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想遇见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中提到: “教育活动的内容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纸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贴近幼儿的生活,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变性的特点,看似普通的纸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
在制作主题墻时,放在地上的一堆纸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一个个的围了过来,讨论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纸充满了兴趣,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纸,那这些纸有什么用处呢?纸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你知道报纸为什么这么容易破呢?
因为它太薄了。
那什么样的纸才不容易破呢?
硬一点的纸,比如卡纸、牛皮纸、瓦楞纸我觉得它不会破。
我们家有一种亮亮的纸它也不会破。
基于孩子们对纸一触即发的兴趣,
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纸”的探索……
(一)寻找生活中的纸
“纸”是捉迷藏高手,它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一起找一找、看一看,会在哪里找到它们呢?纸又有哪些不同的作用?
纸巾我可以用来擦鼻涕。
老师我找到了卡纸、可以用来装饰主题墙。
鸡蛋托可以用来搭建、我们来试试。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孩子们的提问,我们设计了关于“纸”的调查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更多造纸的知识,帮助孩子了解各种各样的纸,初步积累经验。孩子们以剪贴、绘画的形式记录了纸的特点、用途等,快来看看我们的调查结果吧!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和发现,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并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认识和分类,了解了各种纸的用途,体验到了寻找和探索的乐趣。通过对纸的调查,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纸的可变性和多样性也为孩子提供了可探究的源泉。
(二)有趣的纸
通过科学活动的学习,了解了造纸发明者,古代造纸和现代造纸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究竟有什么秘密呢?我们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脚步一起走进造纸术的故事。倾听故事《蔡伦造纸》、查阅造纸术资料、观看图文视频等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纸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认识了发明造纸术的蔡伦,知道了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认识了各种“纸”之后,那“纸”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卫生纸纸很软,可以用来擦嘴,但是容易破。
纸可以做成纸箱,用来装东西、装饰礼物盒用完了还能卖掉。
小朋友了解到纸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
●纸制品的优点:
环保、可回收利用。
●纸制品的缺点:
容易损坏、容易破。
(一)造纸初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对造纸工艺非常感兴趣,都希望亲身体验一番造纸过程,于是我们利用废纸尝试制作再生纸。
《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常用绘画、捏泥、 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孩子们一起撕纸做纸浆、搅拌纸浆平铺压制沥水、晾晒定型,终于造出了“纸”。
咦,我们造出来的纸怎么是这样的?
这纸摸起来一点都不滑,有点剌手。
这个上面还能看到字呢。
我们造出来的纸颜色也不一样。
《指南》中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针对这次造纸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思考、讨论与
发现一 : 纸撕得太大或者捣碎不均匀,造出来的纸面不平整。
发现二 : 报纸太多,造出来的纸颜色偏暗。
发现三 : 同一张纸,不同的水温,纸溶解的速度不一样。
(二)造纸再体验 —《花草纸》
一叶,一花,亲手成纸,
无字然有意。
想将春草夏花融入纸里,
想把四季做成一本书,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道光。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做简单的纸,而是往更深层级更高难度挑战,有了前期的成功经验,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热情都被激发出来了。在制作花草纸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纸浆晒干后与其他物体能凝结在一起。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科学活动中,还体现在美术方面,有花草的摆置、花草摆放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会喝水的纸
孩子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哪些纸可以吸水?哪些纸不会吸水呢?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身边的科学,接触哪些纸可以吸水现象并对此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于是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会喝水的纸》的科学小实验。
(四)纸张大力士
一张小小的纸,想变成大力士,看看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吧!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强调,幼儿的学习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我们设计了调查表和科学小实验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对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一)纸飞机
探究过程中,小朋友将纸折成了纸飞机,纸飞机的游戏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都在比谁的飞机飞的远。
(二)报纸运球
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两人合作运送报纸球,从而培养小朋友的身体协调能力和促进小朋友的合作意识。
(三)追风报纸
用什么办法可以不用手抓报纸,也不让报纸从身上掉下来?孩子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讨论,最后孩子们发现报纸贴在身上快速跑,就掉不下来,在这游戏中孩子们探究出报纸不掉下来的方法,知道了跑起来空气和我们对流,就可以让报纸不掉下来。
(四)过小河
小朋友们脚踩一张报纸,依次将报纸放在前面,模拟搭桥踩着前行。
(一)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孩子们对新年习俗剪纸、起源、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染纸
“染纸”是吸取我国民间印染工艺而形成的一种手工制作,当柔软的纸巾遇到有水的颜料,就像花朵一般在纸上盛开。
…
随着玩纸活动的一步步推进,孩子们对于纸的关注也是越来越高,原来我们的一天要用到这么多的纸,于是孩子们又化身环保小卫士,呼吁大家要节约用纸!
教师的思考:
每一张再生纸的利用,都能减少一份对大自然的消耗与索取。在操作中孩子们的探索欲望逐渐高涨,通过这次小小的探索与改变,小朋友们探索和实践了“可回收”的真正意义,体会到垃圾回收再利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也为保护大自然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在多姿多彩的纸王国的课程游戏中,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由小见大,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我们随着孩子们的兴趣一起行走在“纸”间,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他们从中探寻各种各样的纸,了解纸的由来、从纸的种类、纸的用处纸的由来、与纸的各种游戏,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等。
孩子们遨游在多姿多彩的纸王国中,探究纸的奥秘,体验“纸”带来的快乐。与此同时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认识到纸在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纸的来之不易,更加节约、爱惜纸。….在各种实践中亲身体验、积极探索,获得了关于纸的经验,感受到了纸艺的美,享受着与纸游戏的乐趣。这千“纸”百态的世界,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他们去发现。只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把握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们就能收获不一样的世界!
一、教育源于生活,还教育于最本真的面貌
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幼儿的兴趣出发,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段有趣的学习之旅中,我们随着孩子们的兴趣一起行走在“纸”间,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他们从中探寻各种各样的纸的秘密,了解纸的由来、纸的演变、每种纸的作用,在各种实践中亲身体验、积极探索,获得了关于纸的经验,感受到了纸艺的美,享受着与纸游戏的乐趣。
二、师幼互补互学,共促成长
在课程的不断开展中,幼儿对纸的了解不断深入,同时对纸的兴趣愈加浓厚,就这样关于纸的探索之旅又更进了一步。各个环节都融入了倾听幼儿,注重蹲下以幼儿高度的师幼互动。
课程中的师幼互动不仅仅指向老师和孩子之间语言的互动,还体现在整个环境氛围和材料适宜性的支持上。基于科学活动的严谨性,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助推师幼互动的产生,也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究。只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把握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够与孩子共同收获不一样的世界!
编 辑 | 朱莉庆
初 审 | 李金燕
复 审 | 曾 诚
终 审 | 谢玉珍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信丰县古陂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