤显然超出了他们当前的发展水平。这是一项他们暂时无法胜任的任务。


如果让孩子尝试完成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任务,即便以游戏的形式呈现,依然是一种未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教学行为。


要解决这个问题,小禾老师需要反复对照《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内容,明确班级孩子在其年龄阶段应达到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创设适合的环境(组织有教学意图的游戏),不仅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探索与学习的机会,也能使老师的支持更加精准和有效。


否则,孩子得不到乐趣和成长,老师也容易因为徒增压力而感到力不从心,最终事倍功半。


03

游戏的过程与结果:

应该逐步深入但绝不能催熟


三个月过去了,小禾老师的教学实践逐渐显现出成效。班里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游戏方式,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老师主导转变为以孩子为中心的自主探索。尽管北方的天气已经很冷,小禾老师班里的孩子们依然每天享有90分钟的游戏时间。


持续关注小禾周记的读者或许会注意到,在她组织的游戏中,孩子们大多数时候并未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果”


然而,我们却能清晰地看到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进行的有效探索和学习,也能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变化:他们的情绪更加稳定,幸福感显著提升;而且,通过游戏,孩子们对学习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能够更长时间地专注于手头的活动。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

总能尝试新方式来玩游戏的妮妮


回想十一假期前,刚入园时不爱说话的梧桐,如今已经结交了麻团、阳阳等一帮朋友,变成了一个愿意积极分享的孩子;转学刚满一个月的乐乐,从一个不爱上幼儿园、总是哭闹的小姑娘,成长为情绪稳定、喜欢上学的孩子;曾因感官过于敏感而不愿弄脏手的牛牛,如今能充分接触各种形态的材料,并长时间投入游戏;而学期初在游戏中还显得胆怯的悠悠,三个月后却展现出悠然自信的状态,玩得从容而投入。


班里的孩子们虽然发展节奏各不相同,但几乎每一个都因游戏而受益,获得了显著的成长。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21张图片


欢欢博士说:

孩子和老师之间所谓的相互成就,正体现在老师能够基于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给予针对性的支持。这样的支持让孩子们能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无压力地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学习。


只有当孩子在幼儿园的探索和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质量,他们的发展才有保障。相反,试图通过催熟的“成果”来呈现,往往只是老师无效努力的体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成就。


老师的成就与荣耀并不取决于对外展示令人惊叹的游戏“作品”,而在于每一个孩子自身切实的、跨领域的发展。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以此标准来看,小禾老师过去三个月的努力无疑是卓有成效的。



– 下周待续 –


加星标,幼教不迷路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22张图片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

原记录者 小禾|周记主笔  Kevin
校对排版
陈欢 


本公号内容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合作|其他事宜请致信:

kevin@earlyyearsinternational.com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24张图片


【小禾周记系列文章】

01|新学期,我在混龄小班开始尝试以游戏为教学方式

02|满脑子的游戏,做梦都在布置诱导区

03|一个月见证游戏的价值和环境的力量

04|玩游戏一个月之后,孩子和老师会有什么变化呢?

05|在游戏中看见每一个孩子,为不同的孩子“定制”诱导区

06| 支持孩子玩游戏才是幼儿园最正经的教学工作

07|爆改娃娃家

08|小禾周记 08|游戏玩到了“深水区”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幼师课件网第2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欢欢博士聊幼教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小禾周记09:在游戏中感悟“孩子与老师相互成就”的真谛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