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利用简单有趣的儿歌、故事、图片等形式提高小班幼儿的穿衣能力。三四岁的孩子思维的特点还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幼儿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
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们一些简短有趣的儿歌,
例如《穿衣裤鞋歌》:小手小手伸开,袖子袖子套进来;小腿小腿伸开,裤子裤子套进来;鞋子左右要分好,一只穿左脚,一只穿右脚。
《穿套衫歌》“一件衣服三个洞,先把脑袋伸进大洞口,再把手臂伸进两边小洞洞,拉直衣服就完工。”
《穿开衫歌》“抓住领口翻衣往背披,抓住衣袖伸手臂,整好衣领扣好扣,穿着整齐多神气。”
《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
《脱衣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琅琅上口的儿歌深受孩子们青睐,激发穿衣的兴趣,这样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了,动手机会多效果明显。
在教幼儿穿衣服时,我们不能着急,需要耐心,在旁边观察,指导和帮助,当幼儿穿不上时,不要接过来代替,而要边帮助边鼓励,让幼儿感到是自己努力穿上的会很高兴,引起他穿衣服的兴趣。习惯养成了,孩子知道穿脱衣服是自己的事,主动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断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第三,利用游戏来培养小班幼儿的穿衣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每个幼儿都有着好玩的天性,通过平时的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以分为男孩女孩组,也可以分为拉链组和纽扣组等等。这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生活中的一些本领,技巧。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既玩的开心,又学到了本领,何乐而不为呢?小班幼儿比较敏感,能力弱,易害怕,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们都不该忽视,应该及时鼓励他们。如幼儿自己会穿衣服了,我们首先肯定他,表扬他:“你真能干,能自己穿衣服。”接着告诉他:“下次再把衣服整理整齐好吗?”这样会让使幼儿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提高。
第四,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很不容易,这也需要家长的努力。
家长要有耐心,多鼓励。毕竟小班的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家长要有耐心,不能一下子教给很多,也不能要求孩子在短时间内做得很好。刚开始,孩子可能穿不好,裤子穿反了或者两条腿伸到同一条裤腿里。有时候孩子着急,穿一次没穿好就没有兴趣了,不自己穿了。这时候家长可以先帮孩子穿脱衣服,边帮忙边用鼓励的语气,如:“相信宝贝一定行的”、“宝贝一定会穿好的”、“宝贝已经很不错了,进步很大哦”等,让孩子觉得穿脱衣服并不难,建立他们的自信。比如当孩子兴致比较高时,让孩子在家和爸爸妈妈进行穿脱衣服的比赛 。
好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设计比赛穿脱衣服活动,孩子很感兴趣,效果也很好:幼儿自己学习穿脱衣服,可以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小手肌肉。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