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看到什么呢?只要我们真正的叫善于倾听,敢于放手,乐于放下。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孩子们学习的机会,事事都会有教育。所以爱劳动,关心集体,热爱社区,爱护小动物,和谐的与同伴的关系,大家一起讨论,把帮助别人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善于发现偶发的这样的教育契机,抓住了孩子们感兴趣有意义的这种问题,所以活动过程中,我们教师是真正的观察,了解了儿童,是倾听儿童他们这种想法和体验的。就通过这么样一个活动就能够我们能够看到就是高质量的教育,一定真正的是站在儿童立场的。
用观察能达到高质量吗?
因为特别强调的是观察评价。观察对儿童发展必要和重要的分析。观察很重要,很必要吗?但是很多老师说了,我也不做,或者我也没有时间做,好像也并没有影响到什么工作质量,因为我就按照那个备课就好了。所以我们要思考高质量是如何判定的。如果我们的这种课程只是拿来我们当地的所谓的这种教材,直接就给孩子们上了,并没有真正的研究前期研究孩子这种发展水平。其实我们这种课程也不见得对儿童真正的叫适宜,有意义。
观察是尊重的基础。没有理解儿童,尊重也只是一句口号。所以观察是评价的前提,只有潜心的观察才有懂得儿童。我们就是说懂得儿童吗?所以我们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要求是:懂得如何观察儿童,才能够真正的支持儿童的发展。所以,观察是恰当适宜教育的基础。就是说你的教育叫适宜不适宜。恰当不恰当,观察是很重要的。所以观察是从视觉面而引发的思维的过程、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是通过观察表现出来的对儿童的分析判断和支持的能力。这个才是最为重要,你说看谁不会看呢?你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你天天看着儿童,你天天倾听儿童。但是我们为什么抓不到那么多有利的那种教育契机呢?你没有观察你就不可能有贴近儿童的教育,你没有观察儿童,你准备的游戏材料也不会适宜。你只是看看人家有什么,你就有什么而已。
如果没有真正的这种观察儿童,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每一个儿童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他的需要,你说难不难?难就难在这儿。为什么我们一直都在讲知行合一,其实很难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就是要通过观察行动。行,就是知道、了解才有支持的方法和行动。所以在这里边呢,我们必须要了解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
观察当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对孩子发展水平做出客观的判定,并做出针对性的游戏指导方案,这才是更重要。所以你要有对儿童识别后的这种适宜的支持。
我经常想这样的问题,如果就是我们需要一本就是关于儿童成长表征的一个大辞典。能够通过教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行为,教师就能够一目了然的判断出孩子现在到哪个领域。某一方面发展水平的指标啊,它发展的程度到底什么样的程度。如果我们现在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也回答不出来,现在孩子他这种表征以后,他现在在这个呃目标下,他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说不清,我们白描式的观察笔记,其实也是没有价值和什么意义的。这些呢其实让我们自己不断的去思考。我们每天写的这种教育笔记,白描是这种教育笔记。那写完了以后,到底后续我们又给了孩子什么样的课程的支持,就是一日生活这种支持或者材料支持,课程支持还是什么样的支持。
所以试问我们自己:1.我们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吗?2.清晰了孩子现在在哪个发展阶段吗?3我们能够让孩子达到更高的目标阶梯吗?4.我们能给出具体的游戏的这种发展方案吗?如果我们只是拿《指南》中的一个目标来对应孩子,我们并不能够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比如说:中班,有这么样一个目标,语言领域的,他说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讲述比较连贯。你说我们怎么样判断它基本完整?怎么样判断它比较连贯?所以很难的。如果我们判断不出来,不知道他能有哪个阶梯,那我们就不能让孩子真正跳一跳够得着。所以我觉得我们要达到高质量,这是最难的。如果我们的教师头脑中没有将孩子的具体的表征与我们的教育目标,它是否实现进行有效的判定。我们就不可能达到我们讲的适宜的目标。随之而来是模糊的游戏材料的提供,还有模糊的课程支持。那就不可能有优秀的教师,当然没有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这就是我的一个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禁止商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