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走进幼儿心灵深处的倾听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对一倾听”是教师了解幼儿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幼儿园保教实践过程中,教师重视游戏及观察后绘画表征的倾听,对于幼儿其他生活方面的倾听少之又少,在师幼互动中,我们不应只重视幼儿智性学习,而要真正借助“一对一倾听”的方式,走进幼儿心灵深处。

一、倾听内容多样化

一日生活皆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倾听内容主要以幼儿游戏及观察后绘画表征为主,这就形成了一定的弊端,教师偏重幼儿学习轻幼儿心理健康,导致出现教师做任务式的倾听,总想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从而分析幼儿提升的经验。幼儿像“交作业”式的表述,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需求,并以教师的需求为目的,当教师出现引导性的语言时,幼儿会点头答应。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倾听内容应涵盖幼儿在幼儿园甚至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带着感情去主动倾听幼儿,与幼儿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让幼儿主动表达自己在游戏、生活中的经验、困惑及需要,尤其对于有特别需要的幼儿,教师更应关注他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幼儿体会到爱的关注,他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交流,在倾听过程中,对于幼儿要表达的内容,不评判,让他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

比如:有的幼儿害怕单独去卫生间;有的幼儿早上不愿意来上学,有的幼儿在自主取餐时喜欢摆弄餐具;有的幼儿喜欢啃手指甲;有的幼儿绘画表征里没有画游戏时的情境;有的幼儿不愿意表达自己;有的幼儿不想在这个区域游戏;有的幼儿只在旁边观察并不想参与游戏;更有的幼儿抢甚至破坏别人的玩具……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并主动倾听点,借助这些点,在情感连接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真正需求,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秘密,并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当然有的幼儿他不想用语言表达,尤其有的孩子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他可能想要的是一个拥抱,这一个拥抱足以带给他满满的安全感,所以,非语言性的支持或者表达都需要教师在适时的情况下合理运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偶发性倾听案例:

午餐后,孩子们到走廊自主观察绘画表征,我走到硕硕旁边,他看到我过来了,就给我讲了讲他在哪里玩的和谁玩的,怎么玩的,其他孩子们也跑过来听他讲,看他的绘画表征,看着看着,瑞瑞嘴里忍不住说道:“我们也是在这里玩的,你看,这个就是我。”伟伟说:“你画的小孩不好,怎么都是线,连肚子都没有,身体呢?”硕硕委屈地说道:“我不会画肚子,我就是这样画的小人。”

听到这里,我蹲下来,和硕硕进行了简短的一对一倾听对话。

教师:硕硕,我看见你有点难过?

硕硕:老师,我不会画有肚子的小孩。

教师:为什么你想要画有肚子的小孩呢?

硕硕:伟伟画的小孩都有肚子。

教师:那我们游戏后的绘画表征是用来记录游戏还是看谁画画更好看?

硕硕:是游戏记录表。

教师:那你的画的能把你的游戏过程呈现出来吗?

硕硕:可以呀,我给你讲讲……

教师:原来这就是你的游戏内容啊。

硕硕:老师,我知道了,我画的是记录表,不是比赛画画的。

教师:是的,我们的游戏绘画表征只是我们表达自己游戏的一种方式。

硕硕看着我点点头,一蹦一跳地又跑去看伟伟的绘画表征去了。

二、倾听时间碎片化

“一对一倾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近年来幼儿人数骤减,但在师资配备不足的农村幼儿园,倾听内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时,老师们想要每天每一位孩子都要被“一对一倾听”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且不是每个幼儿都想被倾听。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并不想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否付,就失去了“一对一倾听”的意义。

那怎么利用有效时间进行有效倾听呢?这一定是一个充满温馨、爱和眼神交流的时刻。而不是,你坐在这里讲,我坐在这里毫无表情地记录,幼儿担心自己没讲清楚,一遍遍的复述,教师担心自己没记全,反复盘问,这种形式化的倾听是导致教师与幼儿倾听式焦虑的主要原因,我们都应彼此真诚,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聊聊我们在一日生活中的经验、困惑及需求。

重视幼儿智性的发展是有必要的,但不是每一次的倾听都是有关学习,但一定是倾听的独立个体,将这一个个幼儿倾听的时间分散在我们幼儿园的每个碎片时间,让每一位幼儿都能被教师关注到,如果幼儿想要讲,那么教师正好可以倾听,这就是最好的安排。晨间在走廊可以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简短、轻松的交流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一天的美好;餐后在操场散步时,与老师简短的交谈;午休休息室起床时的问候……在区域里、在生态园、在滑梯上、在小山坡、在走廊等等都可以作为一对一谈话的地点,在温柔坚定值得信任的教师面前,哪里都是表述的最佳地点……但一定不要把每一次的倾听当做任务完成,我们应该带着惊奇感好奇心用温柔而接纳的态度,去进行倾听,幼儿在这样充满爱自然及安全的氛围中表达自己,教师在这种非追求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倾听幼儿,幼儿一定也会变成爱表达的“小话痨”,并在主动表述的过程中,体验到交流的快乐。只有在这种轻松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倾听才能让幼儿的情绪情感健康发展。

三、教师倾听专业化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幼儿喜欢讲,教师乐意听呢。首先在我们的幼教生涯中,一定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孩子,只有自己变成儿童才能理解儿童,才能时刻保持一颗探索幼儿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我们有更想了解幼儿的欲望,借着这种内驱力,我们像发现宝藏似的,在幼儿的语言及活动中看到一次次惊喜。其次,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添加任何自己的主观臆断,我们要像“录像机”一样进行实录,将幼儿讲述的游戏过程、生活细节及幼儿的表情及感受等一一收录到我们的耳朵及眼睛里,并用心去感同身受,这样我们就是有温度的倾听。教师要做的是用心去共鸣,去感受幼儿的感受,在心里去体验儿童的体验。我们还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关注到幼儿发出的有关需求信息,我们了解到幼儿的需要,在下一步幼儿活动室就能够真正根据幼儿的需要去做好支持工作。在此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一定要与幼儿建立安全的信任关系,并用一些不打断幼儿表述的动作及表情来作回应,让幼儿既能感受到被接纳的幸福,又能够继续表达自己。当幼儿表述完成后,教师以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还原性的梳理。梳理的过程孩子们既能通过教师语言来复盘自己的游戏,教师也能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及时补充及捕捉幼儿游戏的信息。最后我们在倾听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幼儿的表述愿望,保障倾听的时间,让幼儿有时间充分地表达自己,一定不能在幼儿还有表达愿望的时候,结束倾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倾听,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获得被尊重的体验。

四、记录工具智能化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信息化手段进行辅助。比如使用录音笔、手机录像等。因为教师低头一直写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幼儿的面部表情及动作,所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是有必要的。当老师记录时,幼儿的眼睛其实在教师的笔下,如果我们写的不够快,幼儿还会停下来等我们,这些字幼儿有很多不认识,他会用眼睛认真看,这样会打扰到幼儿的表述,他会好奇教师写的是什么反而忽略了自己表述本身,所以在倾听过程中,尽量使用现代化工具做辅助。并且现代化工具的使用,让我们对倾听内容更直观地进行复盘,在复盘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捕捉到在听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这些看似平常的语气、表情都将是我们读懂孩子的一把钥匙。

在“一对一倾听”这条路上,我们必将越走越坚定,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幼儿的智性学习,更应关注幼儿非智力的发展,尤其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体验,为幼儿的每一次被倾听提供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喜欢上表达的愉悦感,让教师带着一颗好奇心、惊奇感,用心倾听,揭开幼儿的神秘面纱,为幼儿的持续成长保驾护航!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走进幼儿心灵深处的倾听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