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

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图片

阅读提示:本文4207字,信息密度偏高,建议阅读8分钟。

01 写在前面

自2024年9月9日起,我开始全职带娃。

全职带娃的生活我干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孩子提供了哪些生命的助力。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当我在为孩子服务时,更丰富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更好地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益观察,我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的五个维度(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来进行实践记录。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观察记录的划分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各领域会相互渗透,但是我觉得不影响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你也有观察记录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现状的想法,欢迎你添加我的微信:yunhubuxi0515,加入胡不喜的育儿群,我们可以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你买的轻松(打赏99元/年),我交付轻松(提供陪伴/榜样/答疑价值),希望我们的育儿生活都变轻松,这是我现在追求并践行的。

我的全职服务对象:①荔枝:女孩,5岁,中班小朋友。②陈皮:男孩,2岁,会走路还不会说话。

02 儿学习与发展阅读笔记

读懂2岁宝宝观察实践指南——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框架,结合《2岁宝宝大书》阅读笔记,以及个人观察实践案例汇编整理,旨在通过游戏化、生活化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尊重个体差异,避免机械训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健康领域

核心目标: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习惯及安全意识。

实践案例参考:

1.拉臭臭

  • 参考目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生理需求(如“肚子不舒服”),逐步实现如厕自理等。
  • 为什么:培养自理能力是适应集体生活的基础(关联指南“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
  • 怎么办:通过情景模拟引导表达,逐步减少成人协助,鼓励独立完成如厕流程。

2.家务小能手

  • 参考目标:鼓励幼儿参与简单家务(整理玩具、摆餐具)。
  • 为什么:锻炼手部协调能力与责任感(关联指南“动作发展”目标)。
  • 怎么办:提供儿童扫帚等安全工具,任务完成后给予具体表扬(如“你把积木收得真整齐!”)。

3.天黑我不怕

  • 参考目标:创设安全独睡环境,用睡前故事建立睡眠仪式感。
  • 为什么:独立睡眠促进自我管理能力(关联指南“身心状况”目标)。
  • 怎么办:布置温馨睡眠环境(如星空灯),逐步延长独睡时间,用安抚玩偶缓解焦虑。

4.吃饭饭

  • 参考目标:以身作则端正饮食习惯,避免挑食。
  • 为什么:均衡营养支持身体发育(关联指南“生活习惯”目标)。
  • 怎么办:用儿歌、故事引导尝试多种食物(如“胡萝卜像小太阳”)。

5.蔬菜总动员

  • 参考目标:介绍蔬菜名称、颜色、营养,通过游戏培养健康饮食意识。
  • 为什么:蔬菜营养对免疫力至关重要(关联指南“身心状况”目标)。
  • 怎么办:触摸真实蔬菜并描述特征(如“西兰花像小树”)。

6.我会刷牙

  • 参考目标:开始引导刷牙,提供儿童牙刷。
  • 为什么:预防龋齿,培养终身卫生习惯(关联指南“生活习惯”目标)。
  • 怎么办:用“牙刷小火车开进嘴巴”等游戏化方式示范。

7.味道和表情

  • 参考目标:引导用表情表达食物感受(如酸到皱眉)。
  • 为什么:促进感官认知与情感表达(关联指南“情绪适应”目标)。
  • 怎么办:品尝后鼓励模仿表情(如“辣条好辣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二、语言领域

核心目标:发展倾听表达、早期阅读及社交语言能力。

实践案例参考:

1.你我他

  • 参考目标:引导在游戏中正确使用代词(如“这是我的”)。
  • 为什么:代词运用是语言社交基础(关联指南“倾听与表达”目标)。
  • 怎么办:角色扮演时示范正确表达(如“这是你的小熊吗?”)。

2.水果歌

  • 参考目标:结合儿歌学习水果特征(颜色、味道)。
  • 为什么:儿歌韵律提升词汇量与表达兴趣(关联指南“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
  • 怎么办:创编“苹果红红圆又圆”等童谣,配合实物触摸。

3.自我介绍

  • 参考目标:引导说出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
  • 为什么:建立自我认知与社交信心(关联指南“愿意讲话”目标)。
  • 怎么办:通过“小熊见面会”等游戏练习介绍。

4.我要考考你

  • 参考目标:通过拼图、卡片游戏锻炼记忆归纳能力。
  • 为什么:记忆是认知发展基石(关联指南“阅读理解”目标)。
  • 怎么办:玩“找相同”游戏,鼓励复述简单事件顺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三、社会领域

核心目标:培养人际交往、规则意识及社会认知。

案例实践参考:

1.捉迷藏游戏

  • 参考目标:通过躲藏探索空间方位,学习轮流与规则。
  • 为什么:游戏是社交规则启蒙载体(关联指南“人际交往”目标)。
  • 怎么办:从简单捂眼过渡到复杂藏匿,用“轮到我了”强化规则。

2.各种各样的职业

  • 参考目标:用图片、道具认识警察、医生等职业特征。
  • 为什么:初步建立社会角色认知(关联指南“社会适应”目标)。
  • 怎么办:角色扮演医院场景,讨论“医生如何帮助我们”。

3.从小有礼貌

  • 参考目标:示范并鼓励使用“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 为什么:礼貌是人际交往基础(关联指南“文明习惯”目标)。
  • 怎么办:在分享玩具、接受帮助时即时引导应用。

4.我们一起玩

  • 参考目标:创造与同龄人互动机会,学习分享与合作。
  • 为什么:社交互动培养合作精神(关联指南“友好相处”目标)。
  • 怎么办:提供需协作的游戏(如双人推球),引导交换玩具。

5.打电话

  • 参考目标:模拟电话游戏练习简单对话。
  • 为什么:提升交流能力与独立性(关联指南“愿意讲话”目标)。
  • 怎么办:用玩具电话模拟“喂?妈妈回家啦!”等生活场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四、科学领域

核心目标:激发探究兴趣、数学启蒙及自然观察能力。

案例实践参考

1.比一比

  • 参考目标:观察物体大小、长短等差异并分类。
  • 为什么:比较是数学思维核心(关联指南“数学认知”目标)。
  • 怎么办:提供差异明显物品(长/短绳),提问“哪条更长?”。

2.多变的天气

  • 参考目标:观察阴晴雨雪现象,记录天气变化。
  • 为什么:天气是自然探究直观载体(关联指南“科学探究”目标)。
  • 怎么办:制作天气日历,讨论“雨声滴滴答”。

3.积木游戏

  • 参考目标:自由搭建积木发展空间思维。
  • 为什么:促进手眼协调与创造力(关联指南“数学认知”目标)。
  • 怎么办:提供不同形状积木,鼓励堆叠“高楼”“桥梁”。

4.数一数

  • 参考目标:用水果、玩具感知“1和许多”概念。
  • 为什么:奠定数量关系基础(关联指南“数概念”目标)。
  • 怎么办:分饼干时引导“宝宝1块,妈妈1块,一共许多块”。

5.认颜色

  • 参考目标:优先辨认红、黄色,通过玩具强化颜色认知。
  • 为什么:颜色分类培养观察力(关联指南“感知形状”目标)。
  • 怎么办:玩“找红色汽车”游戏,匹配颜色卡片。

6.认识救援车辆

  • 参考目标:认识警车、消防车等功能及应急电话。
  • 为什么:培养安全意识与社会认知(关联指南“科学探究”目标)。
  • 怎么办:用玩具车模拟“着火啦!快打1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五、艺术领域

核心目标:发展感受力、表现力与创造性表达。

案例实践参考:

1.音乐小律动

  • 参考目标:随节奏拍打物品或自由舞动身体。
  • 为什么:律动培养节奏感与创造性(关联指南“表现与创造”目标)。
  • 怎么办:提供沙锤、手鼓,鼓励即兴创作,不强调动作标准化。

2.春夏秋冬

  • 参考目标:观察季节特征(落叶/雪花),用绘画记录自然变化。
  • 为什么:季节更替是审美体验来源(关联指南“感受与欣赏”目标)。
  • 怎么办:户外收集树叶拼贴画,讨论“秋天树叶为什么变黄?”。

3.过家家

  • 参考目标:用道具扮演“照顾娃娃”“做饭”等生活场景。
  • 为什么:角色扮演激发想象力(关联指南“表现与创造”目标)。
  • 怎么办:提供废旧材料(纸盒变“灶台”),支持情节拓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4.红绿灯

  • 参考目标:通过儿歌学习“红灯停、绿灯行”规则。
  • 为什么:儿歌融合语言认知与规则意识(关联指南“阅读准备”目标)。
  • 怎么办:边唱儿歌边模拟过马路动作游戏。

5.为什么是湿的

  • 参考目标:触摸水、泥土等多材质物品感知特性。
  • 为什么:多感官体验促进观察力(关联指南“科学探究”目标)。
  • 怎么办:玩水时引导描述“水是凉凉的、会流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实 施 原 则

  • 生活化学习:将案例融入穿衣、吃饭等日常环节。
  • 游戏为载体:如用“蔬菜藏猫猫”游戏解决挑食问题。
  • 个体差异尊重:允许幼儿如厕训练进度不同,避免横向比较。
  • 安全第一:提供圆头剪刀、无小零件玩具,确保探索安全。


03 写在后面

陈皮快两岁了,终于长了一点“脑子”,也越来越好玩了。

你跟他说:“快去追姐姐!”他多半不会立刻行动。

但如果你问他:“姐姐在哪呢?”他会用小手指给你看。

接着你再问:“可以带我去找姐姐吗?”他就会拉起你的手,迈开步子就走。

男孩子的成长该怎么引导?我想答案或许就在于一点一点地“看见”他。

——看见他独特的兴趣点,看见他萌发的主体性,看见他真正的需求,看见他作为小小个体的自然本性。

在陪伴他一点一点长大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两岁宝宝普遍有哪些发展特点?他们对哪些事物充满好奇?在我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又能提供哪些支持,帮助他更好地解决问题,探索这个充满新奇的世界?

要知道,0-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这个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惊人,每一次新鲜刺激对他们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宝贵经验。

带着这些思考,我翻开了《2岁宝宝大书》。这本书不仅孩子感兴趣,也让我更好地读懂了他那些游戏化、生活化的日常点滴,作为家长,我也从中获益良多。

孩子不是生来就具备3岁的学习能力,一切都是可追溯的。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理解陈皮的发展,我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脉络和核心目标,整理汇编了这份阅读笔记。

我的想法很简单:首先,我自己需要对两岁宝宝的发展阶段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如果这些笔记能对适龄孩子的家长有一点点启发或帮助,哪怕只影响到一两个人,我也觉得这非常有意义。

家庭教育的方式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是父母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递和影响。

这种不同家庭的三观的差异需要流动。

正如周轶君在《教育的细节》演讲中所说,“看到他者的存在,看到他者的智慧,听听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再想一想如何去改良我们自己的土壤。”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注定会有不同的成长发展轨道,他们也不会完全贴合父母的期待或要求去成长。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需要修正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成年人的认知和内心。

家庭教育植根于父母的三观,而社会教育则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为什么我要建#胡不喜的育儿交流群

——这个有些小众,不想按套路出牌的,专注于儿童观察、儿童读写的家庭养育交流群。

因为妈妈与妈妈之间也需要这种社会性的连接和相互影响。

这也是一种环境的“浸泡”,一种强关系带来的影响——听听别人做决定的理由,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见自己的育儿观。

欢迎你,连接我。让我们一起看见孩子,陪孩子更好成长。
图片
胡不喜
2025年6月17日


『看见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图片

参考资料: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2岁宝宝大书》胡媛媛编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阅读笔记024(读懂2岁宝宝)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