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孩子们康的起点,所以,把快乐给孩子,让他们能为自己的进餐做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新时代的幼儿园要做的。
一、幼儿进餐常规基本要点
1.知道用餐前需洗干净两只小手。
2.会正确取用餐具(勺子放碗里,大指压勺)。
3.进餐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小脚椅子前面,胸部靠近桌子)
4.能相对安静,专心地进餐,不打扰其他幼儿进餐,不随便打闹说笑。
5.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二、进餐常规培养要点
1.坚持原则: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少吃,但不可以不吃!前期可以只让孩子吃一口,循序渐进!
2.科学的安排一日生活,可以激发幼儿的食欲。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精力的消耗,可以促进幼儿食欲。
3.快乐的进餐氛围,有助于保持幼儿良好的进餐情绪。在进餐准备环节,可以组织幼儿讲故事、听轻音乐等。
4.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
小班:小班教师更多的是用语言鼓励,动作安抚,角色的吸引促进幼儿食欲,利用教育环境,引导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我服务,如:小熊姐姐请小熊吃饺子。
中班:升入中班以后,孩子的小肌肉发展协调。所以,主食都可以由幼儿自己添加,但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幼儿饭菜搭配吃,教师要更多地观察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合理建议,如:活动前,请幼儿讲解绿色蔬菜的好处。
大班:在中小班的基础上,到了大班,孩子们的进餐就象成人一样了,他们会有秩序地取餐具,选择各种菜及主食,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和自我服务的机会,也是为小幼衔接做准备。
5.在主题游戏中贯穿进餐知识,让快乐进餐进行到底。
如:根据幼儿进餐中的问题,大班孩子开展了《自助餐中的规则都有什么》的主题活动,通过讨论,孩子们得出,进餐中可以轻声讲话,但不能影响别人,因为那样不礼貌,也会让你的饭菜凉掉,吃凉饭肚子会疼等。在共同讨论的结果中,孩子自己张贴了“进餐须知”,鼓励全体大班小朋友都要遵守。
三、问题及应对策略
长方形,手中拿,擦一擦,折折,变成一个正方形;
再擦,变出两个小长方形。
多擦几次继续变,擦嘴也能乐哈哈。
擦不干净怎么办?
猫妈妈找宝宝的游戏:“猫妈妈的宝宝不见了,她来找小花猫宝宝了,小朋友们可千万擦干净,不然我们要看看谁长了小胡须,要变成小花猫了。”
a.在进餐区域或者附近尽量减少对孩子有吸引力的玩具出现。
b.发挥环境本身的“隐性约束作用,比如把孩子的座位安排在不容易进出的地方。
c.观察孩子分心的诱因是什么,比如某个玩具?或者其他孩子活动?避免让这些因素出现在孩子的视线中。
d.吃饭过快或过慢的两类幼儿并排坐,吃的快的孩子必须等慢的先吃完,然后两个小朋友才可以一起吃下一口。
e.可以让孩子们数数自己嚼了多少下。排除是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避免用恐吓诟骂等方式强制孩子。
四、用餐儿歌两首
儿歌1
白米饭,热腾腾,红烧肉,喷喷香;
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
青青菜,营养高
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
豆腐汤,味道好;
个个都能吃好饭。
儿歌2
左手拿碗,右手—拿勺;
自己吃,不用喂,吃千净,不浪费;
看我宝贝真能干,一口饭,一口菜,
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吃得快,吃得香,比比谁能长得壮。
教育专家阅美慧在指导要点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家长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五、教师可以建议家长这样做
1.鼓励幼儿自己进食,避免追着孩子喂饭的情况。家长应该每次为幼儿少盛饭菜,吃完再添,保证幼儿不剩饭。孩子如果坚持不吃,排除身体原因,不防让孩子“饿一饿”。
2.提倡细嚼慢咽,但也要注意时间的把控。可以在饭后安排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或者与幼儿约定时间等。
3.杜绝偏食、挑食,如幼儿用哭闹抗议,不如试一试冷处理,等幼儿情绪发泄后在吃饭,可以少吃,但避免不吃。
4.帮助孩子学习用餐礼仪,长幼序、安静进餐、不看电视等等。
5.要求孩子自己清理弄脏的桌面。
6.让孩子帮忙做事。不要养成孩子饭来张口的习惯,如分发碗筷等。
7.与幼儿一起了解饭菜的营养知识。
8.合理的选择零食。合理有度的给孩子安排零食是必要的,但是必须选择合适的时间,饭前后不吃零食,避免幼儿不吃正餐。
延伸阅读: 课后总结 | “小班喝水环节”指导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