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
April
12.2019
(每周五更新)
自然 | 灵性 | 趣味
胡华园长
姚艺园长
胡华名师工作室(北京) x 姚艺名园长工作室(深圳)
当跨越南北的两个名师工作室相遇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教育的现场
会擦出怎样激情四射的火花?
本周三,我们接待了从深圳远道而来的“姚艺名园长工作室”的园长们和老师们。
梅林一村幼儿园
姚艺担任园长的深圳市梅林一村幼儿园是由深圳市教育局于1991年创办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园地处深圳梅林一村的社区内,园所环境浸润着生态、优雅、自然的气质。幼儿园以“办全国一流幼儿园”为目标,全面实施“全环境支持系统教育模式”。这是一所办园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省一级示范幼儿园。
/ 01 /
「志趣相投是平等交流的基础」
我和姚艺园长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我比她高一级,我1982入学,她1983入学,我是她的师姐,但我认为她比我更勇敢。因为她大学一毕业就去了幼儿园工作。那个时候,北师大毕业生去幼儿园工作还是很需要勇气的。
之后,姚艺园长一直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把梅林一村幼儿园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幼教机构。很多同行去深圳,第一个要走访的就是梅林一村幼儿园。
我和姚艺园长私下一直有交流,当听到他们想来我们幼儿园参观学习的时候,我很惊讶,一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优秀了,还需要向我们学习吗?二是,我知道他们幼儿园从内到外都非常美,且很精致,加之深圳温润的气候,使他们幼儿园处处体现出优雅的气质,他们的很多探索也在业内引领着众多的同行者。
对于他们的到来我们虽有期待,但也不免有些忐忑。我们花草园没有高大上的设施,也没有令人惊羡的环境,但我想,我们如邻家小妹般的朴素自然就是优势吧。
平等交流需要基础,我们两个团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一是团队成员都很有追求,一直行走在探究教育本质的路上;二是感觉我们两个幼儿园的家长群体也很相像,多为知识分子家庭;三是我们两位园长似乎都不太安于现状,总在寻求自我超越。这为我们的平等交流提供了基础。
/ 02 /
「有差异才有碰撞的可能」
虽然我们有很多的相同点,这构成了我们平等交流的基础,但我想,差异才是我们思想产生碰撞的火花。学习,不是为了印证自己的正确,而是要透过差异看到本质。
在参观学习开始前,我讲了这样一段话
|
花草园值得关注的地方 |
花草园不是什么都做得很好。但有两件事一直令我很骄傲。
一是我们潜心研究儿童。
二是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守护自己的那颗心。
我感觉,这两件事情都跟工作水平相关,跟职业幸福感相关。因为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如果你不潜心了解儿童,你就无法读出这个工作的曼妙;如果你不守护好自己的那颗心,总是飘忽不定的,那么,这么一个有趣的工作,你也不能走进去,读出它的奥秘。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1
为儿童而建的环境
花草园在一开始构建环境的时候,也是按照一套标准来进行的。但那个标准总是显得不那么鲜活、生动。所以,我们想要把那些东西推倒重来,我们就想知道儿童是如何构建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的。
我们最先改造的是儿童图书区。当时,我们和孩子一同完成关于改造的讨论,我们发现,图书的摆放方式,给图书区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图书区应该有什么样的规则……每一个问题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们就按照孩子们的建议将图书馆进行了改造,后来我们又把每两个班的阳台改造成了图书馆。这样,花草园就成了有六个图书馆的幼儿园。
有的人来花草园,会觉得花草园的很多地方都不符合“规定”。但是我想问,规定在哪里?规定应该在儿童的心里。当我们选择了这样的做法的时候,不仅是把儿童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而且还让教育变“活”了!在成人和儿童的关系中,教师如果选择了抱持和“退让”,儿童的生命力就会变得特别蓬勃。
我们的环境,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每一个地方都和儿童的需求相关。当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儿童当下的需求,也能看到儿童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希望能看到儿童和我们人类祖先相重合的生命轨迹。因为我们幼儿园的教育不光是强调教育性、生活性、生态性,最强调的是生命性,我觉得这才是教育至高无上的追求。
所以,你们今天看到的幼儿园每一个地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点,不断地倾听儿童的心声,每一个区域都经历了重建,一点点地丰富起来的。
2
生机盎然的儿童
这里的儿童特别有儿童的样子,因为他们的生命从来没有被捆绑过、束缚过。
在幼儿教育领域,大家一直在谈“尊重儿童”,我不太喜欢这个提法。因为我们谈尊重的时候,往往意味着那个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我们把儿童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崇拜他们,臣服于他们。
花草园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被我们滋养着。我们不轻易评价他们,因为在我们心里,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即使他们的错误,背后的动机也是对的。我总在引导老师们寻求与思考孩子们错误背后的那些正确感。
所以花草园的孩子,不光停留在可爱、活泼、发展性好这些层面上,他们还展示出了特别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的所思所想充满了灵动,他们的身体、精神、灵魂都充满着迷人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倡导的“让孩子更像孩子”!
3
有归属感与价值感的教师
如果你让我介绍一个花草园里特别优秀的教师,我很难说出来,因为花草园很少做教师评估。我觉得,一旦教师的生命被打开,每一个教师都是优秀教师。你会发现,在我们这里,分不出来哪个是老教师,哪个是新教师,可能只有刚来半年的教师,你能看出来她还有点生涩,因为她对这个环境不太确定。
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家里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家安排妥当,在这里也是这样。所以老师们的归属感特别强。他们工作时心神合一,展现出了超强的创造性!这来自于什么?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管理方式。
我们的管理层很少做过程性评价。这样的管理方式给了教师很大自由发挥、不断试错的空间,每个老师都可以有决策权。我们对孩子要“如其所是”,对老师也是如此。
人的能动性是非常强的。在这样的管理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老师们会找到正确的路径,他们的生命也开始向着求真、求善、求美的方向行进。
这里的环境是真善美的;
孩子们原本就是真善美的化身;
这里的老师们一直行走在真善美的路上。
这三者形成了交汇的一条河流。所以,在这里你会读到一种温暖的教育气场。这是三条优美的“河流”汇集形成的教育大气场。
4
承载量极大的生活化课程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幼儿园教育看起来红红火火,但却是 “死教育”。为什么说是“死教育”呢?园长和老师们的设计能力非常强,但就是没有孩子的东西。“活教育”是什么?即使不够完美,但看起来却是真实的、鲜活的。
所以,当你来到花草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不那么完美,但却很真实的教育范本,这也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努力在做的工作。当然,我们也很幸运,在一套“生活化课程”中,将所有的追求都表达在了这个体系当中,而这个体系也越来越体现出了它的完整性、科学性与前瞻性。
借由生活化课程,花草园的所有人都找到了一股力量,一直在向前走……
还有很多教育的细节,
等待着你们自己去发现。
一起去到教育的现场吧!
/ 03 /
「亲历体验:
把目光投向教育的现场」
在这一天,老师们将目光投向教育的现场,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去探寻……
?? 参观环境,可以思考儿童是如何构建环境的;
?? 观摩“生活化课程”的具体实施,思考儿童是如何学习的,探究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宜儿童的课程;
?? 在小组学习中,观察孩子们是如何分享感受,交流发现与思考,提出新的问题的……
? 向左滑动,了解更多老师们在教育现场的照片
分享:在教育现场的感受与发现
肖仕媚老师 · 梅林一村幼儿园
当我来到这个环境中,心非常地安静和纯澈,这是我最深的一个体会。
易经当中有一卦叫贲卦,就是装饰得很好的意思,最上卦是“上九卦”,意思是一切的装饰,都由极端返回一片空白的本来面目。正如胡华园长提到的环境要“虚室生白”,我觉得这个“白”是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个“白”是回归到本真。
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出美感和力量。胡华园长说,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人,把我们和生活汇成一条河流。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那种力量,无惧于踏入生活之河。
陈嘉薇老师 · 深圳市第十幼儿园
胡华园长是一个非常有浪漫主义情怀,非常理想主义的学者,当一个学者来办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的气场真的是不一样的。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法术器”,我觉得这所幼儿园在顶层的设计上面,是“以道御器”。 胡华园长的哲学观,从上渗透到下,从管理者到老师到孩子,是非常本真的一种状态。她们把所有对教育的情怀落地,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当我们真的走进班级,坐下来去看孩子活动的时候,发现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孩子。我自己,我的成长,我的生活,“我”的方方面面。而且老师在这个活动中是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即使我们只看到了一节孩子们关于“便便”的学习,但是从中能够感觉她们对生命的尊重,充满着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文化一个内核在里面。整个课程,大的框架追随着文化的气息,追随着时间的轴;课程在往下走的时候,也有教师集体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有个性的东西,这个个性就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最后呈现出的学习结果,很扎实,很有力量。
参观当天,老师们看到的学习过程,在这里?
忠实记录课程的瞬间 | 关于你自己,你了解多少?
忠实记录课程的瞬间 | 千呼万唤shi出来
盛虹瑾老师 · 梅林一村幼儿园
当精神绽放光芒,当心灵指引我们的身体。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花花草草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引领和生命中的一种留白。
从这个幼儿园进来以后,无论是幼儿园还是老师、包括接待我们的几位管理者的状态,都留给了我这样一种印象:他们哪怕讲一块石桌也好,讲一个孩子的名字也好,眼神中所流淌出来的抑制不住的对生命的敬畏,对儿童的欣赏,还有对这所幼儿园的满满爱意,那种自信、灵动、延续到内心的潮湿感……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幼儿园。
PS:以上文字来自老师们小组讨论后的代表发言节选
/ 04 /
「思想碰撞:
教育人有共同的梦想,也有共同的困境」
对
COMMUNICATE
话
聚焦问题一:教师培养
Q1
我们在来之前,更多的是从您的微信公众号,从书上来了解花草园。我最想问的是教师的培养。您提到,对于老师的管理是“无为而治”,给老师自主成长的空间,我个人觉得是最难的,因为要挖掘老师自主生长的能力,您是怎么做到的?(By 丁艳梅老师 · 梅林一村幼儿园 )
胡华园长:
我总是觉得一个人光靠大脑来生活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心灵的力量。在花草园,我们经常谈价值观、谈目标、谈意义,这是常态。我们每做一件事背后都有价值观在支撑着我们。
文化自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师们总体的学历层次比较高;第二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谈理想,在谈“诗和远方”,这些东西能够帮助老师们超越现实的层面来生活。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
还有就是我们鼓励老师们在这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突破防御层,回到真我层,用自己的真我来呼应孩子的赤子之心,好的教育才会出现。我们允许波动,允许节奏不同,允许差异,最终,也鼓励卓越。在接纳的环境中,我们之间形成了信任圈,鼓舞圈。
一个人最终的成熟,是敢于面对真实的生命,也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然后,你生命的能量和他人的能量才能够相互得以滋养。
我之前做了一个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发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人格成长之间呈现了高度的正相关。但我觉得“教师专业成长”、“如何观察儿童”都是学术命题,并不是一个实践中的真命题。你懂得观察儿童的方法,但你从不想使用也等于几乎没用。说得再直白一些,把人做好了,即使这个人没什么专业知识,照样能当一个好教师。人对了,怎么都对了。
当一个教师能够忘掉技术,回归到本真的时候,人人都能成为好教师。我们现在容易用技术来取代心灵。所以我们这里的新教师不谈如何观察儿童,你爱了,你就开始观察了。 新教师要学会放空,跟孩子玩,跟孩子们说话,把你最感兴趣的那个点找到,因为你最感兴趣那个点,就是你的专业成长点。
聚焦问题二:幼儿园的文化建设
Q2
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开端是什么样的?胡园长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比较好的开始的契机或者思路。(By 冯一老师 · 深圳市第五幼儿园)
胡华园长:
我觉得幼儿园文化的建设,园长应该是源头。当初真的非常艰难。因为,每一个人来的时候都带着他们的特性,我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过一次碰撞。每个人和真实的自己相遇的时候,会看到自己的不好,大部分人是不接受这个不好的。
做为领导的你要有更大的心量去宽容别人。你觉得有些事不好,但你得忍,你得看到光明。
佛教提到“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忍辱是修行。胸怀是个特别重要的东西,胸怀其实就是我们讲的“厚德载物”。
我看起来是一个还挺轻盈的人,这背后的沉重我不想表达。我觉得人要一直向前看。我是一个一直在奔跑的人,过往就如风过耳,都能过去。
如果你有这份忍耐和坚定,也能成就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聚焦问题三:自我与理想
Q3
您怎么评价自己?您的理想是什么?(By 丁艳梅老师 · 梅林一村幼儿园 )
胡华园长: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真实,很真诚的人,还有一些小偏执。我有我自己的一套信念和想法,我坚持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不随手乱扔垃圾,无论是从童年还是到现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家门口,我都不扔。这样的偏执会让人觉得你很正派,时间久了别人也会觉得你很值得信任,交给你的事情都会很放心。
花草园就是我的梦想,在城市里,我们已经把它做到了极致。但我理想中的教育,其实可以更好一些。更松弛一点,更生活化一点,更慵懒一点,更自然一点……
写
在
最
后
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激发了我们思想的碰撞。
我们之间的交流好像并没有过多地涉及教育技术,只是一直在谈教育的理想。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不仅是教育中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突破的困境。这些困境,我曾经经历过,姚艺园长也经历过。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完成着超越,希望这些经验能够给更多的同行以启示。
再一次感谢“姚艺名园长工作室”同行们的到来!我和姚艺园长约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相约相聚在梅林一村幼儿园,再完成一次思想上的激荡。?
购书信息
“只有回归到人性、人心的谦恭中去,
才有可能实现留白的教育。”
展现胡华园长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给童年留白》一书正在热卖中……如有需要,可购买阅读。
?当当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00719898.html
?天猫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www.dwz.cn/7EWiHU
?微店网址(无发票)
https://k.weidian.com/tOuu9GKx
点击可进入微店
版权声明
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
录音转录 | 王晨琳老师、吴钰杉老师、
张丽老师、李琳老师、纪洋洋老师、
范立老师、孔令萌老师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19年04月12日
*
推荐阅读
要想设计出精彩的课程,教师的价值观得有高度
2019年3月29日
儿童比你想象的更会学习——“生活化课程”背后的儿童学习观
2019年3月22日
文化是“生活化课程”的根
2013年3月15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微信公众号ID: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