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一、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意义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正式实施,强调幼儿教育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并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幼儿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职业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幼儿教师职业收入的相对稳定性、工作性质的活泼性、教师心态的年轻性,都是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幼儿教师作为首选从业职业的理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事实:幼儿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教师从业中职业认同感不强;公办、民办幼儿教师工资收入、社会认可度、工作强度、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等方面差异太大;幼儿教师的责任越来越大,家长要求越来越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着当前幼教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学生专业认同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所以,在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职前培训,树立坚定信念

每一个走入幼儿教师行业的人,入职前必将接受严格、科学的职前培训,才能在入职后尽快地适应、接受、认同该职业,这势必对高校学前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接受良好的职前培训,通过系统、深入的专业教育和从业指导,在入职前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将关系着其入职后的从业态度和情感。

(二)储备坚实力量,输送合格幼儿教师

强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特点,在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歌舞游戏、手工制作中提升艺术涵养,在理论课程中充实内心,为幼儿园储备坚实的人才力量,输送合格的一线幼儿教师。

(三)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提升幼儿教师形象

幼儿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面对天真活泼的孩子,教书育人是其本职。有着坚定职业信念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幼儿教师行业,不仅能将其个体的专业认同感转化为职业认同感,坚定其从业态度,还将以其较高的职业意识影响同行、家长,提升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整体形象,成为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四)提高办学质量,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专业思想稳定、职业素养高尚、专业技能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的准幼儿教师,是高校学前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有力保障。

(五)提升个人修养,做孩子的忠实朋友

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喜欢活泼可爱、能歌善舞、会讲故事、愿意陪他们做游戏的老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技能是多方面的,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在不断成长,个人修养在不断提高,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不断加强。通过系统地学习幼儿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深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将之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幼儿交往时更能了解儿童的需求,做孩子的忠实朋友。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认识

1.专业认识模糊,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高考志愿中并没有填报学前教育专业,因调配进学前教育专业,思想上有偏差,学习中带有情绪。即使是第一志愿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进校时都不了解学前教育的性质,更不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出现专业认识模糊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没有目标,缺乏动力,没有理解专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

2.对教育对象缺乏深入了解。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下园见习中最初都能表现出对孩子的喜爱,但是时间稍长就缺乏耐心。将教育对象美好化,只看到孩子活泼可爱的一面,而忽略了孩子是不成熟的,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幼儿教师专业引导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多地把孩子看成了玩伴,而没有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孩子做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

3.学习兴趣呈现表面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学习理论课程,还要学习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歌舞游戏、手工制作等艺术课程,部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来自于课程的广泛性。一旦发现学习内容庞杂,学习难度加大,很容易丧失学习信心,学习兴趣不稳定、表面化。

4.学习方式上存在认识偏差。

学前教育专业的很多课程实践性很强,特别是艺术技能、教学技能课程需要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来自于普通高中的大学生,习惯了高中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学习方式,遇到技能课程,需要自我强化学习才能有成效时,部分学生存在认识偏差,出现老师没有检查就不练习、分组练习就是自己没事、老师没有讲的就是不需掌握等错误认识。

5.对高校教师期望值过高。

很多学生入校之前对高校教师报以美好的期盼,想象高校老师都学识渊博、有学者风范,但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现老师与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存在较大差别时,就不能很好地调整学习心态,由期望变成失望,严重影响着专业认同感的形成。

6.缺乏专业前景憧憬。

专业认同感将影响一个人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在心目中的印象,如果该职业符合自身终生之向往,从而认定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能从中获得乐趣。但是,学前教育专业在很多人看来是豆芽专业,甚至有些学生自己都不知道学前专业学生毕业前景到底怎样,还有部分学生在家长的不满中进行学习,认为大学四年读书,就是为了当孩子王太不值。其实,在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今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就业率几乎是100%,而且进入小学低年段从事教学工作,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都是较好的选择。

(二)幼儿教师职业认识

1.从业信念不坚定,缺乏社会信任感。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高校学生在择业时机会更多,诱惑也更大。很多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看到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责任的重大,产生畏惧心理,动摇从业信念。

2.职业特征了解不足。

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学前教育的不重视,导致社会中部分人士没有将幼儿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看待,一方面高标准要求幼儿教师要为人师表,另一方面又不重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是教师行业中相对较低的,而且还不稳定,这些都影响着学前专业学生对选择幼儿教师职业做出正确判断。

(三)自身专业水平评价

1.自身专业技能评价。

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评价自身专业技能时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认为当幼儿教师只要会唱歌、跳舞就好,天天带孩子玩就行了;要么认为只要多教给孩子知识,教学技能强就够了。其实,幼儿教师是众多教师中专业技能要求最全面的职业,不仅艺术技能要高,教学技能也要强,偏颇某一方面都是不正确的认识。

2.职业素养评价。

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活泼开朗、年轻就能当好幼儿教师,却没有真正从教师职业角度认识到幼儿教师的素养包含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对自身职业素养评价不全面。

三、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会影响到他们将来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态度、信念,也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入职、离职率。为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一)抓好新生入学教育,澄清专业认识

高校应在新生教育中加强对新生专业认同的教育。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召开学前教育专业座谈会。

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就专业疑问进行解答,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坚定专业信心,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

2.完善双导师制度。

在校导师了解新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为新生了解专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幼儿园实践导师引导学生真实、全面了解幼儿园环境及幼儿教师工作现状,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3.增加职业导论课。

通过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以及就业方向等问题,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4.进行专题讲座。

请有经验的高校或幼儿园教师做专题讲座,散发正能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树立专业信心

幼儿教师对“助人的专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并不是单纯以金钱衡量其代价,而是因为能够从中享受到快乐,这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多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调动积极的情绪情感,比如:我们的学前专业是当地同类学校中最好的;毕业生是当地幼儿园最受欢迎的;学生就业率是全校最高的;考研究生是很好的出路等等。在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下,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认识度,树立专业信心。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专业兴趣

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敢于表现自己的心态,学校应利用专业特点组织各项活动。比如:专业技能汇报演出、展览,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五项(唱歌、舞绘画、讲故事、弹琴)技能比赛,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幼儿家长咨询,提供学生应用理论的时机;主题班会,形成常态展现心理;师范技能大赛,强化学生教学技能。

(四)建立实习基地,了解工作环境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与当地知名幼儿园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场所。尽量采用集中见习、实习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加学生了解今后工作环境的机会,为今后入职形成合理期待奠定基础。广泛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形,对幼儿园有充分的认识。

(五)合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专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三个模块:理论课程、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虽然学校也很重视技能课程,但是理论课程的比重比较大,教育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的实践层面也比较少,从而出现了学生教育教学技能欠缺的问题。当学生认为自己在教育教学技能欠缺时便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信心的把握,也会影响到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应有指导学生如何把幼儿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课程。教学法类课程可以在授课方式上更多地采用实验教学、观摩公开课、模拟授课、说课训练等形式。技能课程中的钢琴、,美术等要贴近幼儿实际需要,重点应放在弹唱、幼儿创编、简笔画等方面。

2.优化软硬件设施和条件,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效果。

学校基础设施条件是否完善会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继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校硬件设施与学生人数不能匹配,如钢琴太少,房狭小,设施简陋,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师资的紧缺,导致一个教师教授的课程太多,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六)建立双导师制,培养双师型高校教师

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培养市场经济下的实用型幼儿教师,高校与当地幼儿园合作时,应建立高校、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双导师制,从思想、生活、理论学习、实践指导、就业选择等方面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高校教师在从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既能传授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成为双师型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七)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专业知名度

积极、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专业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条件。高校教师应以自己对教育事业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姿态与境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职业情感,坚定他们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荣誉感。良好的校园氛围和丰富的活动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进取意识。高校应通过学生毕业汇报演出、媒体宣传、校友联谊等形式,提高学前专业的知名度。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动机,使学生对幼教的职业认同感在潜移默化和熏陶中逐步建立起来。社会应适当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缩小公办、民办幼儿教师之间的差距,给予每个幼儿教师相应的保障,让从业者觉得自己的劳动付出与待遇成正比。同时,社会应该提倡尊重幼儿教师,享受到最基本的人文关怀。社会、家庭、学校、个体共同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真正带给从业者相应的社会认同与内心愉悦。

作者:施琰茹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