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唱是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研究通过梳理近些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面试真题库,发现幼曲新谱视唱在“面试”环节分数占有重要比值。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将分析幼曲新谱视唱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其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优化幼曲新谱视唱的教学模式,提高其教学质量,为幼师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曲新谱视唱;培养策略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明确要求“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掌握幼儿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教育方法。”笔者通过梳理分析近两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国考面试真题库,发现幼曲新谱视唱在“面试”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保教知识与能力》活动设计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也会涉及对幼曲新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察。因此,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寻求高效易懂、系统专业的幼曲新谱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学前教育教学现状及其问题
(一)学生素养缺失
大部分学前职业教育的学生文化基础差,“零”基础入学。学生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学习动机不足。他们选择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因是将来就相对容易。这些学生通常素质良莠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使得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学习能力差和厌学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层不不穷的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的媒体传播效应,经常被主课替代的课等导致他们只了解流行歌曲,对系统的训练缺乏耐心和兴趣。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以我校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内容中,50%的时间都在进行艺术歌曲的歌唱训练,课程内容弱化了实用性,技术型的专业性又达不到,造成美声唱法不美,民族歌曲不精,儿童歌曲不通的现象,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脱节。在教学中,由于师资过于强调发声技巧的技能训练,忽视视唱识谱和音准音位的基础素养的能力训练,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识谱,除了老师教的,拿到新谱茫然无措,为自我练习和后期教学造成阻力。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零散薄弱,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完整的演唱作品,使教师指导教学活动时,无法完成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与教学法理论无法同步,只好重复素质技能技巧的训练,无暇兼顾理论教学,造成恶性循环。
(三)教材缺乏针对性
在教材的选用上缺乏循序渐进,由简渐难的科学的系统的有针对性训练的幼曲识谱训练教材。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选用的视唱和幼曲教材基本沿用是的本专科的传统教材,对于本身理论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困难很大。此外,教材普遍都是以幼儿活动教学来分类,也就是说,在同一曲种中(例如活泼风格的)就会包含所有的技术难度(节奏与音程关系的难度分布不平衡)。对于已经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来讲,这种教材的分类无疑是对幼儿的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训练的,然而,作为对幼师生的系统训练,这种分类却会给求学中的学生带来相当大的困惑。
二幼曲新谱视唱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要求下,幼儿教师资格面试环节中需在较短的时间内演唱或弹唱新谱幼曲。因此,新谱视唱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新谱视唱需要学生基础知识面广,具备音准、节奏、音程、力度、调式、调性、旋律等等表现能力,并且对的理解、感知和表达有一定的程度。
(一)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笔者认为合理编写辅助教材应从幼曲的分类入手。首先,可选用常见的、符合幼儿园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曲目;再者,从理论训练的层面上可按照节奏的发展规律,从简单的基本节奏型过渡到特殊的复杂节奏型;最后从三度、五度的音程关系发展到大跳音程来进行教材的分类。由易到难,用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教材,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吸收课程的精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同时,这种阶梯式的学习进度,使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更深入的掌握教学内容。
(二)运用游戏教学法,有效训练学生的音准与节奏
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把理论知识给予相应的“游戏”,达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视唱练耳的课堂训练设计中要有针对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只有乐感好了,歌唱中才会得心应手。而乐感的培养具体表现为音准是否到位、节奏与节拍的把控能力是否精准这两大方面,因此,文章就这方面内容展开一些训练设计。1.节奏表达。节奏是对反映着时间的控制和反应的灵敏度。学生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系统的训练,才能掌握好稳定的节奏运用知识。因此,为了避免枯燥繁复的节奏训练,课堂上可以进行分组合作,每组可分为四到五位同学。方法一:小组内进行操作,以五个基本节奏型为训练范围,以小节为单位,每位同学创编好一小节的节奏,从第一位同学开始打(不能看谱),后一位同学把前面的节奏重新打一次,然后加上自己的创编依次叠加,再传给下一位同学。这样的训练既能激发学生的创编能力,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方法二:小组之间进行操作,A组负责编写节奏(以小节为单位,每人编写一小节),经练习,A组集体拍打出创编的节奏,B组同学每人负责听辨一小节的内容,若干遍之后,B组同学按顺序把A组的节奏打出来。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个人节奏控制力与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如此类推,由简到繁,把基本节奏型练好之后,可在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添加附点节奏型、切分节奏型及三连音进行练习。2.音准表达。音准主要是加强音阶与音程这两个训练点。在音阶的训练中,再要细分为大、小调音阶与五声音阶两种。大、小调音阶的训练应注意导音到主音的倾向,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音阶,而五声音阶的训练对的训练至关重要,因为在中存在着大量的五声调式元素,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创编一些4至8小节短小的音阶式旋律作为这些音阶的辅助练习,这样既有音阶又有旋律的元素的练习会使学生的歌唱兴趣有很大的提高。3.音程表达。在音程的训练中,自然音程的数量多达14种,但根据幼师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中的五声调式元素,可以缩减精炼于大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的练习。对于音程的训练,学生往往对音程模唱的上行比较熟练,而音程模唱的下行通常会无所适从,甚至觉得自己唱不好就干脆不练习了,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小组镜面式对唱”来缓解学生的困惑,即以大三度do-mi为例,A组模唱了上行do-mi,那么B组就要马上唱出该音程的下行mi-do。还有另外一个方法,以个人为单位,A同学创编音程do-mi,B同学用前面的最后一个音mi作为新音程的开始音往下接龙,无论唱的是上行、下行都可以,小组内可以循环训练,达到每位同学都参与的教学目的,此方法称为音程接龙。
(三)运用学科交互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新谱视唱的演唱能力
在学前教育视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展开交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或团队,人数在4到6人左右,明确团队分工,自由交流,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齐力协作,有助于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最光荣》这首歌的教学时,可以在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在观看之后的情感反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运用学科交互式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做到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交互参与性。综上所述,视唱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本文针对学生基本素养特点和专业素养需求,基于传统教学所出现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材缺乏针对性,本研究将改变目前传统的与教学需求相悖的方式,采用游戏法和交互式教学法相结合,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幼曲新谱视唱的兴趣,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升级,从而有效增强了教学的质量、效率,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诚.考查美国、加拿大教育有感[J].中国教育,2000(10):28-29.
[2]张立凡.社会视唱练耳考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艺术评鉴,2018(16):160-161.
[3]程盈盈,李文佳.论视唱练耳对教育系学生教学实践的意义[J].创作,2018(05):167-168.
[4]周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曲弹唱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08):136.
[5]孙莹.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作用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34):362-363.
作者:张瑞 单位:广东省江门幼儿师范学校
【学前教育中幼儿歌曲新谱视唱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