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游古巷
“字”得其乐
黄桥镇幼儿教育集团中心分园大三班班本课程
那些和文字相遇的瞬间……
升入大班之后,班级中的书越来越多,孩子们对文字充满了兴趣,认读汉字成了他们很喜欢玩的游戏。孩子们发现有的汉字圆胖,有的汉字细长。一笔一画的样子和外国人使用的文字有着明显的区别。阅读区里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本书的叫什么名字?”“老师,我已经认识好多字了,让我念给你听好吗?”等类似请求。美工区里,孩子们已经能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痕迹了,作者骄傲地介绍那是他的名字。平日里孩子们在外出散步踏青时,对黄桥古巷里的文字也是颇有兴趣,偶尔还会将自己所看到的古巷文字复刻到自己的表征作品里。但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外形、结构等具体的知识,还缺乏认知。
我们的家乡黄桥古镇历史悠久,古巷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字资源与文化底蕴。为了让大班幼儿深入感受家乡文化魅力,萌发对中华文字的兴趣,因此,我们设计了《“篆”游古巷,“字”得其乐》这一主题,以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促进幼儿在语言、社会、艺术等多领域的发展。期望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对汉字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化、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对文字的敏感性。
Huangqiao Ancient Lane
镜头二:解码千年文韵
揭秘文字秘密,激发幼儿好奇心
针对幼儿前期在寻字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通过亲子交流、查阅绘本、观看动画短片、采访社区老人等方式,探寻古巷里文字的意义和来历,并尝试再次走进古巷,探寻关于文字的来历和不同的意义。
孩子们分组讨论,积极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并用表征记录下自己走街串巷看到的场景。在了解到某块匾额上的文字与黄桥镇的历史传说有关时,孩子们兴奋地讲述着故事,对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了幼儿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契合《指南》中“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念。
镜头三:趣戏字海云间
在文字世界中自由遨游、嬉戏
依据《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的要求,为幼儿对古老文字的兴趣、提升其语言感知能力,教师开展丰富多元的文字相关活动,助力幼儿深入感受古巷文字魅力。
01 文字拓印
文字拓印游戏中,幼儿利用古巷里收集到的文字素材,通过拓印的方式制作独特的文字作品,感受文字的形状和纹理;
02 古巷建构
古巷建构活动中,幼儿用积木搭建古巷场景,并融入古文字门牌,将文字与建筑创意结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里的古巷版块时,幼儿认真观察,倾听老师讲述古巷与革命历史的关联,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
04 《说说家乡话》
《说说家乡话》集体活动中,幼儿通过网上的方言视频,用方言朗诵古巷相关的童谣、故事,感受语言的多样性;
05 社区联动
我们积极与社区联动,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为幼儿讲解古巷历史,幼儿积极提问,与社区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06 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我们邀请当地的文化传承人,和幼儿共同了解关于古巷文字的趣事。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玩中学”,符合《指南》中“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的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深入感受了古巷文字的魅力。
镜头四:邂逅甲骨知音
与古老文字一起开启深度认知之旅
依据《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培养幼儿语言与认知能力,教师借助趣味动画、实物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古代汉字演变历程,着重引导幼儿认识甲骨文、小篆等古文字。
古代汉字演变过程
教师通过趣味动画、实物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中国古代汉字演变过程,重点引导幼儿认识甲骨文。幼儿对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到家后,他们尝试用彩笔模仿书写甲骨文,并和家长一起将了解到的汉字演变过程制作成手抄报。
在手抄报制作完成后,我们和幼儿共同了解古巷里的这些文字来历,尝试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汉字的演变”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巩固了对汉字演变知识的掌握,还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关于古巷文字的拓展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了汉字的演变历史,培养了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落实了《指南》中“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游戏,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要求。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但在讲解环节,部分幼儿由于紧张,表达不够流畅。后续可以开展专门的语言表达训练活动,通过模拟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心理素质。
古巷小导游
在“古巷小导游”展示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黄桥古镇,结合老师在集体活动中分享的历史资料,学习讲解景点特色。
最初模拟讲解时,常常忘词或语序混乱,但通过分段练习等方式,孩子们逐渐熟悉解说词,并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吸引“游客”。在面向社会的成果展示中,化身“小导游”,详细介绍了黄桥人文特色,语言流畅且肢体动作自然,展现出较强的语言组织和现场表现力。
本次班本课程主题活动以幼儿为中心,紧密依托《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四个富有诗意且循序渐进的活动环节,让幼儿在寻字、探字、玩字、识字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了古巷文字的魅力和家乡文化的底蕴,在语言、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全面发展。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为幼儿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编辑 |黄海芬
素材 |中心分园大三班
审核 | 黄桥镇幼儿教育集团规划发展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黄桥镇幼儿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